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总论 3
第一章 科普理论的时代新起点 3
一、《基准》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3
二、《基准》关于科学素质概念的理解 6
三、《基准》文本的内容 11
第二章 科普的可能性与作用 17
一、科普是否可能,怎么可能 17
二、科普是否有用,有什么用 22
第三章 科普作为科学实现其精神价值的中介 29
一、科学的中介作用举足轻重 29
二、树立正确世界观的中介 30
三、更新价值观的中介 32
四、变革思维方式的中介 33
五、提高道德水准的中介 34
第四章 科普的难题及其破解途径 37
一、深层科学文化普及状况堪忧 37
二、扫除深层科学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39
三、深层科学文化普及的基本途径 42
第五章 科技知识与科学素质的关系 45
一、科技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础性构成部分 45
二、科技知识与科学素质之间存在“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7
三、科技知识对于科学素质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9
第六章 科学文化的普及 53
一、何谓科学文化 53
二、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57
三、纠正科学文化普及中的失衡现象 62
第二编 科学方法的普及 72
第七章 科学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72
一、鲜明的主体性 73
二、充分的合规律性 77
三、高度的保真性 79
第八章 科学方法的分类 83
一、方法的本质与结构 83
二、方法的类型及其演化 86
三、科学方法的分类 94
第九章 科学方法示例:归纳法 104
一、完全归纳法 105
二、简单枚举法 107
三、求因果五法 108
四、关于求因果五法的基本评价 117
第十章 科学方法的应用:关于软科学 119
一、何为软科学 119
二、软科学的内容与作用 121
三、软科学的研究对象 123
四、软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4
五、软科学研究方法改进的基本方向 126
第十一章 科学方法应用的限度 129
一、科学主义与科学方法万能 129
二、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领域中的应用限度 132
三、充分认识科学方法万能的危害 135
第三编 科学思想的普及 142
第十二章 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142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 142
二、“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论 145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 146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 148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人的因素第一” 153
一、两个“第一”的视角不同 153
二、两个“第一”互相贯通 157
三、恰当地实现两个“第一”的辩证结合 159
第十四章 超越“生产力科学技术观” 161
一、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演变 161
二、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基本评价 164
三、“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重塑的基本方向 167
第十五章 科学自主性思想的普及 172
一、科学的自主性应当成为科学思想普及的重要内容 172
二、科学自主性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174
三、科学自主性思想实践上的失误 179
第十六章 科学发展的加速律 182
一、含义与事实证据 182
二、理论依据 186
三、表现形式 190
四、加速律的意义 193
第十七章 科学发展的重心律 196
一、重心律的含义 196
二、重心律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198
三、重心律的意义 202
第四编 科学精神的普及 208
第十八章 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内容 208
一、准确理解科学精神的核心 209
二、全面把握科学精神的内容 212
第十九章 科学社会学视野下的科学精神 216
一、科学规范的必然性 216
二、科学规范的主要构成 220
三、科学规范的基本精神 226
四、科学规范的有效性 233
五、科学规范的修正和扩展方向 238
第二十章 科学精神的普及 243
一、科学精神普及的紧迫性 243
二、科学精神普及的基本途径 245
三、科学精神普及的社会环境 247
第二十一章 在科技队伍中普及崇尚真理的价值观 250
一、崇尚真理价值观内涵 250
二、崇尚真理价值观的作用 251
三、崇尚真理价值观的普及 253
四、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254
第二十二章 弘扬中华民族的求真精神 256
一、中华民族求真精神的估价 256
二、中华民族求真精神的特点 258
三、协调真善关系,推进求真精神 262
第五编 “科技与社会”认识的普及 269
第二十三章 “科技与社会”的宏观视野 269
一、科技与社会在科技哲学中的位置 269
二、科技与社会的哲学定位 272
三、科技与社会的研究主题 276
四、科技与社会研究的分析框架与经验基础 280
第二十四章 科学的社会功能 286
一、关于科学社会功能的总评价 286
二、关于科学的善的社会功能的实现 288
三、关于科学的恶的社会功能的克服 290
第二十五章 科学的认识功能 293
一、目标功能 294
二、方法功能 297
三、条件功能 299
第二十六章 “科技与社会”的微观视野 305
一、科学体制社会运行的理想图景 305
二、SSK学者的尖锐批评 309
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互补性 314
第二十七章 科学的社会性、自主性及二者的契合 319
一、科学的社会性 320
二、科学的自主性 324
三、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契合 328
第二十八章 正视科学知识的社会性 337
一、问题的提出 337
二、冥王星事件的含义 338
三、正视科学知识的社会性 341
第六编 科普理论的若干应用 347
第二十九章 公民的“环境与生态素质” 347
一、宇宙环境素质 348
二、自然环境素质 350
三、生态环境素质 352
第三十章 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 354
一、端正对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认识 355
二、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356
三、从科技知识普及入手,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素质 359
第三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和谐社区建设 364
一、和谐社区的三大指标 364
二、充分认识科技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369
三、让科技引领和谐社区建设 372
附录一 375
走出科学双重性的灰色地带 375
2015年将成为“反科技年”吗 380
关于省政府设立“山东省科学技术普及奖”的建议 384
附录二 387
科普图书序跋(一组) 387
参考文献 401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