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教育研究:在思维断裂与矛盾中前行 1
一 对教育研究的批评:一门被压迫的学科和一项不被信任的研究工作 1
二 为什么没能对实践产生影响:教育研究质量与适切性问题 5
三 回到原点的理论反思:元教育研究尝试回答的哲学问题 7
第一章 视域与立场:教育研究的本体论求索 10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定义 10
一 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11
二 教育研究的概念系统 17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立场 28
一 教育学的学科危机 29
二 教育研究应该秉持的学科立场 35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属性 38
一 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38
二 教育研究的基本属性 42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维度 48
一 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的研究”还是“教育的科学研究”? 49
二 教育研究的两个向度: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 53
第二章 知识与实践:教育研究的认识论探究 64
第一节 教育研究对象的考察与界定 64
一 教育研究对象观的历史考察 65
二 教育研究对象的重新厘定 78
第二节 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对象的根本指向 85
一 教育实践的性质与价值 86
二 “教育实践”研究的关注点 89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知识系谱:教育知识的基础与建构 93
一 教育知识的理论基础 93
二 “教育知识”性质的划分 101
第四节 “知识”和“行动”的关系法则 118
一 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方式 118
二 指向“实践”的认识论法则:“实践理性”的运作 124
第三章 思维与形式: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辨析 133
第一节 “方法论”释义:内涵、逻辑与体系 134
一 “方法论”定义的考察 134
二 “方法论”认识的进一步澄清 141
三 “方法论”内涵的揭示 147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对象、性质与架构 151
一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152
二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层次和功能 154
第三节 教育研究范式的重构:概念、逻辑与结构 165
一 对于“范式”内涵和“学科范式”系统化的理解 165
二 教育研究的范式结构 169
第四章 符号与意义:教育研究的语言转向 207
第一节 语言与教育研究的本质 208
一 语言与教育研究的“遭遇”:对语言的“用”和“思” 208
二 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取向与认识维度 211
第二节 语言与教育研究的指向:工具论和存在论 218
一 知识论取向——教育语言的概念和命题 218
二 技术论取向——教育语言的使用和规范 240
三 存在论取向——语言存在和自我生成 250
第三节 语言与教育研究的本体论转向 254
一 语言本体论转向之于教育研究的可能性 254
二 存在论取向的语言观对于教育研究的特殊价值 256
三 语言认识论关系及教育研究的立场 258
第四节 语言与教育研究的表达 263
一 人文性表达:诗性语言与教育的精神品质 263
二 科学性表达:科学语言与教育的理性品质 267
三 科学与人文:教育表达方法论层面的融合 269
第五章 观念与信仰:教育研究的价值追寻 273
第一节 价值研究的理论建构:概念、关系及范畴 274
一 价值哲学的“价值”争论 275
二 “价值”概念及教育研究的价值生成 283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价值危机:立场、改造与判断 289
一 价值立场——学科交叉与教育学立场 290
二 价值引导——西化与本土化改造 304
三 价值判断——价值偏好与价值中立 318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导引与原创诉求 323
一 研究转向——从“学科体系”到“问题导向” 323
二 价值追求——教育研究“原创性”的源生点 330
第六章 伦理与法则:教育研究的道德律法规约 340
第一节 教育研究伦理的基本范畴:价值维度及其道德的论域 341
一 伦理的命题形式——价值原则与其行动规则的建立 341
二 规范伦理体系的建立——价值论、义务论及德性论范畴 344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伦理原则:主体道德共识形成的哲学依据 348
一 发现真理——自主权与学术自由 348
二 追求真理——讲真话与学术规范 349
三 人的禁忌——知情权与尊重隐私 350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伦理自觉:“人”的立场和个体品德建构 352
一 生命实践的伦理——教育研究的特殊价值指向 352
二 多元主体的冲突——与对象的适切关系问题 353
三 品德图景——不可亵渎的道德信仰 359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