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儒家本体论建构的历史考察 1
一 孔子晚而研易与不得其传 2
二 汉代易学与王弼易学对孔子解易精神的偏离 7
三 佛老的兴盛与挑战 9
第二节 北宋儒学家对本体论的追问 11
一 儒门淡泊与变古时代 12
二 因经明道与明体达用 15
第三节 宋初易学建构本体论的尝试 17
一 庆历易学的兴起 17
二 张载与程颐易学的尝试 19
第二章 张载易学与气本体之建立 21
第一节 “易立乎其中”与“性与天道” 23
一 孔子与“性与天道” 23
二 易乃性与天道 26
三 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29
第二节 “天地絪缊”与“太虚即气” 32
一 絪缊与虚气 32
二 气之本体与气本体 36
第三节 “保合太和”与“太和所谓道” 40
一 易之太和 40
二 太和所谓道 43
三 太虚、太和与气 46
第三章 张载易学与气本体之开展 47
第一节 “太极生阴阳”与“一物两体” 47
一 一与两 47
二 神与化 50
第二节 “两仪生四象”与“有气而有象” 55
一 气与象 55
二 象与形 60
第三节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合虚与气有性之名” 65
一“一物两体”与“三才之道” 65
二 天性与人性 68
三 性心与仁义 70
第四章 张载易学与气本体之落实 73
第一节 “感而遂通”与“气感而神通” 73
一 气与感 73
二 感与通 77
第二节 “大心体物”与“立心设教” 78
一 大心与体物 79
二 立心与设教 81
第三节 “精义入神”与“穷神知化” 86
一 入神与存神 86
二 穷神与知化 90
三 穷神知化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95
第四节 “继善成性”与“变化气质” 97
一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97
二 继善成性与变化气质 100
第五章 程颐易学与理本体之建立 107
第一节 “唯变所适”与“随时变易以从道” 108
一 失意以传言 109
二 由辞以得意 112
三 性与天道可得而闻 114
第二节 “弥纶天地之道”与“易周尽万物之理” 117
一《易》之义,天地之道也 118
二 天下只是一个理 120
三 即事尽天理,便是易也 123
第三节 “天下之理得”与“有理而后有象” 126
一 假象以显义 126
二 有理而有气 128
第六章 程颐易学与理本体之开展 132
第一节 “形而上下”与“理一分殊” 132
一 道器之别 132
二 理一分殊 135
第二节 “知幽明之故”与“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138
一 在理为幽,成象为明 139
二 一真法界与事理无碍 142
三 体用一源与理一分殊 144
第三节 “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与“推乾之道,施于人事” 146
一 天理与人事 146
二 性与命 150
三 礼与欲 154
第七章 程颐易学与理本体之落实 159
第一节 “感而遂通”与“心理合一” 159
一 感而遂通 159
二 心理合一 162
第二节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65
一 主一之谓敬 165
二 敬则存天理 169
三 敬非虚静 171
第三节 “知至至之”与“进学在致知” 174
一 致知在格物 175
二 默识心通与诚意烛理 178
第八章 气本论与理本论易学哲学的交融与分歧 182
第一节 气本论易学与理本论易学的同与通 182
一 气本与理本的“实有”性 182
二 共同的价值指向与使命担当 187
三 工夫路线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 191
第二节 气本论与理本论易学哲学的分歧 194
一 本体论侧重之不同 194
二 本体论开展路向之不同 199
三 修养工夫之不同 202
第九章 张载与程颐易学哲学的历史意义 208
第一节 因经明道,完成了理学本体论的建构 208
第二节 开宗立派,引领了时代的理论潮流 213
第三节 启发后学,形成了二源并流的局面 216
第十章 张载与程颐易学哲学与孔子易学的传承问题 221
第一节 性与天道:对孔子易学的传承问题 221
一“性与天道”问题 221
二“道统”问题 227
三“天人合一”问题 230
第二节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问题 236
一“损益之道”问题 236
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解问题 239
三 精义入神与穷神知化的理解问题 244
第三节 气本与理本的建构及其问题 250
一 易道生生与本体和中 250
二 气本与理本的客观本体论向度 254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