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基于中部6省的实证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正松,孔凡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129765
  • 页数:1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影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与政策背景,首先对环境影响系数(the Environment Impact Coefficient, EIC)进行改进,并利用所构造的环境影响指数(the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Environment,IISE)分析中部6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

1.2.1 研究思路 4

1.2.2 研究方法 6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 6

1.3.1 研究目标 6

1.3.2 研究内容 7

1.3.3 主要的创新点 8

1.4 数据来源和结构安排 9

1.4.1 数据来源 9

1.4.2 结构安排 9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12

2.1 从增长极限说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12

2.1.1 增长极限说 12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13

2.2 EKC曲线形成原因的研究 14

2.2.1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 14

2.2.2 环境规制 15

2.2.3 市场机制(经济自由化) 15

2.2.4 经济增长过程中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用的变化 16

2.3 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争论和质疑 17

2.3.1 EKC模型的有效性 17

2.3.2 EKC曲线形状的非唯一性 18

2.3.3 EKC曲线转折点(turning point)出现时间的分歧 20

2.3.4 其他方面的争论 21

2.4 国际贸易、FDI、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22

2.4.1 国际贸易与污染跨国转移 22

2.4.2 FDI的环境效应 24

2.4.3 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25

2.5 其他针对我国的相关研究 26

2.5.1 EKC假说在我国是否存在以及EKC曲线形状的争议 27

2.5.2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28

2.5.3 改善环境的政策建议综述 30

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1

2.6.1 有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的共同结论 31

2.6.2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可能的拓展空间 31

第3章 中部6省环境污染状况与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 33

3.1 中部6省环境污染水平及与江浙两省的比较 33

3.1.1 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33

3.1.2 中部6省环境污染水平及其变化 34

3.1.3 中部6省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与全国及江苏、浙江两省的比较 36

3.2 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与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方法 40

3.2.1 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 40

3.2.2 已有文献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度量方法的分析与说明 40

3.2.3 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与构成说明 41

3.2.4 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构建固定资产投资转移指数 43

3.3 中部6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 45

3.3.1 估算过程简介 45

3.3.2 中部6省制造业等行业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结果 46

3.3.3 中部6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结果 52

3.4 本章小结 57

第4章 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中部6省面板数据的分析 60

4.1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相关变量分析 60

4.1.1 计量模型的选择 60

4.1.2 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与控制变量 62

4.1.3 中部6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控制变量 63

4.2 统计性描述与数据分析 68

4.2.1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68

4.2.2 数据分析 68

4.3 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74

4.3.1 面板模型的估计 74

4.3.2 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76

4.4 本章小结 86

第5章 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 88

5.1 主成分分析法 89

5.1.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89

5.1.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简介 89

5.1.3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90

5.2 中部6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造 91

5.2.1 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造——以安徽省为例 91

5.2.2 中部6省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表达式 95

5.2.3 中部6省份环境污染综合水平的变化分析 96

5.3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数据分析 97

5.3.1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控制变量的说明 97

5.3.2 数据分析 99

5.4 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101

5.4.1 协方差分析检验与Hausman检验 101

5.4.2 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103

5.5 本章小结 107

第6章 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基于环境影响指数的分析 109

6.1 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10

6.1.1 第一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10

6.1.2 第二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13

6.1.3 第三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16

6.2 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评价方法 119

6.2.1 已有的环境影响系数及存在的不足 119

6.2.2 改进的环境影响系数 120

6.2.3 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指数 121

6.3 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分析 122

6.3.1 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 122

6.3.2 2013年中部地区各省份内部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 123

6.4 本章小结 132

第7章 污染治理的国内法规、国际做法与经验 134

7.1 国家层面已颁布实施的污染治理法规 134

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环境保护条款摘录) 134

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34

7.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5

7.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37

7.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38

7.2 中部6省已颁布实施的污染治理法规(部分) 140

7.2.1 江西省 140

7.2.2 安徽省 142

7.2.3 湖北省 143

7.2.4 河南省 145

7.2.5 山西省 146

7.2.6 湖南省 148

7.3 污染治理的国际做法和经验 149

7.3.1 美国 149

7.3.2 日本 151

7.3.3 德国 152

7.4 本章小结 153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155

8.1 主要研究结论 155

8.2 政策建议 158

8.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160

参考文献 162

后记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