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人口学科学体系 1
一 人口学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二 本书人口学科学体系结构 7
第二节 中国人口转变 20
一 人口转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
二 20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转变的起始时间 24
三 50~6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的前期阶段 32
四 70~9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深入阶段 33
五 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转变的后期阶段 36
第三节 新中国人口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41
一 新中国人口问题与中国历史人口 41
二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人口问题 44
三 “左”倾错误与中国人口发展 47
四 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 52
五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55
六 中国人口现代化问题 58
第二章 人口规模 63
第一节 50年代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64
一 人口总数从估计值到准确结果 64
二 令人堪忧的人口压力 66
三 50年代人口增长的趋势 67
四 关于中国人口规模的争论 68
第二节 60年代人口规模增长大起大落 72
一 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规模总量减少 72
二 人口增长的补偿性回升 74
三 1964年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及比较 76
四 “文化大革命”中人口规模的再度急剧膨胀 80
五 人口规模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压力 81
第三节 70年代人口规模增长由快向慢转变 83
一 全面开展计划生育 83
二 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人口净增量逐年下降 85
三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86
四 人口增长变化的解释 86
第四节 80年代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 89
一 “控制人口规模”急刹车的社会效应 90
二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91
三 控制人口增长过程中的曲折 93
第五节 90年代人口规模的惯性增长和人口内在增长趋势 97
一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97
二 人口规模由实质性增长转变为惯性增长 98
三 对90年代中国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量的估计与修正 101
四 2000年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102
五 中国人口增长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 103
六 中国人口规模控制的成本与代价 104
历史的结论 105
第三章 妇女生育水平 109
第一节 生育水平的转变 115
一 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生育水平时期 118
二 70年代的生育水平下降时期 122
三 80年代的生育水平徘徊时期 124
四 90年代的低生育水平时期 126
五 稳定当前的低生育水平任重道远 129
第二节 生育模式的演变 131
第三节 妇女生育水平的转变特点 137
一 迅速转变性 138
二 控制干预性 139
三 不彻底性 140
四 不稳定性 141
五 不平衡性 142
第四节 妇女生育转变的原因 144
历史的结论 148
第四章 人口死亡水平 154
第一节 旧中国的人口死亡状况 154
一 粗死亡率 155
二 平均预期寿命 156
三 婴儿死亡率 157
四 死亡原因 158
第二节 50年来的人口死亡变动 161
一 死亡率迅速下降期(1949~1957年) 162
二 死亡率变化的反复期(1958~1965年) 164
三 死亡率的稳定下降期(1966~1981年) 166
四 迈入人口低死亡率时期(1982~2000年) 169
第三节 城乡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71
一 城镇人口死亡率 172
二 农村人口死亡率 174
第四节 地区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75
一 东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76
二 中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77
三 西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78
四 关于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别 179
第五节 各民族人口死亡率 180
一 各民族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82
二 各民族人口预期寿命及其变动 183
历史的结论 189
第五章 人口身体健康素质 192
第一节 人口生长发育水平 192
一 形态发育的动态变化 193
二 生理机能发育的动态变化 203
三 运动素质的动态变化 205
四 人口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 205
第二节 人口寿命 208
一 预期寿命的动态变化 209
二 去死因寿命的动态变化 216
三 寿命表死亡概率及生存人数的动态变化 218
第三节 婴幼儿死亡率 220
一 婴幼儿死亡率总体变化 220
二 婴幼儿死亡的分布差别 223
三 婴幼儿死亡原因 236
四 挑战与展望 238
第四节 人口粗死亡率 239
一 人口粗死亡率 240
二 死因构成和顺位 242
三 死因别死亡率 246
四 潜在寿命损失率 250
第五节 疾病与残疾 253
一 发病与患病 253
二 残疾现患率和残疾构成 259
第六节 身体健康素质影响因素 262
一 政策与体制 262
二 经济水平和卫生投入 262
三 生态环境 263
四 遗传因素 263
五 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 264
历史的结论 265
第六章 人口教育科技素质 267
第一节 初显成效时期(1949~1965年) 268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教育科技事业的调整和发展 268
二 扫盲工作的显著成效 271
三 受教育人口的迅速增加 274
四 科学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 283
第二节 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6年) 286
一 教育科技事业遭受的严重冲击 286
二 一代新文盲产生 288
三 受教育人口质量下降 289
第三节 稳步提高时期(1977~2000年) 293
一 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 294
二 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296
三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大幅度提高 299
四 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队伍 319
历史的结论 324
第七章 人口性别结构 328
第一节 人口性别结构变动中的常用指标概念 33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人口性别结构状况 334
第三节 50~6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39
第四节 7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41
第五节 8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48
第六节 9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58
历史的结论 368
第八章 人口年龄结构 371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的总体变迁 371
一 人口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371
二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372
三 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的变化 37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年龄结构 375
第三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78
第四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83
第五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87
第六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391
历史的结论 396
第九章 人口地理分布 39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促成活跃的人口再分布(1949~1958年) 400
一 人口分布变动的基本态势及主要影响因素 400
二 人口分布变动较突出的代表性省区 405
三 人口分布变动的社会经济效益 408
第二节 经济困难时期人口分布不正常的波动(1959~1961年) 410
一 暂时经济困难对不同地区经济形势的影响 410
二 经济困难对不同地区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412
三 三年困难时期,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418
第三节 政策因素促使人口分布重心移向内地边疆(1962~1978年) 419
一 中国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有所扩大 419
二 人口迁移加快了内地边疆的人口发展速度 423
三 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及其评价 426
第四节 新时期人口地理分布的新格局(1979~2000年) 431
一 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深刻变化 431
二 人口分布格局变动的主要特点 434
三 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分析 442
历史的结论 444
第十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456
一 本章的有关概念及重点考察、研究的对象 457
二 本章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 459
第一节 人口可自由迁移,以农村人口迁移为主(1949~1957年) 460
一 恢复时期(1949~1952年)的人口迁移 460
二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的人口迁移 464
第二节 人口迁移潮起、潮落(1958~1965年) 471
一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的人口迁移 471
二 “二五”计划后半期和调整期(1961~1965年)的人口迁移 475
第三节 非经济性迁移构成人口迁移主流(1966~1977年) 483
一 以经济建设为目的的人口迁移 483
二 上山下乡人口迁移 486
第四节 “民工潮”、“出国潮”蓬勃兴起(1978~2000年) 494
一 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 494
二 农村人口的非户籍乡一城迁移始终为迁移主流 499
三 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 501
四 人口迁移流动的城乡一区域模式出现新的变化 504
五 工程移民与“出国潮” 507
历史的结论 513
第十一章 人口城市化 520
第一节 平稳城市化时期(1949~1957年) 521
一 政治经济形势 521
二 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23
第二节 城市化虚涨与挫折时期(1958~1965年) 528
一 政治经济形势 528
二 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30
第三节 城市化停滞时期(1966~1977年) 535
一 政治经济形势 535
二 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36
第四节 加速城市化时期(1978~1992年) 541
一 政治经济形势 541
二 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43
第五节 高速城市化时期(1993~2000年) 550
一 政治经济形势 550
二 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52
历史的结论 557
第十二章 婚姻人口 567
第一节 结婚 567
一 结婚率 567
二 初婚 572
三 再婚 580
第二节 未婚和终身不婚 584
一 未婚 584
二 终身不婚 590
第三节 离婚 593
一 粗离婚率 593
二 离婚人口基本特征 600
第四节 丧偶 603
一 丧偶率 604
二 丧偶人口基本特征 605
第五节 夫妻年龄差及婚姻挤压 609
一 夫妻年龄差 610
二 婚姻挤压 614
历史的结论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