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上海生活史的文学建构 2
上篇 现代性样本、城市化和市民生活&朱鸿召 2
下篇 “明显的记忆文学”的生活史价值&陈占彪 14
一、年度作家作品:吴亮及其《朝霞》 29
吴亮访谈:“内行小说家”的暧昧写作&陈占彪 采写 29
引论 29
对谈 39
论《朝霞》 55
隆巴耶与他的侄子的对话&吴亮 55
一个黎明时分的拾荒者&程德培 58
野蛮的写作&格非 64
知识的马蜂窝与思绪的细节&李洱 68
二、城市保护与记忆挖掘 74
纸上的上海&金宇澄 74
愚园路“路史”&徐锦江 92
一个小说家眼中的上海史&夏商 104
域外作家的上海印象&[阿根廷]安吉拉·普拉德利 [波兰]玛尔歌泽塔·哈米森 [俄罗斯]叶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等 116
三、上海的地方性与普遍性 126
“钥匙”·“窗口”·“飞地”——从几个关键词看上海文化研究&张鸿声 126
上海的文学经验——小说中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杨扬 138
流动的地方性:从金宇澄到王家卫&曾军 151
四、大师的上海·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纪念 157
鲁迅三感&周令飞 157
鲁迅“上海十年”对“质化”倾向的反抗&张梦阳 172
鲁迅与左联的若干旧案新探&王锡荣 190
五、大师的上海·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 219
“摩登茅盾”三人谈&陈思和 陈建华 郑大圣 219
在“茅盾会客厅”谈姑父茅盾&孔海珠 228
鲁迅、郭沫若、茅盾电影活动之比较&刘海波 246
六、盘点与观察 263
近两年上海民间诗社状况&孙琴安 263
文学引进“合为时”而作——近三年上海翻译文学发展综述&王毅 虞又铭 275
反思和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上海声音——2016年上海文艺学研究发展述评&彭庆禹 287
七、我阅读的好作品 302
人都是把故乡背在脊背上到处跑&贾平凹 302
达到极致的“唐澜式的想象”&钱谷融 307
王安忆的“大故事”&张新颖 313
八零后的历史和哲学&来颖燕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