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序 1
序 3
第一篇 导论 3
第一章 医疗社会学的回顾与发展 3
一、医疗社会学在美国:从医疗到健康与疾病 6
二、医疗社会学在西德:医学保护伞下的发展 13
三、医疗社会学在英国:社会政策的批判者 15
四、医疗社会学在日本:医学与社会学 17
五、相关的期刊与资料档 19
六、本书章节的安排 21
第二篇生病与医疗消费 27
第二章 健康与医疗的社会文化面 27
一、健康定义的医疗化 27
(一)医疗化的意义 28
(二)医疗化现象的出现 29
(三)医疗化现象的再思考 30
(四)医疗的社会建构本质 31
二、健康的三度空间说 32
三、疾病的相对观 37
(一)疾病的社会观 39
1.性别与年龄 42
2.社会经济地位 44
3.婚姻状况 45
4.城乡差距 46
5.心理疾病 46
(二)疾病的文化观 49
1.疼痛的研究 50
2.传统的中医医学观 52
3.民俗的医疗观 53
4.原住民的医疗观 55
第三章 性别与健康 57
一、变迁社会中的妇女 58
二、从妇女人权到妇女健康 61
(一)妇女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 62
(二)医学教科书中的女性 64
(三)妇女健康的自然观与宿命论 67
三、生育的政治经济面 68
(一)节育与家庭计划 69
(二)人工流产与优生保健 70
(三)节节升高的剖腹产率 71
四、性别、身体与健康 73
(一)乳房切除术 75
(二)子宫切除术 75
五、家庭、工作与健康 78
第四章 生病行为 81
一、生病角色 82
(一)帕深斯「生病角色」概念的原型 83
1.对「病人」这个身分毋需负任何责任 83
2.病人日常事务、工作和义务的免除 83
3.生病是令人不愉快的 83
4.寻求适当的协助 84
(二)经验上的证据如何? 84
1.因人而异的生病角色 84
2.因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异的生病角色 85
3.因疾病观念而异的生病角色 85
4.生病角色的正当化 86
二、求医和求助 87
(一)国人求医行为的特色 88
1.复向求助 89
2.西医为主流 90
3.阶段性处理原则 91
4.医疗与补身 93
5.非专业人员转介 93
(二)求诊的风险模型 96
(三)推理行为的解释模式 97
1.归因说 97
2.社会互动说 98
3.传统文化说 99
4.结构条件说 100
(四)台湾地区居民的就医流向 101
1.是不是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看病? 102
2.小病是不是还到大医院看? 105
三、遵医嘱行为 107
(一)影响遵医嘱行为的因素 108
1.医师与病人的关系 108
2.疾病讯息的掌握 109
3.病人的健康信念 110
4.处方的特性 110
5.人际支持 111
第五章 生病经验 113
一、生病的主观经历 115
(一)以疼痛的经验为例 116
(二)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 118
(三)选择性的警觉 119
1.不以为意的不正常状况 120
2.亟需处理的不正常状况 122
二、求医:释惑的需求 124
(一)困扰没解决、问题根源不清楚 125
(二)治疗过程的无知 128
(三)医疗决策过程的缺席者 130
三、病人童稚化的假说 131
四、医疗范型和俗民社会的隔阂 132
第六章 家庭与健康 135
一、变迁中的台湾家庭 136
二、家庭为医疗决策的基本单位 138
(一)生病:生活方式的改变 139
(二)家人生病:个人与家庭关系的重新定位 140
(三)家庭因应之道 141
(四)家庭与问题家庭 142
三、照顾责任的分担:家庭和医疗机构之间 143
四、陪病照顾:一人生病,全家住院 145
(一)主要照顾者的人口特徵 148
(二)和病患的关系 149
(三)护佐行业的兴起 149
五、居家照顾 150
(一)居家的主要照顾者的日常生活 151
1.准备食物 151
2.如洗澡、更衣、大小便的处理、协助吃药等贴身的照顾 152
3.对病人的问、看、扶 152
4.病人的脾气和情绪 152
(二)居家的主要照顾者的人口特徵 153
(三)和病患的关系 154
六、病人与家属之间的紧张关系 154
1.资讯的取得 156
2.替手和喘息的空间 156
3.情绪的支持 156
第三篇 医疗专业的建构与再制 161
第七章 医疗专业地位的取得:历史的回顾 161
一、医学:一个传统典型的专业 162
二、何谓专业?何谓专业化? 164
三、专业规范的建立:西方医学与本土医学范型之间的竞争 166
(一)雪泥鸿爪 166
(二)教会扎根 167
(三)日据耕耘 169
(四)光复后记 170
四、在台西医专业地位的制度基础 171
(一)卫生法规的设计 171
1.卫生行政 171
2.医疗专业法规 172
3.日本政府的卫生政策 172
(二)教育训练 174
(三)资格的认定 176
1.医师 176
2.限地医 177
3.齿科医师 179
4.看护妇、助产妇或产婆 180
(四)业务内容的范定 180
五、专业控制:中西医之此消彼长 181
六、医疗人员与医疗场所的连合 185
第八章 医疗:职业与专业 187
一、医学训练:不明朗状态的训练 188
二、医疗团队的权力结构:权力的转变 191
(一)医疗行业普罗化的争议:自雇者到受雇者 193
(二)医疗同行之间的位阶变化 195
1.助产士的没落 196
2.医药分业 198
三、医师的出身背景:谁进了医学院? 199
(一)台湾早期的医师 199
(二)现代医师的出身背景 202
四、医疗专业人力的数量与分布 204
(一)医师 207
(二)护理人员 207
(三)药师 207
(四)中医师 208
五、医学专业学会 209
第四篇 医疗照护的社会组织 215
第九章 医病互动 215
一、医病关系的定位 217
(一)医疗服务工作者角色的定位 217
(二)医疗谘询照顾的特质 218
1.主观性 219
2.私密性 219
3.分殊性 220
二、医病活动的沟通 220
(一)专业语言的阐释:医疗的声音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声音 223
(二)情境的掌握 223
三、医病关系的分析模型 224
(一)传统中对医病关系的讨论:人际关系模型 224
1.普同性的 225
2.特殊功能性的 225
3.情感的中立与不偏待 225
4.集体取向的 225
(二)理想的医病互动模式 227
1.主动一被动模式 227
2.指导一合作模式 227
3.共同参与模式 228
四、台湾地区医病关系的特色 229
(一)社会控制的延伸 231
(二)托付式的顺从 231
(三)随时准备翻脸的尊敬 233
(四)隐形病人 234
第十章 医疗机构的组织行为 237
一、医院:双轨权威体制的科层组织 238
(一)双轨制的组织设计:医院是科层组织 239
1.树立规则制度的权威性 239
2.权威层级体制的设立 240
3.用人唯才的原则 240
4.专职(full-time)观念的建立 240
5.文件档案制度化 240
(二)双轨制组织设计:医院是专业组织 241
(三)组织中专业人员的工作自主 244
(四)专业科层组织的困境 247
二、医疗照顾的进行 249
(一)陌生人照顾陌生人的场所 250
(二)器械式的作业方式 252
(三)组织形式要求的满足 253
(四)由科层组织所形构的神话 254
三、专业、年资、和性别交错的人际关系结构 255
四、医院情境中医病关系的思考 257
第五篇 台湾的医疗照护产业 261
第十一章 医疗照顾产业 261
一、台湾医疗照顾产业的过去 262
二、医疗照顾专业机构的定义 264
1.医院 264
2.诊所 264
3.其他医疗机构 265
三、医疗照顾产业的成长与变化 265
(一)医疗机构的结构变化 265
(二)公立部门和私立部门 266
(三)医院类属的消长 268
(四)诊所 269
四、区域间医疗机构病患容量的差异 270
五、医院产业的近期变迁 275
(一)医疗服务组织之间的竞争 275
1.医疗保险市场上的竞争 275
2.病人市场上的竞争 276
3.服务功能上的竞争 277
(二)医院之间的合纵连横 277
第十二章 健康权与医疗资源的分布 285
一、医疗人力的供给与需求 286
二、医事人力的空间分布和长期趋势 288
(一)年增加率:病床加速增加,其他资源的增加速度则趋缓 290
(二)离散指数:区域间差异以医师类最大,私立病床和诊所最小 292
(三)首要化程度的先降后升 293
三、影响医疗资源分布的机制 296
(一)医疗人员的就业偏好 297
(二)市场机制与都市化发展 300
(三)医疗专业条件的作用 301
(四)教学医院分布和医事人力的交互作用 301
(五)国家医疗政策的作用 303
(六)保险支付制度的作用 304
第六篇 健康与医疗活动的制度性基础 309
第十三章 健康权的落实:国家与医疗政策 309
一、国家介入和卫生保民之责 310
(一)教会医院时期(1865-1894年) 312
(二)日本据台时期(1895-1945年) 313
(三)萧规曹随时期(1945-1976年) 313
(四)国家强力主导时期(1976-迄今) 314
二、台湾的卫生制度和政策 316
(一)卫生行政体系 316
(二)卫生法规体系 320
(三)医疗机构的管理 321
(四)医疗业务之管理 324
(五)医疗网的规划 325
(六)全民健康保险 326
三、医事人才的培育 329
(一)医事人员给证制度 331
(二)专科医师制度 331
四、医疗政策的政治经济面 332
参考文献 337
名词索引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