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国内外交通安全现状及事故原因分析 1
1.1 世界道路交通安全概况 1
1.2 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3
1.3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7
1.4 道路交通安全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15
1.4.1 道路交通管理对策 15
1.4.2 建立公路应急救援系统和实施道路安全评价制度 16
1.5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16
第2章 道路线形要素与交通安全 19
2.1 道路线形概述 19
2.2 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 19
2.2.1 直线线形与交通安全 20
2.2.2 平曲线与交通安全 22
2.3 纵断面线形与交通安全 26
2.3.1 纵坡度与交通安全 26
2.3.2 坡长与道路交通安全 28
2.3.3 竖曲线与交通安全 29
2.4 道路交叉口设计与交通安全 31
2.4.1 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现状 31
2.4.2 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因素分析 32
2.4.3 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分析 33
2.4.4 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设计 33
第3章 道路组合线形设计与交通安全 38
3.1 道路组合线形与视距安全 38
3.1.1 视距的类型 38
3.1.2 容易引发视距不足的路段 39
3.1.3 行车视距与交通事故率的关系 40
3.1.4 视距不足应采取的措施 40
3.2 组合线形与交通安全 41
3.2.1 平面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41
3.2.2 纵断面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42
3.2.3 平纵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42
3.3 错觉线形组合 45
第4章 我国道路设计的一般流程 46
4.1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 46
4.2 交通安全设施的流程和原则 49
4.2.1 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原则 49
4.2.2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标准 49
4.3 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5
第5章 道路线形缺陷与事故多发路段 58
5.1 道路线形与事故黑点 58
5.1.1 事故黑点的定义 58
5.1.2 道路线形与事故黑点 60
5.2 济南“怪坡黑点”路段线形分析 64
5.2.1 背景介绍 64
5.2.2 “怪坡”路段特征分析 65
5.2.3 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66
5.2.4 类似交通怪坡 68
5.3 327国道巨野—嘉祥事故多发路段 69
5.3.1 背景介绍 69
5.3.2 路段调查分析 70
5.3.3 建议措施 72
5.4 104国道济南“界首桥”高危路段 72
5.4.1 界首桥路段概况 72
5.4.2 “界首桥”路段特征分析 74
5.4.3 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74
5.4.4 改善措施 76
第6章 道路线形安全评价的发展 77
6.1 安全预测和评价技术的发展 77
6.1.1 安全预测技术概述 77
6.1.2 安全评价技术概况 78
6.1.3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概况 79
6.2 道路线形安全评价及原则 84
6.2.1 道路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84
6.2.2 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的原则 85
6.3 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 86
6.3.1 国外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技术 86
6.3.2 国内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技术 93
第7章 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方法应用 98
7.1 运行速度评价法 98
7.1.1 运行速度的相关概念 98
7.1.2 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99
7.1.3 基于运行速度的评价指标 104
7.1.4 某高速公路的线形安全评价 108
7.2 仿真评价法 111
7.2.1 仿真基础 112
7.2.2 人—车—路仿真模型 115
7.2.3 综合仿真模型 124
7.2.4 评价方法 128
7.2.5 某省道线形仿真评价 133
7.3 交通事故率评价法 142
7.3.1 交通事故预测方法 142
7.3.2 事故评价指标 149
7.3.3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151
7.3.4 不良路段的事故率评价方法 152
7.4 综合风险评价法 155
7.4.1 评价方法与流程 155
7.4.2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157
7.4.3 道路风险评估标准的确定 159
7.4.4 风险评估的程序化 164
7.4.5 实例分析 164
第8章 不良路段安全防护措施 176
8.1 宏观方面的措施 176
8.1.1 对设计中的路段进行安全评价 176
8.1.2 对运行中的路段进行安全排查 177
8.1.3 对路段进行安全排查的示例 178
8.2 微观方面的措施 179
8.2.1 对路段进行改造 179
8.2.2 改善视距 180
8.2.3 改进或增设相关交通安全设施 180
8.2.4 示例说明 182
附录 184
参考文献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