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1
1.1 关于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思想 1
1.2 关于优化国防经济资源配置的思想 2
1.3 关于建立军民结合新体制的思想 4
1.4 关于国防经济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思想 4
1.5 关于加快国防科技发展的思想 6
2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 8
2.1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内涵 8
2.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效率 9
2.2.1 竞争和规模经济效率 10
2.2.2 范围经济效率 10
2.2.3 分工效率 11
2.2.4 资源利用效率 11
2.3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障碍 11
2.3.1 自然障碍 11
2.3.2 制度障碍 12
2.4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 15
2.4.1 强化军民融合战略设计 15
2.4.2 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16
2.4.3 民为军用成为融合重点 17
2.4.4 大力推行装备竞争采购 17
2.4.5 军政企等多方协同合作 18
3国防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20
3.1 调整国防工业产业组织结构是新军事革命的必然要求 20
3.2 国防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21
3.2.1 国防工业企业规模调整趋势之一——规模扩大 21
3.2.2 国防工业企业规模调整趋势之二——规模缩小 22
3.2.3 “大企业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准市场产业组织结构 23
3.3 实现国防工业产业组织结构目标模式的途径 24
3.3.1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政府科学干预 24
3.3.2 加快建立现代军工企业制度步伐,重塑国防工业微观基础 24
3.3.3 增强大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 25
3.3.4 拆除不必要的国防工业进入壁垒 25
4国防市场垄断与竞争 26
4.1 国防市场概念 26
4.2 垄断与竞争条件下国防建设资源效率比较分析 27
4.2.1 国防采购费效率比较分析 27
4.2.2 国防建设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分析 30
4.2.3 X-无效率比较分析 31
4.2.4 军民融合比较分析 31
4.2.5 寻租行为比较分析 32
4.3 国防市场上的“马歇尔冲突” 32
4.3.1 企业规模与国防建设资源效率 32
4.3.2 规模经济-竞争兼容度与“马歇尔冲突” 33
4.3.3 “马歇尔冲突”下的次优选择 34
5国防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与方向 38
5.1 国防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38
5.1.1 军事需求结构 38
5.1.2 社会供给能力 38
5.1.3 产业关联效应 39
5.1.4 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度化 39
5.1.5 资源配置效率 40
5.1.6 产业国际优势 40
5.2 国防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40
5.2.1 重点发展信息产业 40
5.2.2 以现代科学技术升级和改造传统产业 41
5.2.3 大力发展军事航天工业 42
5.2.4 加快核工业现代化进程 42
5.2.5 积极研制非对称武器 43
5.2.6 积极培育出口能力 43
6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防工业 44
6.1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日国防工业对比 44
6.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国防工业的战略转移 46
6.3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国防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48
7竞争性装备采购市场条件 51
7.1 装备市场主体发育成熟 51
7.1.1 装备供给主体发育成熟 51
7.1.2 装备采购主体发育成熟 53
7.2 市场平台适度开放 54
7.3 市场运行规范有序 55
7.4 市场主体地位平等 58
8竞争性装备采购风险特点和成因 60
8.1 竞争性装备采购风险内涵及特点 60
8.1.1 竞争性装备采购风险内涵 60
8.1.2 竞争性装备采购风险特点 60
8.2 竞争性装备采购风险成因 61
8.2.1 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复杂 61
8.2.2 相关主体信息不对称 62
8.2.3 相关主体素质存在缺陷 63
8.2.4 装备采购制度不完善 64
9多元扩张战略与军工企业发展 66
9.1 多元扩张是推动军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66
9.1.1 多元扩张是军工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必由之路 66
9.1.2 多元扩张是军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67
9.2 军工企业实施多元扩张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68
9.2.1 以实力和能力为基础进行适度的多元扩张 68
9.2.2 以吸引力大小为依据选择多元扩张的目标 70
9.2.3 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多元扩张 71
10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军工企业垂直一体化边界 73
10.1 市场交易成本与垂直一体化边界 73
10.1.1 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情况下的垂直一体化边界 73
10.1.2 市场交易成本为正情况下的垂直一体化边界 73
10.2 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和垂直一体化边界外移的因素 74
10.2.1 军工资产专用性 74
10.2.2 军方对最终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 75
10.2.3 企业信用缺失 76
10.3 优化军工企业垂直一体化边界的措施 77
10.3.1 努力提高军工资产通用性及军工市场信息完全性和对称性 77
10.3.2 努力降低军工市场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77
10.3.3 大力治理企业信用缺失 78
11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主要做法研究 80
11.1 利用利益杠杆,激发国防科技创新欲望 80
11.1.1 知识产权“让利于民” 80
11.1.2 资助小企业研发活动 81
11.2 协同创新活动,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 81
11.2.1 成立跨部门专项计划协调机构 81
11.2.2 建立不同创新主体参加的技术合作组织 82
11.2.3 组建集成产品团队 82
11.2.4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83
11.3 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外科技创新资源 83
12非暴力经济战 85
12.1 非暴力经济战基本内涵 85
12.2 两场典型的非暴力经济战 86
12.2.1 美日金融战争 86
12.2.2 美中大豆战争 89
12.3 非暴力经济战基本特点 92
12.3.1 广泛性 92
12.3.2 隐蔽性 93
12.3.3 开放性 94
12.3.4 经济性 95
12.4 打赢非暴力经济战的对策 95
12.4.1 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95
12.4.2 科学开放,趋利避害 97
13国防建设外部效应 99
13.1 外部效应 99
13.1.1 外部效应的含义 99
13.1.2 外部效应的分类 100
13.1.3 外部效应的影响 100
13.2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 101
13.2.1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的含义 101
13.2.2 国防建设宏观外部效应和微观外部效应 101
13.3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的种类 103
13.3.1 需求效应 103
13.3.2 资本挤出效应 104
13.3.3 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 104
13.3.4 就业效应 104
13.4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的特点 104
13.4.1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的产生具有自发性 104
13.4.2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与国防建设规模息息相关 105
13.4.3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弱化或强化 105
13.4.4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服从国防需求 105
13.4.5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针对国防建设以外的其他领域 106
13.5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发生机理 106
13.5.1 国防建设外部效应一般发生机理 106
13.5.2 需求效应发生机理 107
13.5.3 资本挤出效应发生机理 110
13.5.4 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发生机理 113
13.5.5 就业效应发生机理 119
14国防建设经济性分析 121
14.1 国防建设经济性与国防建设经济性分析的概念 121
14.1.1 国防建设经济性概念 121
14.1.2 国防建设经济性分析概念 121
14.2 国防建设经济性分析的内容 122
14.2.1 建设目标 122
14.2.2 建设费用 125
14.2.3 建设方式 128
14.3 如何做好国防建设经济性分析 129
14.3.1 转变观念,高度重视 129
14.3.2 加快相关数据库建设 129
14.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29
14.3.4 深化技术和方法研究 129
15国民经济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目标和举措 130
15.1 国民经济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原则 130
15.1.1 集中领导,统筹规划 130
15.1.2 军民融合,依法建设 130
15.1.3 分步推进,先易后难 131
15.2 近期目标 131
15.2.1 决策领导衔接 131
15.2.2 规划计划衔接 131
15.2.3 力量队伍衔接 132
15.2.4 物资储用衔接 132
15.2.5 信息资源衔接 132
15.2.6 法律法规衔接 133
15.3 远期目标 133
15.3.1 决策领导一体化 133
15.3.2 规划计划一体化 133
15.3.3 力量运用一体化 133
15.3.4 物资储用一体化 134
15.3.5 信息资源一体化 134
15.3.6 法律法规一体化 134
15.4 国民经济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举措 134
15.4.1 树立科学的动员观念 134
15.4.2 推动领导决策一体化 135
15.4.3 统筹编制预案,推动演练融合 135
15.4.4 统筹专业力量,促进力量整合 136
15.4.5 推动信息系统一体化 136
15.4.6 统筹物资储备和使用 137
15.4.7 推动法律法规一体化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