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
第一章 贫苦中求学 5
第一节 出生在大别山 7
第二节 硝烟久久不散 9
第三节 解放军凑学费 12
第四节 谁知盘中餐 16
第五节 惊闻“人相食” 19
第六节 扣好第一粒扣子 25
第二章 饥荒之年高考 29
第一节 哥保送,弟走失 31
第二节 独越“雷家大垴” 33
第三节 学校成炼钢厂 37
第四节 饿着肚子高考 38
第五节 一路饥馑刻骨铭心 42
第六节 连填三个生物系 44
第七节 父亲挑担送武大 45
第三章 武大牢固梦想 49
第一节 读武大也挨饿 51
第二节 五年勤工俭学 53
第三节 娘在贫困中早逝 55
第四节 校园美好记忆 59
第五节 做人民的一块砖 62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忘种子 66
第四章 最早的“候鸟” 69
第一节 “红莲”的“祖母” 71
第二节 三系科学原理 72
第三节 保温室不保温 75
第四节 从此做水稻“候鸟” 78
第五节 一个单程七昼夜 81
第六节 险被“怪”咬死 84
第七节 海南——第二个家 86
第八节 比农民还要苦 87
第九节 战友悲伤他流泪 90
第五章 追湖北 赶广西 93
第一节 沔阳排湖农场 95
第二节 老父亲的担忧 97
第三节 省点名当协作组组长 99
第四节 明码给省委发报 103
第五节 年初一奔七十里 106
第六节 火车站摆摊人 110
第七节 三系配套终成功 112
第六章 情况突变“红莲”遇挫 115
第一节 听说解散,泪流满面 117
第二节 一段失落的日子 122
第三节 会场给省委书记递信 125
第四节 科学的春天来了 129
第五节 重新上路新构想 130
第六节 起步难校长鼎力 133
第七节 家搬武汉分四摊 138
第七章 红莲型杂交稻 141
第一节 平均三年建一个基地 143
第二节 创新中揭示“红莲”奥秘 146
第三节 攻克不育系,发现不育基因 151
第四节 解密恢复系,寻找优势群 154
第五节 咬住八个字,反复做文章 159
第六节 挂帅又出征,六旬再提纯 163
第七节 科研是旗帜,“红莲”是他命 165
第八节 终于通过成果鉴定 167
第八章 马协型杂交稻 169
第一节 承担“基因分布调查” 171
第二节 农家品种,发现新品系 173
第三节 “马协”落户武大 174
第四节 老师身体有点过敏 177
第五节 收入太低外甥跳槽 178
第六节 过海关被误当贩子 181
第七节 农忙季节有两怕 182
第九章 攻克两系法难关 185
第一节 两系法源自湖北 187
第二节 调动资源攻关 190
第三节 两系发明人去世 194
第四节 学生死里逃生 196
第十章 在推广中提升品质 199
第一节 推广的三个阶段 201
第二节 火一阵“坠入亡谷” 203
第三节 敢于正视不足 206
第四节 提升品质建公司 208
第五节 “红莲”遍地开花 210
第六节 借东风做大做实 212
第七节 解决制种困扰 215
第十一章 坚持基础研究数十年 219
第一节 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 221
第二节 从不育恢复基因分布调查入手 224
第三节 发现orfH79,出现转机 227
第四节 双恢复基因占前沿 230
第五节 水稻高产分子机理研究 234
第六节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 238
第十二章 高瞻远瞩育人才 243
第一节 早期看人,偏重苦干 245
第二节 视才如金,一路紧盯 246
第三节 艰苦环境,师徒同舟 251
第四节 渴望提升,帮助深造 254
第五节 进退选择,出好点子 257
第六节 生活困难,解难分忧 260
第七节 一路倾情,人才辈出 261
第十三章 一生几个“放不下” 265
第一节 一次难忘的出访 267
第二节 痛失三位战友 269
第三节 儿女靠自学成才 272
第四节 老伴古稀买保险 277
第五节 留下遗憾,收获喜悦 280
第十四章 十年院士 成果累累 283
第一节 66岁当46岁 285
第二节 议荆楚,参国事 286
第三节 跑了130多个县 289
第四节 创办“协同创新中心” 291
第五节 操心百姓饭碗 294
第六节 年近耄耋仍奔波 296
附录一 媒体报道选摘 299
附录二 朱英国答各界问 321
附录三 大家心目中的朱英国 337
附录四 朱英国大事年表 369
附录五 朱英国主要著述目录 379
后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