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2
二、研究意义 6
三、相关概念界定 8
四、文献综述 11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25
第二章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历史演变 29
第一节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早期探索 29
一、20世纪20年代初教会大学发展概况 29
二、教会大学早期招生考试的特点 31
第二节 立案前后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改革 45
一、改革的动因 46
二、改革的内容 53
三、改革的成效 58
第三节 抗战时期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变通 64
一、抗战爆发后教会大学的整体概况 64
二、因时、因地、因校的招考策略 69
三、抗战时期的招考特点 73
第四节 抗战后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调整 83
一、内迁大学积极复校招生 84
二、国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招生管理 86
三、教会大学恢复与教会中学的联系,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90
四、战后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 92
第五节 1949年后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衰亡 96
第三章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运作模式 100
第一节 独立灵活的组织体系 100
一、大学内部的参与者 100
二、大学外部的参与者 105
三、招考组织体系的特点 109
第二节 自主公开的招考程序 112
一、招生考试前期准备 112
二、招生考试核心步骤 113
三、招生数据统计 132
第三节 科学合理的考生分类 133
一、转学生招考 133
二、特别生招考 142
第四章 案例研究:燕京大学招生考试特点解析 148
第一节 申请资格与报考手续 148
一、申请资格 149
二、报考手续 155
第二节 考试内容与录取标准 164
一、考试科目 164
二、考试说明 168
三、试题分析 173
四、录取标准 180
第三节 承认中学考试 182
一、承认中学与燕大早期招生 183
二、承认中学申请条件与程序 184
三、考生资格与报考手续 186
四、考试科目 186
五、承认中学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187
六、承认中学考试录取情况 189
七、对承认中学考试的评价 190
第四节 智力测验 192
一、智力测验的实质 192
二、智力测验考试科目的设立背景 193
三、智力测验的要求和测验对象 195
四、试题分析 196
五、测验成绩的运用 201
第五章 教会大学与国立大学招生考试之比较 204
第一节 招考理念的比较 205
一、办学宗旨 205
二、人才观 210
三、考试观 215
第二节 招考方式之异同 218
一、性质不同的单独招考 219
二、统一管理下的自主招考 224
三、抗战时期的自主与统一招考 227
四、抗战后的自主与联合招考 232
第三节 招生实例的比较 234
一、招考组织体系 234
二、考试科目与考试命题 237
三、评阅、录取与分发 243
四、新生状况比较 249
第六章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理论反思 260
第一节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影响因素 260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261
二、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 262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270
四、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 277
第二节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及规律 288
一、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 288
二、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规律 300
第三节 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 309
一、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历史作用 309
二、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的现实启示 317
附录 323
附录1: 1937—1940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概况统计表 323
附录2:福建协和大学投考生性格调查表 324
附录3:齐鲁大学入学试题 326
附录4:辅仁大学入学试题 327
附录5:燕京大学1946年入学试题 328
附录6:福建协和大学入学试题 329
附录7:燕京大学1949年入学试题 331
参考文献 338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