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术史论篇 3
对霍去病墓石雕风格成因的追问 3
对说书俑等陶塑风格成因的追问 13
对陶俑中胡人族属的追问 17
对“抽象是什么”的再追问 27
动物的隐性与显性——对动物雕塑文化形态的追问 34
师造化还是师古人 45
对美术史“黄徐体异”论的追问 49
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思考——说中国文化的特质 53
对艺术守与变的一点认识——由传统雕塑方式引发的思考 58
材料与视觉及触觉——对雕塑本体的探讨 62
写意绘画对视觉图像完整性的剥夺 70
东方文化的暗示性与当代艺术语言的思维同性 76
说“原始性”——原始性在艺术中的线索 81
对雕塑史写作的一点看法 90
本体论转向带来的艺术态度——仅仅依靠观念来支撑视觉最终会遭到质疑并被艺术所抛弃 94
说艺术创作的双项重心——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探讨 102
雕塑与受众的关系——兼及公共艺术精神 115
对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21
数学、哲学、艺术 129
卢浮宫的巴洛克雕塑 134
奥赛美术馆 145
罗丹美术馆 149
乌菲兹美术馆的展陈方式 152
2 文艺批评篇 157
文与笔之析 157
诗勿多言 161
再说形式与内容 164
对宋词无名氏作品的认识 169
中国的哀怨母题 177
治史的态度 180
机器·欲望 185
打印时代 188
本真朴素 192
何为艺术作品 197
对艺术创作原创性的思考 200
关于建立方法论的一点看法 207
从哲学层面看当代艺术——兼及艺术的越界与解构 211
说创意与创形 216
说“独立思考” 222
说“题外补充”——关于标题与表达的问题 226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思维误区 233
对“写意雕塑”论的议论 243
对“艺术”认识的偏颇——由“艺术”概念涉及的中西文化对照 246
二元分立观带来的认识局限 251
诗歌与艺术的角逐——兼及诗性空间 258
3 美术评论篇 267
威尼斯双年展的“光”与“味” 267
率真的神性——非洲的木雕 276
《点石斋画报》中的中国社会 281
从明清木刻谈中国画 284
对“堆云、堆雪”的一点看法 286
“古戏台”引发的思考 288
抱真抗俗 赋云得月 291
材料转换与艺术性有关 294
假如它们会说话——赏析几件曾成钢的动物雕塑 298
新水墨的视觉图式——徐志坚新水墨绘画艺术解析 301
手工艺的情感 305
香港的艺术公社——香港艺术家的状况、创作及发展 307
从理论中思考艺术创作 311
抗拒中的成长——说陈宝国798的故事 316
知觉想象诱发的创造力 319
铜文化、铜陵、公共艺术 322
《雕塑》杂志“2009年优秀稿件评选活动”评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