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 7
1.1.3 研究意义 7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7
1.2.1 传统聚落 7
1.2.2 聚落类型的划分 8
1.2.3 聚落形态的内涵 9
1.2.4 形态形成机制 10
1.3 研究对象 10
1.3.1 传统聚落的选择 10
1.3.2 大理、丽江的特色 10
1.3.3 典型案例的选择 11
1.4 研究方案 11
1.4.1 基础资料 11
1.4.2 研究方法 12
1.4.3 具体方案 14
第2章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形态对比研究 17
2.1 本章引论 17
2.2 云南传统聚落的生存背景 17
2.2.1 自然环境 17
2.2.2 民族文化 18
2.2.3 分布特征 19
2.3 高原山地聚落 20
2.3.1 傈僳族 20
2.3.2 独龙族 22
2.3.3 怒族 22
2.3.4 藏族 24
2.3.5 小结 25
2.4 半山地聚落 27
2.4.1 布朗族 27
2.4.2 佤族 28
2.4.3 哈尼族 30
2.4.4 基诺族 33
2.4.5 彝族 34
2.4.6 拉祜族 37
2.4.7 小结 38
2.5 平坝聚落 41
2.5.1 傣族 41
2.5.2 纳西族摩梭人 43
2.5.3 小结 44
2.6 本章结论 45
第3章 大理、丽江聚落综合分析 47
3.1 综合概况 47
3.1.1 地理区位 47
3.1.2 发展历史 48
3.1.3 行政区划 51
3.1.4 聚落风貌现状分析 52
3.2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54
3.2.1 自然因素 54
3.2.2 经济因素 56
3.2.3 社会因素 59
3.3 聚落分布特征分析 60
3.3.1 滇西北横断山脉的区域决定了该地域以山地聚落为主 60
3.3.2 聚落集中于中等海拔,使海拔与人口形成负相关 61
3.3.3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聚落选址地形之间存在关联 62
3.3.4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聚落人口规模形成正相关 62
3.3.5 聚落整体风貌与地形地势、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63
3.4 典型案例的选择 63
第4章 山地型传统聚落 66
4.1 本章引论 66
4.2 诺邓综合概况 66
4.2.1 自然地理环境 66
4.2.2 历史文化渊源 67
4.3 诺邓空间形态构成 69
4.3.1 整体空间形态 69
4.3.2 公共建筑空间形态 70
4.3.3 居住建筑空间形态 74
4.3.4 街巷空间形态 75
4.3.5 节点空间形态 76
4.3.6 聚落肌理的图底关系 79
4.4 诺邓形态形成过程 80
4.4.1 初建阶段——汉唐时期 80
4.4.2 鼎盛阶段——明清时期 81
4.4.3 衰落阶段——民国年间 84
4.4.4 回归农耕——1949年以后 86
4.4.5 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87
4.5 诺邓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88
4.5.1 整体空间形态层面上的主导机制 88
4.5.2 内部空间形态层面上的主导机制 93
4.6 诺邓小结 120
4.7 丽江宝山石头城 122
4.7.1 综合概况 122
4.7.2 形态形成过程 123
4.7.3 生产生活 128
4.7.4 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130
4.7.5 石头城小结 130
4.8 本章结论 132
第5章 半山地型传统聚落 133
5.1 本章引论 133
5.2 束河综合概况 133
5.2.1 自然地理环境 133
5.2.2 历史文化渊源 134
5.3 束河空间形态构成 137
5.3.1 整体空间形态 137
5.3.2 公共建筑空间形态 138
5.3.3 居住建筑空间形态 141
5.3.4 街巷空间形态 143
5.3.5 水系空间形态 144
5.3.6 节点空间形态 148
5.3.7 聚落肌理的图底关系 149
5.4 束河形态形成过程 150
5.4.1 明朝以前 150
5.4.2 明朝年间 152
5.4.3 清朝年间 152
5.4.4 民国以后到20世纪中后期 153
5.4.5 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154
5.5 束河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156
5.5.1 整体空间形态层面的主导机制 156
5.5.2 内部空间形态层面的主导机制 158
5.6 束河小结 177
5.7 大理周城村 179
5.7.1 综合概况 179
5.7.2 空间形态构成 180
5.7.3 形态形成过程 186
5.7.4 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189
5.7.5 周城小结 191
5.8 本章结论 194
第6章 平坝型传统聚落 195
6.1 本章引论 195
6.2 综合概况 195
6.2.1 自然地理环境 195
6.2.2 历史文化渊源 196
6.2.3 聚落发展历史 198
6.3 寺登街空间形态构成 199
6.3.1 整体空间形态 199
6.3.2 公共建筑空间形态 200
6.3.3 居住建筑空间形态 203
6.3.4 街巷空间形态 205
6.3.5 节点空间形态 206
6.3.6 聚落肌理的图底关系 208
6.4 寺登街形态形成过程 208
6.4.1 元朝以前 209
6.4.2 明清时期 209
6.4.3 民国年间 210
6.4.4 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211
6.5 寺登街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212
6.5.1 整体空间形态层面的主导机制 212
6.5.2 内部空间形态层面的主导机制 215
6.6 寺登街小结 232
6.7 大理喜洲村 234
6.7.1 综合概况 234
6.7.2 空间形态构成 235
6.7.3 形态形成过程 244
6.7.4 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251
6.7.5 喜洲村小结 259
6.8 本章结论 261
第7章 三类传统聚落之间的对比研究 263
7.1 本章引论 263
7.2 空间形态对比 263
7.2.1 整体空间形态 263
7.2.2 公共建筑及空地广场 264
7.2.3 民居类建筑 266
7.2.4 街巷、桥梁、古树 267
7.3 形态形成过程对比 269
7.3.1 初建时期 269
7.3.2 鼎盛时期 270
7.3.3 走向衰落 271
7.3.4 小结 272
7.4 形态形成机制对比 272
7.4.1 整体空间形态层面的主导机制对比 272
7.4.2 内部空间形态层面的主导机制对比 273
7.5 本章结论 279
第8章 结论 281
8.1 传统聚落形态形成机制总结 281
8.2 对当代的启示与意义 285
8.3 后续研究 286
主要参考文献 287
图表说明 293
附录A 云南传统民居分布一览表 306
附录B 驻诺邓井的盐务行政机构及其变迁表 307
附录C 黄姓题名坊上的碑刻文字 308
彩图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