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4
1.3 研究目标 4
1.4 研究思路 5
1.5 研究方法 5
1.6 研究主要贡献与不足 6
第2章 城市化阶段的能源需求 7
2.1 能源需求概述 7
2.2 能源需求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8
2.3 中国和美国的国际比较 9
2.3.1 能源需求特征的比较 10
2.3.2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比较 13
2.4 面板数据模型与协整模型研究 16
2.4.1 面板模型的构建 16
2.4.2 协整模型的构建 17
2.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8
2.4.4 实证检验与结果 19
2.5 城市化阶段的能源需求变动分析 22
2.5.1 变量假定 22
2.5.2 情景分析 22
2.6 本章小结 23
第3章 城市化阶段的CO2排放 25
3.1 城市化阶段的CO2排放概述 25
3.2 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27
3.3 城市化阶段的中日比较 28
3.3.1 人均碳排放 28
3.3.2 能源结构 28
3.3.3 能源强度 29
3.4 城市化阶段的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0
3.4.1 协整模型分析 30
3.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3.4.3 实证检验与结果 31
3.5 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变动分析 34
3.5.1 变量假定 34
3.5.2 情景分析 35
3.5.3 减排政策 36
3.6 本章小结 36
第4章 中国“十一五”能源补贴研究 39
4.1 “十一五”能源补贴概述 39
4.2 能源补贴的规模与方法研究 41
4.3 能源补贴的估算方法 42
4.3.1 价差法与补贴规模的计算 42
4.3.2 对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影响 43
4.4 “十一五”期间能源规模估算 43
4.4.1 参考价格 43
4.4.2 化石能源补贴的估计 47
4.5 宏观经济影响 50
4.5.1 方法论 50
4.5.2 模拟与结果 51
4.6 本章小结 52
第5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平准化发电成本与补贴研究 55
5.1 可再生能源平准化发电成本概述 55
5.2 平准化发电成本的估算 56
5.3 方法论与数据 58
5.3.1 方法论 58
5.3.2 数据来源 59
5.4 可再生能源的平准化发电成本 59
5.4.1 陆上风电 59
5.4.2 光伏发电 61
5.4.3 生物质发电 63
5.5 可再生能源补贴 64
5.5.1 可再生能源电价定价与补贴机制 64
5.5.2 所需额外补贴的估算 66
5.6 本章小结 68
第6章 优化中国能源补贴结构:宏观影响与政策建议 71
6.1 引言 71
6.2 相关文献 72
6.3 价差法与补贴规模的计算 74
6.3.1 价差法的应用 74
6.3.2 对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影响 74
6.3.3 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框架 75
6.4 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补贴规模估算 78
6.4.1 包含外部成本的参考价格 78
6.4.2 中国化石能源补贴的估计 82
6.4.3 中国清洁能源补贴的估计 83
6.5 宏观影响:取消化石燃料补贴用于清洁能源补贴 84
6.6 本章小结 87
第7章 建材工业城市化阶段的能源需求与节能潜力 89
7.1 建材工业能源需求的概述 89
7.2 城市化阶段的工业能源需求研究 90
7.3 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92
7.3.1 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92
7.3.2 协整模型与数据处理 93
7.3.3 实证检验与结果 94
7.4 建材工业能源需求变动的分析 97
7.4.1 不同经济增长情形 97
7.4.2 情景分析 98
7.5 建材工业能源需求差异研究 99
7.5.1 建材工业节能研究 99
7.5.2 建材工业节能政策 100
7.6 本章小结 101
第8章 建材工业城市化阶段的电力需求与节电情景 103
8.1 建材工业电力需求的概述 103
8.1.1 建材工业的电力消费领域 103
8.1.2 中国建材工业能源和生产特征 104
8.2 城市化阶段的工业电力需求研究 105
8.3 建材工业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106
8.3.1 变量的定义 106
8.3.2 数据来源 108
8.3.3 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协整分析 108
8.3.4 实证检验与结果 110
8.4 建材工业电力需求变动的分析 112
8.4.1 变量假定 112
8.4.2 场景设计与分析 113
8.4.3 能源需求的情景分析 114
8.5 建材工业的节电潜力 115
8.5.1 情景分析 115
8.5.2 节电政策 116
8.6 本章小结 116
第9章 建材工业的电力强度与节电分析 119
9.1 建材工业电力强度的概述 119
9.2 城市化阶段的工业电力强度与节电潜力 120
9.3 建材工业电力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23
9.3.1 协整分析与数据来源 123
9.3.2 电力强度的国际比较 124
9.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128
9.4 建材工业电力强度变动的分析 131
9.4.1 变量假定 131
9.4.2 节电潜力与节电量 132
9.4.3 电力强度的情景分析 132
9.5 电力强度的变动趋势分析 133
9.6 本章小结 134
第10章 建材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的分解分析 137
10.1 能源消费与CO2排放概述 137
10.2 城市化阶段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139
10.3 分解分析的模型研究 140
10.3.1 分解分析模型 141
10.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142
10.4 建材工业CO2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分析 143
10.4.1 不同时间区间CO2变化趋势的比较 143
10.4.2 主要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 144
10.4.3 CO2变化的累积效果分析 145
10.5 建材工业CO2减排潜力 147
10.5.1 CO2排放预测 147
10.5.2 CO2减排潜力分析 148
10.6 本章小结 149
第11章 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分解 151
11.1 工业碳排放概述 151
11.2 文献综述 152
11.2.1 分解分析 152
11.2.2 协整模型 153
11.3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概述 153
11.4 方法论 154
11.4.1 LMDI方法 154
11.4.2 协整模型的建立 156
11.5 实证结果 158
11.5.1 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变化 158
11.5.2 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 159
11.6 本章小结 161
第12章 研究结论 163
参考文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