第一章 麝香百合遗传与育种研究 1
前言 1
第一节 自交后代主要性状的变异 2
1.1 材料与方法 2
1.2 结果与分析 3
1.2.1 F2代株系间主要性状的变异 3
1.2.2 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16
1.2.3 不同世代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19
1.2.4 性状选择的策略 22
第二节 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 23
2.1 材料与方法 23
2.2 结果与分析 23
2.2.1 自交群体各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23
2.2.2 主要性状的遗传力 32
2.2.3 主要性状的遗传进度 33
2.2.4 相关遗传进度 34
第三节 基于等位酶的自交遗传纯合进度 35
3.1 材料与方法 35
3.2 结果与分析 36
3.2.1 各世代遗传变异性 36
3.2.2 居群遗传学结构的度量 43
3.2.3 居群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的分析 45
3.2.4 等位酶的纯合与形态性状的稳定的相关性 48
第四节 新铁炮百合RAPD反应体系及自交后代遗传变异研究 49
4.1 材料与方法 53
4.1.1 植物材料 53
4.1.2 试剂 53
4.1.3 仪器设备 53
4.1.4 试验方法 53
4.1.5 RAPD扩增及扩增产物的检测 54
4.1.6 数据统计分析 55
4.2 结果与分析 56
4.2.1 试验设计优化反应条件 56
4.2.2 反应参数对RAPD的影响 62
4.2.3 引物的筛选 64
4.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65
4.2.5 株系间亲缘关系探讨 72
4.3 讨论 76
4.3.1 RAPD的反应体系的建立 76
4.3.2 RAPD试验设计比较 79
4.3.3 单、双引物应用于RAPD试验比较 79
4.3.4 遗传多样性分析 80
4.3.5 亲缘关系分析比较 81
4.3.6 RAPD试验的可行性 82
4.4 结论 82
4.4.1 新铁炮百合的RAPD反应条件与反应参数 82
4.4.2 试验设计方案的选择 82
4.4.3 引物的筛选 82
4.4.4 遗传多样性 83
4.4.5 亲缘关系 83
第五节 新品种特异性的RAPD标记鉴定 86
5.1 材料与方法 86
5.1.1 材料 86
5.1.2 方法 86
5.2 结果与分析 86
5.2.1 RAPD扩增的带型分析 86
5.2.2 杂交种的RAPD特异性分析 89
5.2.3 杂交种亲本溯源分析 89
5.2.4 RAPD标记研究结果 90
5.3 讨论 90
第六节 麝香百合杂种系育种技术体系构建 91
6.1 麝香百合的育种历程 91
6.1.1 麝香百合的改良 92
6.1.2 台湾百合野生种的改良 92
6.1.3 新铁炮百合的育种 92
6.2 常规育种技术体系构建 92
2.6.1 育种目标 92
6.2.2 亲本选配 93
6.2.3 育种技术方法 93
6.2.4 选择指标体系 93
6.3 麝香系百合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 94
6.3.1 性状遗传研究的难度 94
6.3.2 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 94
6.3.3 营养繁殖与性状的稳定性 95
第二章 抗热与热激反应 96
前言 96
第一节 麝香百合杂种系不同基因型的抗热性评价 99
1.1 材料与方法 99
1.1.1 材料 99
1.1.2 方法 99
1.2 结果与分析 101
1.2.1 常温条件下抗热性鉴定指标的比较分析 101
1.2.2 高温条件下抗热性鉴定指标的比较分析 108
1.2.3 抗热性鉴定指标的相关分析 119
1.2.4 基因型抗热性的综合评价 122
1.3 讨论 123
1.3.1 抗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123
1.3.2 热锻炼对抗热性的影响 124
1.3.3 试验方法的选择 124
1.3.4 抗热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124
1.3.5 试验条件对抗热评价的影响 125
1.3.6 抗热性的遗传 125
1.4 结论 125
第二节 铁炮百合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126
2.1 材料与方法 127
2.2 结果与分析 128
2.1 百合HSF基因克隆 128
2.2 百合HSF聚类分析 128
2.3 蛋白质序列比对 128
2.4 百合HSFA2时空表达 129
2.3 讨论 130
第三节 铁炮百合热激转录因子基因HSFA2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31
3.1 材料与方法 132
3.1.1 材料及其RNA的分离和cDNA的合成 132
3.1.2 基因克隆及其核苷酸和蛋白序列分析 132
3.1.3 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胁迫条件下HSFA2b的表达情况 133
3.1.4 荧光定量PCR检测热激条件下HSFA2b的表达情况 133
3.2 结果与分析 133
3.2.1 百合HSF基因克隆 133
3.2.2 LIHSFA2聚类分析 134
3.2.3 蛋白质序列比对 134
3.2.4 LIHSFA2b时空表达 135
3.3 讨论 136
第三章 鳞茎形成机理与种苗种球生产技术 137
前言 137
第一节 种球形成机理 139
1.1 材料和方法 139
1.1.1 基本设施及供试材料 139
1.1.2 研究方法 139
1.2 结果与分析 140
1.2.1 初生鳞茎发生机理研究结果 140
1.2.2 百合鳞茎生长发育观察结果 149
1.3 讨论 161
1.3.1 影响鳞片扦插繁殖的因素 161
1.3.2 初生鳞茎的组织形态发生 161
1.3.3 百合商品种球的生育期问题 162
1.3.4 百合株系的选育问题 162
1.3.5 百合不同生育期的生理生化变化 163
1.3.6 百合商品种球的繁育与鳞片扦插的关系 163
1.4 结论 163
第二节 宿根栽培与打顶快育种球技术 166
2.1 材料和方法 166
2.2 结果与分析 167
2.2.1 摘顶技术对百合种球周径的影响 167
2.2.2 摘顶技术对百合种球鲜重的影响 167
2.3 讨论 168
2.4 打顶快育技术的商业和市场价值 169
第三节 麝香型百合种球生产技术规程 170
3.1 范围 172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72
3.3 术语和定义 172
3.3.1 种球 172
3.3.2 鳞茎 173
3.3.3 种球围径(周径) 173
3.3.4 种球直径 173
3.3.5 宿根栽培 173
3.4 种植前准备 173
3.4.1 适栽条件 173
3.4.2 品种选择 173
3.4.3 整地与作畦 173
3.4.4 播种材料消毒 173
3.5 籽球的繁殖 173
3.5.1 鳞片扦插 174
3.5.2 种球分生小鳞茎(略) 174
3.6 切花用种球生产 174
3.6.1 种球繁育方法 174
3.6.2 播后管理 174
3.6.3 病虫害防治 175
3.6.4 种球采收 175
3.6.5 种球清洗分级 175
3.6.6 种球消毒 175
3.7 种球贮藏 175
3.7.1 包装材料的选择及消毒 175
3.7.2 贮藏条件 175
3.7.3 贮藏方法 175
3.8 检疫 176
3.9 标志、运输 176
3.9.1 标志 176
3.9.2 运输 176
第四章 种球休眠解除机理与花芽分化研究 178
前言 178
第一节 百合鳞茎休眠研究 178
1.1 百合鳞茎休眠的研究进展 178
1.1.1 休眠的特征及分类 178
1.1.2 各种因素对鳞茎休眠的影响 179
1.1.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鳞茎休眠的影响 180
1.1.4 鳞茎的生理生化变化与解除休眠的关系 181
1.1.5 鳞茎的内源激素变化与解除休眠的关系 181
1.2 百合鳞茎休眠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182
1.3 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182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3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84
第二节 低温解除鳞茎休眠的生物学效应 184
2.1 材料与方法 184
2.1.1 试验设计 184
2.1.2 调查项目与统计方法 184
2.2 结果与分析 185
2.2.1 不同温度和时间长度处理对百合鳞茎顶芽和新根的影响 185
2.2.2 低温处理时间与鳞茎发芽时间的关系 185
2.2.3 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百合生育期长短的影响 186
2.2.4 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187
2.3 小结与讨论 188
2.3.1 冷藏过程中百合鳞茎的顶芽伸长及生根 188
2.3.2 百合对不同低温处理的反应 188
2.3.3 新铁炮百合鳞茎休眠解除的形态标志 189
第三节 低温解除百合鳞茎休眠过程中鳞茎内的物质代谢 189
3.1 低温解除百合鳞茎休眠过程中鳞茎内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190
3.1.1 材料与方法 190
3.1.2 结果与分析 190
3.1.3 小结与讨论 193
3.2 低温解除百合鳞茎休眠过程中鳞茎内的POD活性、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变化 193
3.2.1 材料与方法 193
3.2.2 结果与分析 193
3.2.3 小结与讨论 200
3.3 低温解除百合鳞茎休眠过程中鳞茎内的内源激素变化 201
3.3.1 材料与方法 201
3.3.2 结果与分析 201
3.3.3 小结与讨论 214
3.4 低温处理期间百合鳞茎内物质代谢的相关回归分析 214
3.4.1 统计分析方法 214
3.4.2 结果与分析 214
3.4.3 小结与讨论 223
第四节 百合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223
4.1 材料与方法 224
4.1.1 试验材料 224
4.1.2 研究方法 224
4.2 结果与分析 224
4.2.1 百合花芽分化时期及主要特征 224
4.2.2 百合花芽分化过程中外部形态的观察 226
4.2.3 低温解除百合鳞茎休眠与花芽分化过程中鳞片内的淀粉粒数量变化 227
4.3 讨论 228
第五节 总结 235
5.1 关于百合鳞茎休眠及休眠解除的标志 235
5.2 百合鳞茎各部位在鳞茎解除休眠中的作用 235
5.3 内源激素对百合鳞茎休眠的调控 235
5.4 百合鳞茎休眠解除的可能机理 236
5.5 鳞茎解除休眠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236
附录 缩略词表 237
参考文献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