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上编 正变 5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崇正抑变” 5
第二章 《诗大序》的“风雅正变”说及其发展演变 9
第一节 《诗大序》与郑玄《诗谱序》的“风雅正变”说 9
第二节 “风雅正变”说的渊源 18
第三节 唐代孔颖达的“风雅正变”说 25
第四节 宋代朱熹的“风雅正变”说 26
第五节 宋代叶适对“风雅正变”说的怀疑 28
第六节 清代马瑞辰对“风雅正变”说所作的总结 29
第三章 《文心雕龙》中的“正变”论 34
第四章 “正变”论与刘勰前后的辨体批评的萌芽 43
第五章 唐代文论中的“正变”论 49
第六章 宋金元文论中的“正变”论 59
第七章 明代文论中的“正变”论 72
第一节 高棅《唐诗品汇》的“正变”论 72
第二节 焦竑的以“变”为“正” 75
第三节 许学夷《诗源辩体》的辨体批评与“源流正变”说 75
第四节 明代的“文体正变”说 93
第八章 清代文论中的“正变”论 99
第一节 清初“正变”论的政治倾向与“正”“变”之争 99
第二节 “正变”论的一个新里程碑——叶燮《原诗》的“正变”论 106
第三节 沈德潜的“崇正斥变”与何焯论创作方法的“正变” 120
中编 通变 125
第一章 “通变”一词的来源及其内涵 125
第二章 刘勰的“通变”论 132
第一节 对刘勰的“通变”美学内涵的几种不同理解与分歧 132
第二节 刘勰“通变”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137
第三节 刘勰的“通变”论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关系 145
第四节 刘勰论“通变”的对象 150
第五节 刘勰论“通变”的任务与目的 152
第六节 刘勰论“通变”的方法 154
第七节 刘勰“通变”论的美学意义 158
第八节 刘勰“通变”论的局限 160
第三章 隋唐宋文论家的“以复古为通变” 162
第一节 苏绰与李谔的复古——不含“通变”的复古 162
第二节 初唐史学家与文论家的文学发展观与“通变” 165
第三节 陈子昂、李白等人的以复古为革新的“通变” 167
第四节 殷璠与杜甫的“通变”思想 170
第五节 皎然的“复变”论 173
第六节 韩愈的“以复古为通变” 177
第七节 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与“通变” 182
第八节 宋代文论中与“通变”相关的范畴 189
第四章 明代文论中的“通变” 194
第一节 前、后“七子”的复古与“通变”的关系 196
第二节 王世贞的“通变”论和“阴阳剥复”说 200
第三节 许学夷的“通变”论 206
第五章 清代文论中的“通变” 209
第一节 顾炎武的“通变”论 209
第二节 尤侗的“通变”论 211
第三节 吴乔的“变复”论 212
第四节 毛先舒的“通变”论 213
第五节 叶燮的“通变”论 216
下编 新变 223
第一章 “新变”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223
第二章 “永明声律”说与“新变” 227
第三章 萧子显、萧统、萧纲、萧绎、徐陵的“新变”论 232
第四章 隋唐文论中的“新变” 246
第一节 隋及初唐对齐梁文学“新变”的批判 246
第二节 杜甫、韩愈诗歌创作中的“新变” 251
第三节 “诗到元和体变新”——诗体“新变”与元、白诗歌创作中的“新变” 252
第四节 齐梁文学“新变”的复归——晚唐艳情诗、艳体诗的创作、编集与理论鼓吹 255
第五章 宋金元文论中的“新变” 262
第一节 宋代文论“新变”的特点 262
第二节 梅尧臣的“新变”论 264
第三节 苏舜钦的“新变”论 266
第四节 苏轼的“新变”论 268
第五节 黄庭坚的“新变”理论与宋诗道路 269
第六节 严羽对宋诗“新变”的概括与总结 273
第六章 从复古走向“新变”的明代 277
第一节 明代新的经济因素、新的思潮与文学“新变”的关系 277
第二节 徐渭对复古模拟的批判与主张“真情”“自得”和独创 278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与“新变”之关系 280
第四节 焦竑的“脱弃陈骸,自标灵采” 283
第五节 汤显祖的“唯情”说与“新变” 284
第六节 公安派的“新变”理论——“穷新极变”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86
第七章 清代文论中的“新变” 295
第一节 田雯的“诗变而日新”及对艳体诗的肯定 295
第二节 袁枚的“性灵”说与“新变”论 297
第三节 赵翼的“天工人巧日争新”与“变故为新” 302
第八章 近代文论的“新变”论 304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新变” 304
第二节 “诗界革命”与“新变” 305
第三节 “文界革命”与“新变” 309
第四节 “小说界革命”与“新变” 310
结语 315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