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刘志明临证经验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如秀,马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7230292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刘志明先生生于1925年,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国医大师,1954年奉调北京筹备组建中医研究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经验丰富,在中医界有重要影响。本书分学术思想、临证要则、临证治疗、方药纵横四部分,对刘志明先生的学术论点和临床经验做了系统整理,对刘志明先生擅长的内科疾病着墨尤多,重点展示了关于某病的独特的病机认识和方药运用经验,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章 学术思想 1

第一节 医事传略 1

一、承家学从名师立志学医 1

二、行仁术崭头角济世活人 2

三、奉征召担重任身手大展 3

四、研医典重实践严谨治学 5

五、重科研创新药硕果累累 7

六、传后学育英才桃李芬芳 8

七、出国门广交流光大国粹 9

八、振中医思发展老不赋闲 9

九、创辉煌功勋著饮誉神州 10

第二节 医学思想 10

一、学习观 10

(一)研经读典 启智取道 10

(二)读悟并重 实践求真 11

二、辨证观 13

(一)四诊相合 辨析症结 13

(二)辨病识证 参融西学 13

三、治则观 14

(一)外感热病 祛邪为先 14

(二)内伤杂病 调理为要 15

四、施治观 17

(一)治循主证 方证相合 17

(二)方贵通变 化裁适宜 17

(三)知药善用 调遣随心 18

五、预防观 19

(一)未病先防 养生为重 19

(二)见微知著 欲病救萌 20

(三)已病之时 既病防变 20

(四)瘥后调摄 全功防复 20

第二章 临证要则 21

治法传薪——刘老“医门八法”应用规范 21

一、汗法 21

(一)汗法溯源 21

(二)汗法分类 22

(三)汗法应用的范围 22

(四)汗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2

二、吐法 23

(一)吐法溯源 23

(二)吐法分类 23

(三)吐法应用的范围 24

(四)吐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4

三、下法 24

(一)下法溯源 24

(二)下法分类 25

(三)下法应用的范围 25

(四)下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5

四、和法 26

(一)和法溯源 26

(二)和法分类 26

(三)和法应用的范围 27

(四)和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7

五、温法 27

(一)温法溯源 27

(二)温法分类 28

(三)温法应用的范围 28

(四)温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8

六、清法 29

(一)清法溯源 29

(二)清法分类 29

(三)清法应用的范围 29

(四)清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9

七、消法 30

(一)消法溯源 30

(二)消法分类 30

(三)消法应用的范围 31

(四)消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31

八、补法 31

(一)补法溯源 31

(二)补法分类 32

(三)补法应用的范围 32

(四)补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32

第三章 临证治疗 34

第一节 内科心法 34

一、外感病证 34

(一)伤风 34

(二)风温 36

(三)暑温 40

(四)湿温 43

(五)温毒 49

二、肺系病证 52

(一)肺痨 52

(二)咳嗽 54

(三)痰饮 58

(四)咯血 62

三、脾胃病证 63

(一)胃痛 63

(二)呕吐 67

(三)噎膈(附:反胃) 69

(四)泄泻 71

(五)便秘 74

(六)痞证 75

四、肝胆病证 79

(一)积聚 79

(二)臌胀 82

(三)腹痛 85

(四)疝气 88

五、心脑病证 90

(一)中风(附:类中风) 90

(二)眩晕 95

(三)不寐 98

(四)癫狂痫 101

(五)胸痹(附:胸胁痛) 104

(六)头痛 110

六、肾系病证 115

(一)癃闭 115

(二)淋证 117

(三)遗尿 120

(四)遗精 123

(五)阳痿 126

七、气血津液病证 130

(一)汗证 130

(二)吐血 133

(三)尿血 135

(四)便血 136

(五)消渴 138

八、肢体经络病证 140

(一)腰痛 140

(二)痿证 143

(三)痹证 146

第二节 专病经验 149

一、治疗冠心病经验总结 149

(一)辨因析理,肇始于肾 149

(二)推求病机,肾匮为根 150

(三)由博返约,凝炼三法 151

(四)潜方用药,独具匠心 152

(五)典型病例 152

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154

(一)病因方面 154

(二)病机方面 155

(三)治疗方面 156

三、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 159

(一)明辨病机,辨证施治 159

(二)补虚治本,以肾为主 159

(三)主以治肾,辅以健脾 160

(四)扶正之时,勿忘祛邪 160

(五)致病实邪,湿热为重 160

(六)擅用猪苓(汤),育阴固本 160

四、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162

(一)年老下亏,治在肝肾 162

(二)唯肾为根,五脏共调 163

(三)扶正祛邪,攻补适度 163

(四)方药平正,缓缓图之 163

五、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165

(一)明辨病机,虚实错杂 165

(二)病已传变,治当重脾 165

(三)辅用利水,中病即止 166

六、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167

(一)心脾两虚型 168

(二)脾肾阳虚型 168

(三)脾肾阴虚型 168

七、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169

(一)肝火上炎型 170

(二)痰浊中阻型 170

(三)阴虚阳亢型 170

(四)阴阳两虚型 170

(五)肝风内动型 170

八、治疗支气管炎经验 172

(一)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73

(二)慢性支气管炎 173

九、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176

十、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177

(一)肝气犯胃型 178

(二)肝胃郁热型 178

(三)脾胃虚寒型 178

(四)气滞血瘀型 178

(五)胃阴不足型 178

十一、治疗胆囊炎经验 180

(一)湿热型 180

(二)气滞型 181

(三)火毒型 181

第四章 方药纵横 183

第一节 对药选粹 183

一、生石膏 大黄 183

二、荆芥 防风 184

三、白僵蚕 蝉衣 185

四、蝉衣 薄荷 186

五、蝉衣 大黄 187

六、桔梗 杏仁 187

七、川贝母 杏仁 188

八、桂枝 知母 189

九、芦根 白茅根 190

十、白果 麻黄 191

十一、柴胡 薄荷 192

十二、人参 熟地 193

十三、苏叶 前胡 194

十四、柴胡 白芍 194

十五、生石膏 知母 195

十六、杭菊花 杭白芍 桑椹 鳖甲 196

十七、黄芩 竹茹 196

十八、川楝子 延胡索 197

十九、淫羊藿 甘松 198

二十、山楂 红曲 199

二十一、石菖蒲 远志 200

二十二、海桐皮 忍冬藤 200

二十三、黄芪 当归 杭白芍 201

二十四、姜黄 生蒲黄 202

二十五、全蝎 蜈蚣 地龙 203

二十六、炒酸枣仁 首乌藤 204

二十七、瓜蒌 薤白 204

二十八、丹参 三七 205

二十九、何首乌 桑椹 桑寄生 206

三十、西洋参 冬虫夏草 207

第二节 刘老独创效方 208

一、调脂化浊丸 208

二、泻肝汤 208

三、补肾生髓汤 209

四、补虚益损定眩汤 210

五、胸痹饮 211

六、热痹饮三方 212

七、肾炎经验方 214

八、益阳活血方 215

第五章 医论医话 217

第一节 久泻无火,亦非绝对 217

第二节 癌肿治疗,扶正为先 218

一、小肠肉瘤 218

二、结肠腺癌 219

三、肺癌 220

第三节 “细辛不过钱”质疑 221

第四节 癫狂治验 222

第五节 失音治验 223

第六节 论中医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治疗法则 224

一、中医对于肺炎的认识 224

(一)对肺炎证候的认识 224

(二)对病因和病理生理的认识 224

(三)对辨证与诊断的认识 225

二、对于肺炎的治疗法则 226

(一)卫气营血与肺炎的证治 227

(二)上工治未病与肺炎的证治 227

(三)阴阳交与肺炎的证治 228

第七节 风水治在宣肺 228

第八节 猩红热合并肾炎治疗心得 229

第九节 功能性水肿治在调补气血 230

第十节 臌胀(肝硬化腹水)治疗体会 231

第十一节 表里双解法在风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32

第十二节 痹证的辨治精要 234

一、调气血 234

二、辨寒热 234

三、分上下 235

第十三节 热痹证治 236

第十四节 淋证(泌尿系感染)治疗体会 237

第十五节 辨证论治肝火胃痛一例 238

第十六节 浅谈热入血室 238

第十七节 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239

第十八节 从肝肾论治眩晕八法 240

第六章 门人传承 244

第一节 传承脉络图谱 244

第二节 传承概况 244

第三节 从师心得 246

一、刘志明治疗中风八法及临床应用 246

二、刘志明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250

三、刘志明谈猪苓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 254

四、刘志明运用张介宾补法的经验 256

五、刘志明治疗湿热证的经验 259

六、热痹证治 261

七、刘志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经验 265

八、刘志明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269

九、刘志明治疗慢性肾炎的体会 271

第七章 寄语后学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