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 1
第一节 系统学视角下的区域协同发展 2
一、系统学思想及启示 2
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系统学展开 9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主要子系统协同关系 12
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构成可持续发展框架 12
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子系统的演进 16
三、城市(镇)、交通系统与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 20
第三节 区域协同发展管理 26
一、政府间竞合博弈 27
二、统一市场构建 29
第二章 京津冀区域战略定位研究 3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3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战略定位的变迁与影响 34
一、京津冀战略定位变迁 34
二、京津冀定位变迁的效果与趋势 43
第三节 首都区域发展定位的国际经验和启示 47
一、首都区域发展有复合功能型和简单功能型两种定位 48
二、复合功能型首都区域的发展定位随经济功能调整而演变 49
三、简单功能型首都区域的发展定位也有复合化的趋势 50
四、国际经验对京津冀地区发展定位的启示 51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定位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52
一、“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统领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定位 52
二、京津冀地区定位问题关键在于合理定位首都的功能 54
第三章 首都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 57
第一节 都市圈的发展 58
第二节 国外典型大都市圈发展阶段性特征 60
一、内核形成——都市圈雏形凸显 60
二、强核壮大——中心城市突出 61
三、都市圈建成——单核成形 63
四、多核合作——城市间整合互补 64
五、优化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 65
六、经济带形成——区域合作新模式 66
第三节 国外大都市圈发展经验 67
一、英国伦敦都市圈 67
二、美国纽约都市圈 71
三、日本东京都市圈 76
四、法国巴黎都市圈 82
第四节 国际经验借鉴 86
一、都市圈发展经验 87
二、对京津冀大都市圈未来发展的借鉴 88
第四章 政府激励机制设计 94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合作与激励机制发展现状 94
一、区域协同发展组织、协商与咨询机构 95
二、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 97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合作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98
一、政府激励机制的制定者与监督者处于缺位状态 99
二、政府激励机制行政化色彩浓、制度化水平低 100
三、政府激励机制分割性明显、系统性不强 101
四、政府与市场双重激励机制缺失 102
第三节 京津冀政府激励机制体系设计 102
一、组织机构 103
二、市场领域的激励机制 104
三、利益协调领域的激励机制 106
第四节 推进京津冀政府激励机制实施的政策工具 109
一、政府考核政策工具 109
二、推进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政策工具 110
三、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 111
第五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口问题研究 113
第一节 京津冀人口发展的总体状况 113
一、京津冀都市圈的人口快速增加,形成京、津、石、保人口集聚地 113
二、人口增速差异较大,人口集聚趋势更加明显 114
三、京津冀城市圈内各区域人口密度不均,且趋势和机制有所差异 117
四、京津冀常住人口特征差异明显 118
第二节 京津冀城市圈的人口流动 121
一、京津冀地区流入人口分析 121
二、迁入人口的增长是影响京津冀城市圈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125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人口政策 126
一、京津冀三地的人口规划及其现实效果 126
二、京津两地人口调控的主要政策 128
三、京津冀人口过度集中的原因分析 130
四、未来京津冀人口协同发展的主要政策抓手 131
第六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问题研究 135
第一节 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交通 135
一、交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135
二、交通在区域平衡发展中的作用 136
三、区域协同发展对交通的要求 137
第二节 京津冀交通发展现状和问题 138
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138
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问题 140
第三节 国际大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经验借鉴 144
一、国际大都市圈交通发展情况及经验 144
二、国际大都市圈交通发展经验 151
三、国际大都市圈交通发展经验启示 161
第四节 京津冀都市圈交通运输网布局 163
一、城市间的交通运输网布局方法 163
二、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交通区位线的计算 166
第五节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170
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要求 170
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 171
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目标 172
四、重点任务 173
第六节 创新管理政策措施 180
一、研究出台“首都圈交通法” 181
二、形成一体化运行机制 181
三、实现运营管理一体化 182
四、推进区域运输组织管理一体化 182
五、统一市场规范和标准 183
第七章 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187
第一节 京津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88
一、大气污染严重,亟须协同治霾 188
二、水资源严重短缺,危害性远重于大气污染 189
三、生态体系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红线政策急需落实 191
第二节 京津冀环境问题主要成因与治理难点 192
一、气象条件变化是雾霾加剧的生态原因 193
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严重,急需控油控车 193
三、工业生产排放和燃煤依然占有很高比重 194
四、环境经济政策与治理规则需要逐步统一 196
五、高效的产业转移平台与合理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198
六、京津冀区域基于水权制度的水资源共同保护机制急需建立 199
第三节 建立市场机制,有效联防联控 202
一、推进京津冀三地“五四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202
二、建立水资源补偿市场机制 209
三、环境经济政策与体制仍需完善 214
四、建立市场机制,协同推进清洁能源 221
第四节 建立三地环境协同治理政策保障机制 225
一、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交通体系层面三地协同改善环境 226
二、制定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 227
三、加大京津冀生态修复力度,构建环首都生态屏障 227
四、联合立法,统一规划 228
五、建立京津冀区域管理联合执法机构 228
六、制定统一标准,严格赔偿制度 228
七、重大建设项目环评会商 229
八、协同监测、信息共享 229
九、建立企业诚信系统,与绿色信贷体系相互联系 229
十、联合信息发布,提高地区整体的防灾能力 229
第八章 推进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 231
第一节 智慧城市的背景、内涵及战略意义 231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231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及起源 232
三、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233
四、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的制度基础 234
第二节 完善京津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235
一、三网融合 235
二、智慧交通 241
三、智能电网 246
第三节 推动京津冀智慧城市管理 250
一、电子政务一体化 250
二、智能应急管理 254
三、智慧环保 258
第四节 促进京津冀智慧公共服务建设 260
一、智慧医疗 260
二、智慧教育 262
三、智慧旅游 265
第五节 发展京津冀智慧经济 267
一、智慧产业化:智慧经济的A面 268
二、产业智慧化:智慧经济的B面 272
三、京津冀智慧经济发展思路 276
第六节 结语 277
第九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金融服务创新 284
第一节 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情况 284
一、金融业总体发展现状 284
二、金融业各部门发展现状 289
三、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现状 293
第二节 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297
一、金融机构自身亟待破除思维定式,解决现有业务或客户协同发展的制约 298
二、京津冀地区“去产能”过程需要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298
三、有必要搭建三地金融合作平台,提供有效、有序的融资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300
第三节 以金融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301
一、围绕“京津冀”产业转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协同营销和风控 301
二、针对交通、生态环保、产业转移升级制定差异化政策 301
三、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 302
四、结合三地发展定位开展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服务 302
五、重视新型融资来源,开展信贷、债券承销等结构化融资服务 304
六、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要素市场建设 304
七、加强京津冀区域普惠金融建设 305
八、加强功能疏解的政策引导和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306
九、有效运用地方国有金融资源 307
十、多管齐下治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307
十一、加强京津冀地区地方金融办(局)的权责 308
十二、建立京津冀区域金融协调监管机制 309
第十章 环京津贫困带脱贫发展思路研究 311
第一节 环京津贫困带的范围及基本情况 311
第二节 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的现状 313
一、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脆弱 314
二、环京津贫困带劳动力转移比重高 314
三、环京津贫困带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315
四、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两市合作加快推进 316
第三节 环京津贫困带发展面临的问题 317
一、贫困面比较大、贫困程度深 318
二、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319
三、京津两大都市“回波效应”显著 320
四、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321
五、行政分割较为严重 322
第四节 加快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的思路 323
一、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同发展 323
二、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326
三、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深化与京津两大都市的合作 328
四、理顺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与其他政策形成大扶贫开发格局 329
第五节 加快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的政策建议 331
一、统筹协调京津冀三方关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31
二、以与京津互联互通为切入点,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332
三、突破行政壁垒,促进京津两市与周边地区要素自由流动 333
四、完善要素支撑,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34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京津生态屏障 336
六、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新机制,深入推进贫困带扶贫开发 337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