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中药学概论 1
一、传统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1
二、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 2
三、中药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方法 4
四、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研究与中药功效分析 7
五、中药归经研究方法概述 8
六、血清药理学方法 10
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12
八、中药毒理学的构建与内涵 16
九、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1
十、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系统的应用 22
十一、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医药研究的影响 23
十二、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23
第二章 中医寒热研究 25
一、阴阳学说对中医寒热虚实理论的全面渗透 26
二、实则以寒热分阴阳、虚则以精气分阴阳 30
三、寒热证的真假 32
四、中医临床诊断中的寒热 33
五、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体表温度检测 34
六、不同脏器中医寒热证的现代研究 34
七、气候变化与疾病寒热关系 37
八、中医寒热证与水电解质紊乱 37
九、中医寒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 39
第三章 中药寒热性研究 41
一、近年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实验研究 41
二、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 43
三、中医药寒热本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44
四、多糖水解成分GC-MS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 46
五、中药脂类、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性相关性研究 47
六、寒热药性中药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关系研究 47
七、从中药药性-结构关系探索寒热药性成分要素表征体系 48
八、基于药效团的药物性质研究 49
九、中药寒热药性的现代判别方法 50
十、关于中药寒热药性试验的红外成像观察 52
十一、中药寒热药性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53
第四章 中医虚实研究 56
一、中医虚实理论的反思 58
二、《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 60
三、《伤寒论》难辨之虚实证辨证 62
四、张仲景对虚实夹杂证候的治则治法 64
五、邪正消长与疾病虚实 66
六、虚实寒热的定性分析 68
七、虚实与理化指标变化的内在相关性 71
八、论六腑以通调平和、虚实交替为用 72
第五章 脾虚证 74
一、脾虚证、脾肾虚证的客观化研究 74
二、脾虚生五邪 75
三、绝对脾虚与相对脾虚 77
四、脾虚大鼠脑内IFNγ、IL-4表达水平变化 77
五、脾虚大鼠脑内IL-18表达水平变化 78
六、脾虚大鼠脑内精氨酸加压素表达水平变化 78
七、脾虚大鼠脑内催产素受体表达水平变化 78
八、脾虚大鼠脑神经生化指标变化 79
九、实验性脾虚证血清10种酶活性分析 79
十、脾虚小鼠过氧化与抗氧化改变 80
十一、脾虚痰湿、气滞痰阻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 80
十二、脾虚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82
十三、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 82
十四、脾虚、脾虚痰湿证与胃肠激素表达水平变化 82
十五、脾虚衰老细胞ATP酶、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 83
十六、脾虚大鼠肠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8表达水平变化 83
十七、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84
十八、脾虚证小肠黏膜免疫学变化 84
十九、健脾益气药对脾虚证肝细胞线粒体酶的影响 84
二十、脾虚证影像诊断学 85
第六章 肾虚证 89
一、肾虚证研究 90
二、肾虚证与脑内雄激素受体 93
三、肾虚证模型造模方法及相关指标 93
四、肾虚证、肾阳虚证大鼠靶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96
五、肾虚证疾病谱研究 97
六、肾虚证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98
七、肾虚证IL-2、CD4+/CD8+T细胞水平 98
八、基于靶基因表达谱数据,建立肾虚证量化数学模型 99
九、肾虚证物质基础研究的初步探讨 100
十、关于肾虚证实验动物模型的相关问题 100
十一、肾虚证与补肾中药的靶基因 101
十二、肾虚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102
十三、从整体论到系统生物学进行肾虚证研究 104
十四、论中医肾虚证的辨证与治法 105
第七章 心虚证 108
一、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109
二、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 110
三、中医证候基因芯片的研究近况 111
四、冠心病心阳虚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111
五、阴阳虚实 112
六、对胸痹虚证的认识 112
七、心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112
八、老年心虚证患者心电图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114
九、充血性心衰心气虚证、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114
十、充血性心衰心阳虚证与心钠肽 114
十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中医证型 115
十二、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实验指标的计量诊断研究 115
十三、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 115
十四、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外周血干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115
十五、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与心肌磷酸肌酸水平 116
十六、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116
第八章 肺虚证 118
一、肺阳虚 118
二、肺阳虚证诊断标准 121
三、肺阳虚证研究进展 122
四、肺阳虚证诊治研究 123
五、中药治疗肺阳虚证的模型与药理研究进展 124
六、辛温与辛凉归肺经中药对肺阳虚证模型大鼠的影响 125
七、肺气虚证宏观、微观研究进展 126
八、肺血虚证 126
九、肺阴虚证肺病理变化 127
十、中医药治疗肺阴虚证 128
十一、CD4+、CD8+细胞等与肺气虚证 128
十二、肺气虚证患者的CT表现 129
十三、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肾组织钠离子转运相关蛋白 130
第九章 肝虚证 131
一、肝阳虚 132
二、肝气虚证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135
三、肝阳虚与脾、肾阳虚证治疗辨异 135
四、肝肾阳虚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36
五、脾旺肝虚证 136
六、《金匮要略》中肝虚证的具体治疗方法 137
七、肝肾阴虚证 138
第十章 中医实证 139
一、中医实热证本质研究 140
二、肾实证 143
三、肺实证 144
第十一章 中医表里研究 145
一、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 146
二、《伤寒论》表里辨治法 149
第十二章 中医解表药 151
一、解表药解热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151
二、解表药作用特点及应用 152
三、解表药镇痛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153
四、解表药功能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154
五、解表药与抗感染作用 154
六、解表药的药性功效与化学成分 155
七、解表药的不良反应 156
八、麻黄药理学作用 156
九、桂枝药理学作用 159
十、紫苏药理学作用 160
十一、细辛药理学作用 163
十二、荆芥药理学作用 165
十三、防风药理学作用 167
十四、白芷药理学作用 168
十五、柴胡药理学作用 170
十六、葛根药理学作用 172
十七、菊花药理学作用 176
十八、升麻药理学作用 177
第十三章 中医清热药 180
一、清热药体外抑菌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180
二、清热药抗炎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182
三、清热药的特点及现代研究 182
四、清热解毒药的活血化瘀作用 183
五、清热燥湿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83
六、清热药的不良反应 184
七、知母药理学作用 186
八、生石膏药理学作用 189
九、栀子药理学作用 190
十、黄芩药理学作用 191
十一、苦参药理学作用 194
十二、黄连药理学作用 196
十三、黄柏药理学作用 198
十四、板蓝根药理学作用 200
十五、金银花药理学作用 202
十六、蒲公英药理学作用 203
十七、穿心莲药理学作用 205
十八、鱼腥草药理学作用 207
十九、连翘药理学作用 209
二十、生地药理学作用 211
二十一、赤芍药理学作用 213
二十二、青蒿药理学作用 216
第十四章 中药泻下药 221
一、中药泻下药的分类及应用 221
二、泻下药的现代药理学解释 222
三、内科病症通腑法 222
四、大黄药理学作用 224
五、芦荟药理学作用 226
六、火麻仁药理学作用 229
七、芫花药理学作用 230
第十五章 中医祛风湿药 233
一、祛风湿药抗炎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233
二、祛风湿药镇痛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234
三、祛风湿药的合理应用 235
四、中医外治类风湿关节炎 237
五、常用祛风湿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 239
六、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243
七、雷公藤药理学作用 244
八、独活药理学作用 247
九、风湿病骨破坏中西医研究进展 248
十、川乌药理学作用 249
十一、川乌毒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251
十二、秦艽药理学作用 252
十三、五加皮药理学作用 254
第十六章 中医化湿药 257
一、化湿药的特点 257
二、藿香药理学作用 258
三、厚朴药理学作用 259
第十七章 中医利水渗湿药 262
一、利水渗湿药的合理应用 262
二、茯苓药理学作用 263
三、泽泻药理学作用 265
四、薏苡仁药理学作用 267
五、车前子药理学作用 268
六、茵陈蒿药理学作用 270
第十八章 中医温里药 273
一、温里药的研究进展 273
二、温里药的活血化瘀作用 275
三、附子药理学作用 275
四、附子与干姜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 279
五、附子炮制研究进展 280
六、吴茱萸药理学作用 281
七、肉桂药理学作用 283
八、干姜药理学作用 285
第十九章 中医理气药 288
一、对理气药促进胃肠运动的研究文献再评价 288
二、理气药在方剂中的增效作用 289
三、陈皮药理学作用 290
四、枳实药理学作用 292
五、木香药理学作用 294
第二十章 中医消食药 297
一、山楂药理学作用 297
二、莱菔子药理学作用 299
第二十一章 中医止血药 302
一、三七药理学作用 302
二、三七炮制研究进展 304
三、蒲黄药理学作用 305
四、艾叶药理学作用 306
五、艾叶炮制 308
六、地榆药理学作用 308
七、仙鹤草药理学作用 309
八、茜草药理学作用 310
第二十二章 中医活血化瘀药 313
一、川芎药理学作用 313
二、乳香药理学作用 316
三、延胡索药理学作用 317
四、郁金药理学作用 319
五、红花药理学作用 320
六、益母草药理学作用 323
七、牛膝药理学作用 324
八、莪术药理学作用 326
九、血竭药理学作用 327
十、丹参药理学作用 328
第二十三章 中医化痰止咳平喘药 332
一、化痰止咳平喘药镇咳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332
二、半夏药理学作用 334
三、桔梗药理学作用 336
四、贝母药理学作用 337
五、天南星药理学作用 338
六、枇杷叶药理学作用 340
七、前胡药理学作用 342
八、洋金花药理学作用 344
第二十四章 中医安神药 347
一、常用镇静中药药理研究 347
二、安神剂的现代研究 350
三、酸枣仁药理学作用 351
四、灵芝药理学作用 353
五、远志药理学作用 355
第二十五章 中医平肝熄风药 358
一、平肝熄风药的活血作用 358
二、天麻药理学作用 360
三、钩藤药理学作用 362
四、全蝎药理学作用 364
五、地龙药理学作用 365
六、羚羊角药理学作用 368
七、牛黄药理学作用 369
八、僵蚕药理学作用 371
第二十六章 中医开窍药 373
一、开窍药对血脑屏障的影响 373
二、开窍药对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374
三、开窍药的药性与物质基础 376
四、麝香药理学作用 378
五、石菖蒲药理学作用 380
六、蟾酥药理学作用 382
七、冰片药理学作用 385
八、苏合香药理学作用 386
第二十七章 中医补虚药 388
一、论补虚药的合理应用 388
二、人参药理学作用 389
三、人参的加工炮制及药理研究 393
四、党参药理学作用 394
五、黄芪药理学作用 396
六、白术药理学作用 398
七、山药药理学作用 400
八、甘草药理学作用 401
九、刺五加药理学作用 404
十、鹿茸药理学作用 406
十一、淫羊藿药理学作用 408
十二、补骨脂药理学作用 410
十三、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 411
十四、当归药理学作用 413
十五、熟地药理学作用 415
十六、何首乌药理学作用 417
十七、白芍药理学作用 419
十八、阿胶药理学作用 420
十九、麦冬药理学作用 423
二十、枸杞子药理学作用 424
二十一、黄精药理学作用 426
第二十八章 中医收涩药 429
一、五味子药理学作用 429
二、山茱萸药理学作用 431
第二十九章 其他中药 433
一、银杏叶药理学作用 433
二、绞股蓝药理学作用 434
三、大蒜药理学作用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