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和屈光手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托马斯·库能(ThomasKohnen),(德)道格拉斯·科赫(DouglasD.Koch)主编;刘虎译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8195859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着重介绍白内障和屈光手术的最新进展。鉴于该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迅猛,该分册侧重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临床应用。在白内障部分,我们综述了白内障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的进展,内容包括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方式、小切口技术、新型手术耗品(眼用粘弹剂、人工晶状体)、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疑难病例的处理(如成熟期白内障、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和儿童白内障)等。

第一章 白内障手术的表面麻醉和眼内麻醉 1

1.1 绪论 1

1.1.1 前言 1

1.1.2 背景 1

1.1.3 定义 2

1.2 白内障手术表面麻醉/眼内麻醉的基础 2

1.2.1 生理基础 2

1.2.2 药理基础 2

1.2.3 手术基础 2

1.3 常用的药物 3

1.3.1 表面麻醉药物 3

1.3.2 酯类药物 3

1.3.3 氨基类药物 4

1.3.4 影响因素 5

1.4 给药途径 5

1.4.1 点眼液 5

1.4.2 凝胶的应用 6

1.4.3 药物海绵 7

1.4.4 眼内注射 7

1.4.5 含麻醉药物的粘弹剂 8

1.5 操作步骤 8

1.5.1 病例选择和术前谈话 8

1.5.2 手术中的适应 8

1.5.3 并发症的处理 8

1.5.4 术后指导 9

1.6 临床体会 9

1.6.1 表面麻醉 9

1.6.2 眼内注射麻醉 10

1.7 无麻醉的白内障手术 11

1.8 建议 11

1.8.1 治疗方案 11

1.8.2 药物的选择 11

1.9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小切口白内障的手术技巧 17

2.1 前言 17

2.2 手术切口的形状和构筑 17

2.3 连续环形撕囊 19

2.4 水分离和水分层 21

2.4.1 水分离 21

2.4.2 水分层 21

2.5 碎核技术 22

2.5.1 “分而治之”法 22

2.5.2 超声乳化碎核技术 22

2.5.3 切削翻转技术 23

2.5.4 劈裂翻转技术 23

2.5.5 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劈裂技术 23

2.5.6 连续劈裂翻转技术 24

2.5.7 激光超声乳化 27

2.5.8 双手超声乳化 27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8

第三章 眼用粘弹剂 31

3.1 前言 31

3.2 背景 32

3.3 粘弹剂的物理特性 33

3.4 通用/专用名词 33

3.5 市场常见的粘弹剂 33

3.5.1 透明质酸钠 33

3.5.2 硫酸软骨素 34

3.5.3 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35

3.6 退出市场的粘弹剂 36

3.6.1 聚丙烯酰胺 36

3.6.2 Ⅳ型胶原 36

3.7 眼用粘弹剂的流变属性及其测定 36

3.7.1 黏滞性(动力学黏滞性) 36

3.7.2 可塑性 36

3.7.3 假可塑性 37

3.7.4 弹性 38

3.7.5 刚性 38

3.7.6 内聚性和弥散性 38

3.8 白内障手术不同阶段的重要流变学特性 39

3.9 眼用粘弹剂的选择 40

3.9.1 高黏滞性的粘弹剂 40

3.9.2 低黏滞性的粘弹剂 41

3.10 粘弹剂的软壳技术 41

3.10.1 背景和原理 41

3.10.2 弥散性—内聚性俱佳的粘弹剂软壳技术 43

3.10.3 方法 43

3.10.4 软壳技术的实际应用 44

3.10.5 软壳技术应用实例 44

3.11 黏滞度适中的粘弹剂——Healon5 45

3.11.1 研制 45

3.11.2 黏滞度适中的粘弹剂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 47

3.11.3 完美的软壳技术 47

3.11.4 黏滞度适中的粘弹剂的清除 48

3.12 结论 48

参考文献 49

第四章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51

4.1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生物材料的回顾 51

4.2 硅凝胶人工晶状体 52

4.2.1 平板式人工晶状体 52

4.2.2 三片式人工晶状体 52

4.3 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 53

4.3.1 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 53

4.3.2 亲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人工晶状体 57

4.4 特殊类型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59

4.4.1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59

4.4.2 Toric人工晶状体 61

4.4.3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62

4.4.4 着色人工晶状体(蓝光阻断) 62

4.4.5 可调节的人工晶状体 62

4.4.6 专为微切口设计的人工晶状体 64

4.4.7 调节性人工晶状体 66

4.5 总结 67

参考文献 67

第五章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71

5.1 前言 71

5.1.1 背景 71

5.1.2 表观调节或景深 71

5.1.3 焦点移动原理 72

5.1.4 临床评估 72

5.1.5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74

5.1.6 充填式人工晶状体 76

5.2 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76

5.2.1 常规人工晶状体 76

5.2.2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77

5.3 临床应用指南 80

参考文献 82

第六章 后囊膜混浊的预防 85

6.1 “后发性白内障”的定义、类型和表现 85

6.2 后发性白内障的定量研究 88

6.3 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 89

6.3.1 去除赤道部晶状体上皮细胞以减少细胞增殖力 89

6.3.2 机械性屏障作用阻止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 89

6.4 选用其他方法的原因:“光学部边缘屏障失败” 94

6.4.1 原发性屏障失败 94

6.4.2 继发性屏障失败 95

6.4.3 影响囊膜纤维化的因素 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96

6.4.4 光学部材料的影响 97

6.4.5 患者年龄 98

6.4.6 人工晶状体光学部锐利边缘以外的其他方法 98

参考文献 101

第七章 成熟白内障的处理 105

7.1 前言 105

7.2 皮质性(膨胀性)成熟白内障 106

7.3 并发症的处理 109

7.4 核性成熟白内障 109

7.5 手术治疗 110

参考文献 111

第八章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治疗 113

8.1 前言 113

8.2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形成机制 113

8.3 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影响因素 114

8.3.1 葡萄膜的生物相容性 114

8.3.2 囊袋的生物相容性 114

8.4 病例选择 115

8.4.1 葡萄膜炎的病因 115

8.4.2 白内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15

8.5 手术时机及术前处理 115

8.5.1 手术时机 115

8.5.2 术前使用的抗炎药物 116

8.6 手术 116

8.6.1 手术用药 116

8.6.2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要点 116

8.7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117

8.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117

8.9 晶状体切割术 117

8.9.1 经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 117

8.9.2 经角巩膜缘晶状体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 118

8.10 植入人工晶状体 118

8.10.1 概述 118

8.10.2 适应证和禁忌证 118

8.10.3 植入人工晶状体 119

8.10.4 人工晶状体材料 119

8.10.5 人工晶状体的设计 119

8.10.6 人工晶状体的取出 120

8.11 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120

8.11.1 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120

8.11.2 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PV) 120

8.12 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121

8.12.1 带状角膜变性 121

8.12.2 粘连 121

8.12.3 瞳孔缩小 121

8.12.4 前房出血 122

8.12.5 玻璃体流失和玻璃体膜 122

8.13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122

8.13.1 炎症 122

8.13.2 高眼压和青光眼 123

8.13.3 低眼压 123

8.13.4 视网膜脱离、黄斑区皱褶和葡萄膜渗出 123

8.13.5 粘连 123

8.13.6 前房出血和充血 124

8.13.7 后囊膜混浊 124

8.13.8 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细胞沉积 124

8.13.9 接触镜和弱视 125

8.13.10 黄斑囊样水肿 125

8.14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视力预后 125

8.15 总结 126

参考文献 126

第九章 儿童白内障手术 129

9.1 前言 129

9.1.1 病因学 129

9.1.2 形态学 130

9.1.3 弱视和先天性白内障 131

9.2 先天性白内障 132

9.2.1 术前检查 132

9.2.2 婴儿白内障的手术技巧 133

9.3 大龄儿童白内障 134

9.3.1 术前检查 134

9.3.2 手术技巧 134

9.4 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和类型 135

9.4.1 术后处理 136

9.4.2 术后并发症 137

9.5 临床建议 138

参考文献 138

第十章 白内障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141

10.1 前言 141

10.1.1 发病率 141

10.1.2 污染源 142

10.2 术后眼内炎的预防 142

10.2.1 术前预防 142

10.2.2 术中预防感染 142

10.2.3 术后预防感染 143

10.3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处理 143

10.3.1 诊断方法 143

10.3.2 抗感染治疗 143

10.3.3 抗炎治疗 144

10.3.4 手术 144

10.4 结论 145

参考文献 145

第十一章 屈光手术的未来趋势 149

11.1 前言 149

11.2 角膜 149

11.2.1 切除角膜组织 149

11.2.2 角膜植入物 151

11.2.3 角膜松解 152

11.2.4 角膜压缩 152

11.3 睫状体 153

11.4 晶状体 153

11.5 晶状体置换 154

11.6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 156

11.7 结论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十二章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159

12.1 历史 159

12.2 病例选择、技术和结果 160

12.2.1 病例选择 160

12.2.2 技术 162

12.2.3 结果 162

12.3 并发症 163

12.3.1 微型角膜刀相关的角膜瓣并发症 163

12.3.2 其他角膜瓣并发症 164

12.3.3 层间并发症 164

12.4 视觉质量 166

12.5 个体化切削 167

12.5.1 波前测量 168

12.5.2 波前引导的治疗 168

12.5.3 个体化LASIK有何好处 168

参考文献 169

第十三章 LASEK和PRK 171

13.1 前言 171

13.2 LASEK和PRK的手术技巧 172

13.2.1 个人经验(Azar's技巧) 172

13.2.2 Camellin's技巧 173

13.2.3 Vinciguerra's技巧(蝴蝶样技巧) 174

13.2.4 凝胶辅助LASEK 174

13.3 LASEK和PRK的疗效 174

13.4 电子显微镜 175

13.4.1 电子显微镜样本的准备 175

13.4.2 电子显微镜观察采用20%酒精去除角膜上皮后的角膜 175

13.5 屈光手术的角膜愈合 176

13.5.1 上皮愈合 177

13.5.2 基质愈合 177

13.6 上皮细胞再生 177

参考文献 181

第十四章 屈光性角膜切开术:在未来屈光手术中的地位 183

14.1 前言 183

14.2 角膜切开术的历史 183

14.3 角膜切开术的原则 184

14.4 屈光性角膜切开术的技巧 186

14.5 角膜切开术的主要临床研究 188

14.6 角膜切开术的并发症 190

14.6.1 远视漂移 190

14.6.2 屈光力日波动 190

14.6.3 其他并发症 191

14.7 角膜切开术治疗散光 191

14.7.1 白内障手术切口的位置 192

14.7.2 反向透明角膜切口 192

14.7.3 弓形和横向的角膜切开术 193

14.7.4 周边角膜松解切口 194

14.8 结论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十五章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 199

15.1 前言 199

15.1.1 角膜屈光手术的局限 199

15.1.2 晶状体屈光手术的特点 199

15.2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演变和分类 200

15.2.1 前房角固定型人工晶状体 200

15.2.2 虹膜固定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202

15.2.3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204

15.3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术前评估 206

15.3.1 一般情况 206

15.3.2 屈光因素 206

15.3.3 解剖因素 207

15.3.4 伴有其他眼病 207

15.3.5 人工晶状体的大小 207

15.3.6 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207

15.3.7 周边虹膜切除或切开 207

15.4 手术技巧 208

15.4.1 前房角固定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208

15.4.2 虹膜固定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208

15.4.3 睫状沟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209

15.4.4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209

15.5 术后观察和进一步治疗 209

15.6 结果 209

15.6.1 近视治疗结果 209

15.6.2 远视治疗结果 212

15.6.3 环曲面人工晶状体的治疗结果 212

15.7 并发症 212

15.8 结论 214

参考文献 214

第十六章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 217

16.1 前言 217

16.2 近视 218

16.2.1 视力结果 218

16.2.2 并发症 220

16.3 远视 221

16.3.1 视力结果 223

16.3.2 并发症 225

16.3.3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225

16.4 手术技巧:超声乳化—旋转 226

参考文献 227

第十七章 波前引导的角膜屈光手术 229

17.1 波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229

17.1.1 波前像差的基础 229

17.1.2 矫正高阶像差对视力的影响 229

17.1.3 波前像差测量的基本原理 230

17.1.4 波前像差的量化 233

17.2 波前像差测量仪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36

17.2.1 WaveScan 236

17.2.2 Zywave 237

17.2.3 COAS 237

17.2.4 Tscherning像差仪 237

17.2.5 Tracey VFA 237

17.3 波前引导角膜屈光手术的疗效 238

17.3.1 方法 238

17.3.2 疗效总结 239

17.4 波前引导角膜屈光手术的局限性 241

17.5 波前引导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前景 241

参考文献 242

第十八章 瞳孔和屈光手术 245

18.1 前言 245

18.2 瞳孔测量和屈光手术 245

瞳孔和角膜 246

18.3 角膜屈光手术的设计 248

18.4 瞳孔和夜视力 249

18.5 瞳孔震颤、瞳孔不等及其测量方法 250

18.6 怎样测量瞳孔 251

18.6.1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251

18.6.2 亮度 251

18.7 瞳孔测量的相关研究 253

18.7.1 精度 253

18.7.2 准确度 254

参考文献 256

第十九章 屈光手术后的视觉质量 257

19.1 前言 257

19.2 视觉质量的定义 257

19.2.1 主观症状 258

19.2.2 视功能 259

19.2.3 光学成像的质量 259

19.2.4 眼球解剖结构的影响 259

19.3 视觉质量的检查 260

19.3.1 主观检查:调查表 260

19.3.2 功能性检查 260

19.3.3 光学特性:波前知觉,调制转换功能,点扩散功能 262

19.3.4 眼球解剖:生物显微镜和角膜地形图检查 262

19.4 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特异性改变 262

19.4.1 角膜切开手术 262

19.4.2 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 262

19.4.3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64

19.5 屈光手术后提高视觉质量的展望 265

参考文献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