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1
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中 4
素材库的产生:一册笔记本的汇总效应 7
无论何时何地都只需一册 10
找到记录和查阅的窍门 13
令你毫无压力、轻松创意的方法 15
大杂烩带来的启示 18
根据生活方式选择笔记本规格 20
根据用途选择笔记本 22
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24
第2章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 29
不分类别,尽情记录 32
笔记本是个大玩具箱 34
能确保信息不遗失的一元化 37
先记下来,稍后再粘贴 38
添加日期标签,按时间顺序记录 40
6位日期记录法 42
箱子一满,就要更新换代 44
容量无限,便可以自由表达 46
笔记本是一幅长卷轴 47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 50
第3章 高效率记录信息的书写和粘贴法 53
写清文字轮廓 56
用罗马字首字母来略记 57
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 59
私人记录也可依序写下 62
用“葱鲔火锅式”笔记采访自己 64
新知就在日常疑问之中 68
体现使用节奏的分隔线 70
附上标题,方便查找 73
空一行书写,以便再加工 75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笔 76
改变心情的“超黄金地段”使用法 78
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80
先贴为妙 82
用纪念品存储谈话内容 84
原封不动地粘贴A4资料 87
新闻只粘贴选段 89
帮助记忆的标记 91
从报纸中收集基础资料 93
从周日版报纸上剪下综述和书评 95
用腰封和补充卡片来补全笔记 97
用照片补充记录 99
万能的透明胶带 101
第4章 孕育创意的生活日志 103
用日志留住未经加工的生活 105
通过手写保留原汁原味 108
主动决定何时记录 110
日常记录的三大优点 112
记录使人快乐 114
将收集到的素材用于知识生产 115
多样化素材孕育奇妙组合 117
笔记本就是另一个自己 120
比起结果,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123
第5章 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 125
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129
吸收先于运用 130
用普通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132
信息的输出从笔记开始 134
日常思考的潜在价值 137
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 138
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140
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142
直觉的重要性 145
带着问题意识坚持记录思想 147
带来新发现的无目的重读 150
通过加工向创意“匍匐前进” 152
交叉参考笔记 155
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158
使用大号纸张移植信息 162
复印件的拼贴法 166
动手,使想法更上一层楼 169
相信自己凭感性制作的笔记 170
第6章 方便自由参考的笔记索引化 173
纸面信息也可检索 176
10年后也能查找的数据库 178
对索引数据去芜存菁 182
附录 让笔记本物尽其用的创意集 185
笔记本的个性化 187
推荐使用的文具 199
后记 217
出版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