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初的政治文化与儒学的复兴 1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文化 3
一、政治制度 3
二、文化政策 5
第二节 宋濂:开国文臣之首 10
一、生平 10
二、“心学” 14
三、朱陆和会与儒佛折衷 16
第三节 方孝孺:千秋正学 22
一、生平 22
二、持守正学,驱斥佛道 25
第四节 曹端:明初理学之冠 30
一、生平与学思历程 30
二、《太极图说》《通书》之新诠 33
三、理学史上的地位 39
第二章明初理学的兴盛:薛瑄与河东、关中之学 41
第一节 薛瑄与河东学派 43
一、薛瑄生平与学思历程 43
二、性天之通,理气之辨 50
三、无烦著作,直须躬行 55
四、河东学派 60
第二节 薛瑄与吕柟以及关中之学 62
一、薛瑄对关学之影响 62
二、吕柟与明初关学 63
第三章 明初理学的转向:吴与弼与崇仁学派 71
第一节 吴与弼及其崇仁学 73
一、生平以及讲学影响 73
二、理气论 78
三、“养良心” 84
四、静时敬 89
第二节 崇仁学派 93
一、江西门人与再传弟子 93
二、崇仁学之北传与南传 96
第三节 崇仁学派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97
一、崇仁学之进路 97
二、崇仁学与阳明学 103
三、崇仁后学与阳明学弱势“对抗” 104
第四章 明中叶心学的开端:陈白沙与湛若水 109
第一节 陈白沙及其江门心学 109
一、生平以及讲学 111
二、“若个人心即是天” 112
三、静养端倪 114
第二节 湛若水及其甘泉学 120
一、生平以及讲学 120
二、气化自然 121
三、随处体认天理 124
第三节 甘泉后学:唐枢与许孚远 128
一、唐枢的“讨真心” 128
二、许孚远的“念不落意” 134
第五章 明中叶心学的高峰:王阳明 145
第一节 王阳明的生平与学思历程 147
一、生平 147
二、五溺三变 152
三、王、湛论学 157
四、儒佛道之辨 163
第二节 阳明心学的创立以及对程朱理学的回应 170
一、“心即理”说 170
二、《大学古本旁注》与《朱子晚年定论》 175
三、来自罗钦顺的挑战 180
第三节 阳明心学的发展以及教法之变 187
一、“知行合一” 188
二、“致良知” 193
三、“四句教” 198
第六章 中晚明心学的多元发展:阳明后学 201
第一节 浙中王门 203
一、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与“四无”说 203
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及其师门护持 211
第二节 江右王门 217
一、邹守益、欧阳德的修证之学 218
二、聂豹、罗洪先的归寂之学 223
第三节 泰州学派 231
一、王艮与泰州学派的创立 232
二、颜钧思想与实践的宗教色彩 242
三、罗汝芳与阳明学的社会教化 247
四、焦竑的三教道一说与李贽的童心说 252
第七章晚明心学向理学的回归:东林学派 261
第一节 东林学派与“由王返朱”思潮的兴起 263
一、晚明思潮的背景 263
二、“由王返朱”思潮的兴起及其与东林之关系 266
第二节顾宪成:东林学派的创立以及朱子学的转向 269
一、顾宪成生平与东林学派的创立 269
二、“无善无恶”辨 273
三、朱子学的转向 280
第三节高攀龙:朱王之间的辨析与调和 283
一、生平 283
二、“统一三教”辨 287
三、程朱和陆王之间的调和 288
第八章晚明心学与理学的调和与转型:刘宗周与蕺山学派 293
第一节 刘宗周的生平以及讲学影响 295
一、生平 295
二、讲学影响 296
第二节蕺山学的学术渊源 301
一、与许孚远以及朱子学 301
二、与高攀龙以及东林学派 306
三、“于阳明之学凡三变” 310
第三节 蕺山学的统合性与《人谱》的证人之旨 315
一、“慎独”与“敬”“静”以及“诚意” 315
二、《人谱》与证人改过之学 326
第四节 蕺山后学:张履祥与黄宗羲 336
一、张履祥所受刘宗周的影响及其“尊朱辟王” 336
二、黄宗羲的经史学转向与蕺山学派的继往开来 348
第九章 晚明的西学东渐与中西交流 361
第一节 明晚期西学的流传 363
一、先驱者的奠基 363
二、集大成者利玛窦 366
三、后继者们 368
第二节 明晚期西学的特点 370
一、神学之根本 370
二、文化适应策略之努力 373
第三节 明晚期中西思想的交流 376
一、明末之本土回应 376
二、耶儒之融合 378
参考文献 389
后记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