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与机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威,崔之久,李永化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3234097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与机制》一书由张威、崔之久、李永化撰写,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出版。本书是以青藏高原东缘山地为研究区,以晚第四纪冰川地貌与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研究的理论成果。

第1章 绪论 1

1.1 第四纪冰川研究简史 1

1.2 中国第四纪冰期成因特点 3

1.3 冰期系列的绝对年代学研究 4

1.4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和厘定 8

1.4.1 中国第四纪冰期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对比 9

1.4.1.1 中国第四纪冰期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的背景 9

1.4.1.2 第四纪冰期与MIS阶段对比的深入 10

1.4.2 目前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曲线对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1.4.2.1 传统冰期划分对第四纪冰期与MIS阶段对比的影响 11

1.4.2.2 冰期与深海氧同位素偶数阶段并没有合理的对应 12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冰川侵蚀地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

2.1 山地冰川冰斗发育的控制因素与气候变化 13

2.1.1 研究方法 14

2.1.2 影响冰斗发育的控制因素 15

2.1.3 冰斗发育的气候意义 17

2.1.3.1 冰斗的长宽比 17

2.1.3.2 冰斗方位与气候变化 18

2.1.3.3 冰斗转向的气候意义 19

2.1.3.4 冰斗底部高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0

2.1.4 结论 21

2.2 冰斗发育的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 21

2.2.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22

2.2.2 材料与方法 22

2.2.3 冰斗的形态与分布特征 24

2.2.3.1 冰斗的海拔分布 24

2.2.3.2 冰斗的朝向及坡向分布 26

2.2.3.3 冰斗的形态、大小特征 26

2.2.4 影响冰斗形态、大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27

2.2.4.1 海拔高度对冰斗形态、大小、数量的影响 27

2.2.4.2 朝向与坡向对冰斗形态大小的影响 28

2.2.4.3 构造与地形对冰斗分布的影响 29

2.3 冰川槽谷形态特征的定量化研究 30

2.3.1 冰川槽谷形态特征定量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0

2.3.2 研究区域简介 31

2.3.3 材料与方法 32

2.3.3.1 冰川槽谷抛物线形各参数的确定 32

2.3.3.2 冰川槽谷梯级宽深比的确定 32

2.3.3.3 冰川槽谷的形态比率 33

2.3.4 结果分析 33

2.3.5 白马雪山地区冰川槽谷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5

2.3.5.1 冰川槽谷抛物线形态特点与控制因素 35

2.3.5.2 冰川槽谷梯级宽深比与冰川作用过程 37

2.3.5.3 b-FR关系反应的冰川侵蚀方向性 39

2.3.6 主要结论 41

2.4 冰川槽谷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2

2.4.1 清水沟冰川地貌特征 43

2.4.2 冰川槽谷抛物线形态计算 44

2.4.3 影响清水沟山脊线和槽谷谷肩移动的因素 45

2.4.3.1 岩性的差异分析 45

2.4.3.2 河流的溯源侵蚀 46

2.4.3.3 山脊线移动对槽谷谷肩的影响 46

2.4.3.4 清水沟冰川槽谷演化 47

第3章 冰碛物特征及对比 49

3.1 环境磁学特征 49

3.1.1 环境磁学原理 49

3.1.2 材料与方法 50

3.1.2.1 样品采集 50

3.1.2.2 实验方法 50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3.1.3.1 冰碛物磁化率呈宽幅波动 51

3.1.3.2 冰碛物频率磁化率 56

3.1.3.3 不同时空条件下冰碛物的磁化率特点不同 57

3.1.4 冰川沉积物磁化率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57

3.1.4.1 气候因素 57

3.1.4.2 频率磁化率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58

3.1.4.3 母岩岩性 59

3.1.4.4 磁化率与冰川侵蚀强度 60

3.2 冰川沉积物化学元素特征与分析 61

3.2.1 实验原理 61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62

3.2.2.1 实验仪器 62

3.2.2.2 实验方法 62

3.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

3.2.3 常量元素组成与差异性分析 63

3.2.4 常量元素氧化物相关性分析 67

3.2.5 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化学环境参数的指示意义 68

3.2.6 A-CN-K三角模型 70

3.2.7 地球化学元素R型因子分析 71

3.3 冰川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73

3.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74

3.3.2 结果与讨论 75

3.3.2.1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5

3.3.2.2 测量时间和超声波振荡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80

3.3.3 小节 83

第4章 第四纪冰川作用测年方法 85

4.1 碳十四(14C)测年方法 85

4.1.1 14C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85

4.1.2 14C测年方法在第四纪冰川年代学中的应用 86

4.2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 87

4.2.1 ES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87

4.2.1.1 概述 87

4.2.1.2 环境剂量的确定 87

4.2.1.3 等效剂量的确定 88

4.2.2 ESR测年方法在第四纪冰川年代学中的应用 88

4.2.3 ESR测年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88

4.3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 91

4.3.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91

4.3.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在第四纪冰川学中的应用 93

4.4 释光测年方法 93

4.4.1 释光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93

4.4.1.1 概述 93

4.4.1.2 环境辐射剂量率(Dy)的测定 94

4.4.1.3 等效剂量(De)的测定 96

4.4.2 光释光测年方法在第四纪冰川中的应用 96

第5章 青藏高原东缘典型山地冰川 97

5.1 长白山 97

5.1.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97

5.1.2 材料与方法 98

5.1.3 长白山冰川地貌发育特点与时代 99

5.1.3.1 冰川侵蚀地貌 99

5.1.3.2 冰川堆积地貌 101

5.1.4 结果分析 103

5.2 太白山 103

5.2.1 冰川侵蚀地貌与10Be测年 104

5.2.2 冰川堆积地貌及TL测年 108

5.2.3 末次冰盛期冰川退缩速率及最早启动时间 108

5.3 贺兰山 109

5.3.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110

5.3.2 材料与方法 111

5.3.3 贺兰山冰川地貌发育特点与时代 113

5.3.3.1 冰川侵蚀地貌 113

5.3.3.2 冰川堆积地貌 115

5.3.4 结果分析 118

5.4 玛雅雪山 119

5.4.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119

5.4.2 冰川地貌特点 121

5.4.3 冰川地貌时代 123

5.5 千湖山 123

5.5.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124

5.5.2 材料与方法 124

5.5.3 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地貌与相对年代的确定 126

5.5.3.1 冰川侵蚀地貌 127

5.5.3.2 冰川堆积地貌 127

5.5.3.3 相对年代的确定 128

5.5.4 千湖山第四纪冰期系列的初步划分 129

5.5.5 结果分析 129

5.6 点苍山 130

5.6.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131

5.6.2 材料与方法 132

5.6.3 点苍山冰川地貌发育特点与时代 134

5.6.3.1 冰川侵蚀地貌 134

5.6.3.2 冰川堆积地貌与年代 138

5.6.4 结果分析 139

5.7 拱王山 139

5.7.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140

5.7.2 材料与方法 140

5.7.3 拱王山冰川地貌发育特点 141

5.7.4 拱王山冰期序列 143

5.7.4.1 晚冰期 145

5.7.4.2 冰盛期 145

5.7.4.3 末次冰期早期 146

5.7.4.4 “倒二”冰期 146

5.7.5 讨论 146

5.8 螺髻山 147

5.8.1 研究区概况 147

5.8.2 材料与方法 148

5.8.3 结果分析 150

5.9 白马雪山 152

5.9.1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153

5.9.2 材料与方法 153

5.9.3 白马雪山冰川地貌的基本特点 155

5.9.4 结果分析 157

5.9.5 讨论与结论 157

第6章 青藏高原边缘山地晚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控制性因素 160

6.1 气候和地貌对晚第四纪冰川发育差异性的影响 160

6.1.1 区域地理背景 160

6.1.2 研究区冰期系列与冰川规模 160

6.1.2.1 冰期系列 160

6.1.2.2 冰川规模 165

6.1.3 冰川发育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166

6.1.3.1 气候因素 166

6.1.3.2 构造因素的影响 168

6.1.4 小节 169

6.2 中国低纬度地区中更新世以来冰川发育与成因探讨 169

6.2.1 研究区的概况 170

6.2.2 冰期系列 170

6.2.2.1 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地冰期系列划分 170

6.2.2.2 台湾雪山冰川系列划分 170

6.2.3 冰期系列的对比 171

6.2.4 成因探讨 173

6.2.4.1 构造对冰川发育的影响 173

6.2.4.2 气候对冰川发育的影响 175

6.2.5 小节 176

6.3 滇西北晚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76

6.3.1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176

6.3.2 滇西北山地(4000~4500m)晚第四纪冰川发育的基本特点 177

6.3.2.1 地貌特点 177

6.3.2.2 晚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间与规模 177

6.3.2.3 冰川平衡线的分布特点 178

6.3.3 讨论 179

6.3.3.1 关于末次冰期冰川规模演化 179

6.3.3.2 冰川发育与构造关系密切 180

6.3.4 小节 181

6.4 中纬度地区晚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控制性因素 181

6.4.1 区域背景 182

6.4.2 各个山地的冰进时序 182

6.4.3 冰川发育的规模演化 186

6.4.4 构造因素对冰进时序和规模的重要影响 187

6.4.5 气候与构造的耦合对冰川演化的控制 189

6.4.6 小节 190

6.5 东亚季风影响区末次冰期冰川作用的控制性因素 190

6.5.1 研究区地理概况 190

6.5.2 东亚季风控制下典型山地的冰进时序 191

6.5.2.1 中国东部山地冰期 191

6.5.2.2 朝鲜冰期 192

6.5.2.3 俄罗斯远东冰期 192

6.5.2.4 日本山地的冰期 193

6.5.3 各个山地的冰川作用启动时间与冰川发育规模 194

6.5.4 影响东亚季风区冰川发育的主要因素 195

6.5.4.1 季风气候的控制 195

6.5.4.2 季风与西风环流对冰进的影响 196

6.5.4.3 构造运动的影响 198

6.5.4.4 纬度位置的制约 199

6.5.4.5 海陆位置的制约 200

6.5.5 小节 200

第7章 山地冰川平衡线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202

7.1 山地冰川现代平衡线的确定 202

7.2 现代冰川平衡线确定的影响因素 207

7.2.1 降水量的选择对现代冰川平衡线的影响 207

7.2.2 气温对现代冰川平衡线的影响 208

7.2.3 气象站位置与气温垂直递减梯度对现代冰川平衡线的影响 210

7.3 计算现代冰川平衡线综合因子法 211

7.4 古雪线高度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213

7.4.1 古雪线确定方法 213

7.4.2 冰盛期和晚冰期的雪线高度 213

7.4.3 长白山地区构造抬升对古雪线高度的影响 215

7.4.4 长白山构造抬升对雪线降低值的影响 216

第8章 山体隆升与剥蚀速率的确定 218

8.1 隆升速率的确定 218

8.1.1 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 218

8.1.2 径迹年龄-海拔高程法 219

8.1.3 河流阶地下切速率替代法 221

8.1.3.1 阶地成因 221

8.1.3.2 河流下切速率限定构造抬升速率的影响因素 222

8.1.3.3 祁连山东北缘隆升速率的确定 224

8.2 剥蚀速率的确定 225

8.2.1 宇宙成因核素定义及形成机制 225

8.2.2 侵蚀速率为零时剥蚀速率的计算 225

8.2.3 侵蚀速率不为零情况下的暴露年代及剥蚀速率计算 226

8.2.4 玛雅雪山剥蚀速率的确定 227

第9章 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气候和构造耦合模式 229

9.1 逻辑假设 229

9.2 玛雅雪山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的耦合模式 230

9.2.1 冰期时段的山体高度 230

9.2.2 冰期时段的雪线高度 230

9.2.3 山体高度与雪线之间的耦合关系 231

9.3 贺兰山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之间的耦合模式 232

9.3.1 贺兰山的抬升历史与速率 233

9.3.2 贺兰山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式 233

参考文献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