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逻辑(1936.1) 1
辩证法的逻辑(1936.5) 5
《宋元明思想史纲》序(1936.9) 12
经济科学研究的程序(1937.1) 14
通货膨胀讲话(1937.1) 23
经济问题之处理方法(1937.3) 33
文化运动在北平(1937.6) 47
辩证法的唯物论问答(1937.7) 48
唯物辩证法三原则的关系(1939.4) 70
论广义经济学(1939.5) 76
希墨对话(1939.5) 86
形式逻辑扬弃问题(1939.6) 91
赠学友(1940) 126
中国现代史第一页(1940.3) 127
鸦片战争百年纪念(1940.8) 133
中国社会发展迟滞的原因(1941.9) 136
法理学大纲(1947) 159
第一篇 绪论 159
第一章 法理学与世界观及社会观 159
第一节 法理学与世界观 159
第二节 法理学与社会观 161
第二章 法理学的对象、任务与范围 164
第一节 法理学的对象 164
第二节 法理学的任务 166
第三节 法理学的范围 171
第三章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174
第一节 各派法理学所标明的方法与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之差异 174
第二节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客观论理学——法律上的概念与判断 176
第三节 法律上的推理 179
第二篇 各派法理学之批判 185
第一章 古代哲学派与中世纪神学派 185
第一节 希腊的法理学 185
第二节 罗马的法理学 189
第三节 中世纪的神学派 191
第二章 自然法学派 194
第一节 拥护君权的自然法学派 194
第二节 提倡民权的自然法学派 198
第三章 玄学派、历史学派与分析学派 203
第一节 玄学派 203
第二节 历史学派 207
第三节 分析学派 210
第四章 社会哲学派与比较法学派 214
第一节 社会哲学派 214
第二节 比较法学派 220
第五章 社会法学派 223
第一节 准备期的社会法学 223
第二节 统一期的社会法学 229
第六章 各派法理学的总批判 233
第一节 各派法理学的总结 233
第二节 各派法理学的共同缺陷 235
第三篇 法律之论理的考察 241
第一章 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241
第一节 国家的目的与法律的作用 241
第二节 各派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曲解 246
第二章 法律的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 252
第一节 法律的本质与现象 252
第二节 法律的内容与形式 263
第三章 法律的属性 275
第一节 法律的规范性 275
第二节 法律的命令性与强制性 280
附录:韩德培序言 281
货币学概论(1949.7) 285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 285
第一节 货币与商品 285
第二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与货币的发生 295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 304
第二章 货币的机能 316
第一节 当作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看的货币 316
第二节 当作货币看的货币 338
第三节 货币的诸机能与商品生产关系 352
第三章 各派货币学说 365
第一节 货币金属学说与货币名目学说 365
第二节 货币数量学说 377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货币 389
第一节 商业信用、资本信用与票据 389
第二节 银行信用 394
第三节 信用货币与信用的作用 399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货币体制 406
第一节 各种本位制 406
第二节 银行券流通法则 414
第三节 资本主义各国的银行券统制 426
第六章 金融恐慌与货币流通 437
第一节 产业恐慌 437
第二节 金融恐慌 444
第七章 世界货币的运动与汇价 455
第一节 汇价之形成 455
第二节 汇价的变动 468
第八章 通货膨胀 486
第一节 纸币的通货膨胀 486
第二节 汇兑通货膨胀与信用通货膨胀 497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其到通货紧缩的推移 509
第九章 金本位制的崩溃 525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战后各国的货币流通 525
第二节 金本位制崩溃的过程 548
附录:李公辅仁八十自序(1936.5)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