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 1
1.1 引言 1
1.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1
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3
1.1.3 工作方式 3
1.2 移动通信的分类及应用系统 5
1.3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6
1.3.1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6
1.3.2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9
1.3.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0
1.4 标准化组织 11
1.4.1 国际无线电标准化组织 11
1.4.2 欧洲通信标准化组织 11
1.4.3 北美地区的通信标准化组织 12
1.4.4 IEEE 802标准委员会 12
1.4.5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13
1.5 思考题与习题 13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14
2.1 陆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14
2.1.1 电波传播方式 15
2.1.2 直射波 15
2.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16
2.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17
2.1.5 反射波 19
2.1.6 散射波 20
2.2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1
2.2.1 移动通信信道中的电波传播损耗特性 21
2.2.2 移动环境的多径传播 22
2.2.3 多普勒频移 22
2.2.4 多径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 23
2.2.5 衰落信号幅度的特征量 25
2.3 描述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参数 28
2.3.1 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 29
2.3.2 多普勒扩展和相关时间 32
2.3.3 角度扩展和相关距离 35
2.3.4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36
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37
2.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37
2.5.1 地形环境分类 38
2.5.2 Okumura模型 39
2.5.3 Hata模型 41
2.5.4 扩展Hata模型 42
2.5.5 室内路径损耗模型 42
2.5.6 IMT-2000模型 44
2.6 多径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45
2.6.1 平坦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45
2.6.2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48
2.7 MIMO信道 49
2.8 思考题与习题 53
第3章 组网技术基础 55
3.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55
3.2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57
3.3 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59
3.3.1 区域覆盖 60
3.3.2 信道(频率)分配 65
3.4 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方法 68
3.4.1 同频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68
3.4.2 小区分裂 70
3.4.3 小区扇区化 70
3.4.4 覆盖区域逼近方法 71
3.5 多信道共用技术 73
3.5.1 话务量与呼损 73
3.5.2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 76
3.6 网络结构 77
3.6.1 基本网络结构 77
3.6.2 移动通信网的典型网络结构 78
3.7 信令 81
3.7.1 接入信令 81
3.7.2 网络信令 83
3.7.3 信令应用 84
3.8 移动性管理 86
3.8.1 系统的位置更新过程 86
3.8.2 越区切换 87
3.9 思考题与习题 89
第4章 数字调制技术 90
4.1 数字调制技术基础 90
4.1.1 移动通信对数字调制的要求 90
4.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 90
4.1.3 数字调制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 91
4.1.4 目前所使用的主要调制方式 92
4.2 线性调制技术 92
4.2.1 正交四相移相键控 92
4.2.2 交错正交四相移相键控 94
4.3 恒包络调制技术 95
4.3.1 最小频移键控MSK 96
4.3.2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99
4.4 “线性”和“恒包络”相结合的调制技术 102
4.4.1 M维相移键控MPSK 102
4.4.2 M维正交振幅调制 104
4.5 扩频调制技术 105
4.5.1 扩频调制技术的理论基础 105
4.5.2 PN码序列 106
4.5.3 直接序列扩频 106
4.5.4 跳频扩频技术 108
4.6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109
4.6.1 自适应编码 109
4.6.2 自适应调制 109
4.6.3 自适应编码调制 110
4.7 多载波调制技术 112
4.7.1 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112
4.7.2 OFDM基本原理 113
4.8 思考题与习题 114
第5章 抗衰落技术 116
5.1 抗衰落技术的基本原理 116
5.2 分集技术 116
5.2.1 分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方法 117
5.2.2 分集信号的合并 117
5.2.3 空间分集 120
5.2.4 时间分集 121
5.2.5 频率分集 121
5.2.6 极化分集 121
5.2.7 角度分集 122
5.2.8 场分集 122
5.3 自适应均衡技术 122
5.3.1 自适应均衡原理 122
5.3.2 均衡器的类型 123
5.3.3 均衡算法 124
5.3.4 自适应均衡器的应用 127
5.4 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 128
5.4.1 多径信号分离与合并的概念 128
5.4.2 RAKE接收机 129
5.5 发射分集与空时编码 130
5.5.1 空时格码 131
5.5.2 空时块码(空时分组码) 132
5.6 联合发射—接收分集与MIMO 133
5.7 思考题与习题 135
第6章 多址接入技术 137
6.1 多址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 137
6.2 FDMA方式 138
6.2.1 FDMA系统原理 138
6.2.2 FDMA系统的特点 139
6.3 TDMA方式 140
6.3.1 TDMA系统原理 140
6.3.2 TDMA的帧结构 140
6.3.3 TDMA系统的特点 141
6.4 CDMA方式 142
6.4.1 CDMA系统原理 142
6.4.2 正交Walsh函数 142
6.4.3 m序列伪随机码 144
6.4.4 CDMA系统的特点 146
6.5 SDMA方式 147
6.6 OFDM多址方式 148
6.6.1 OFDM-TDMA 148
6.6.2 OFDMA 149
6.7 随机多址方式 151
6.8 FDMA、TDMA与CDMA系统容量的比较 153
6.8.1 FDMA和TDMA蜂窝系统的容量 153
6.8.2 CDMA蜂窝系统的容量 153
6.8.3 三种多址系统容量的比较 156
6.9 思考题与习题 157
第7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 158
7.1 GSM系统概述 158
7.1.1 网络结构 158
7.1.2 GSM的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 162
7.1.3 主要业务 165
7.2 GSM系统的无线接口 166
7.2.1 GSM系统无线传输特征 166
7.2.2 信道类型及其组合 168
7.2.3 语音和信道编码 176
7.2.4 跳频和间断传输技术 177
7.3 GSM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179
7.3.1 位置登记 179
7.3.2 鉴权与加密 181
7.3.3 呼叫接续 184
7.3.4 越区切换 187
7.4 思考题与习题 189
第8章 3G移动通信系统 190
8.1 3G概述 190
8.1.1 3G发展背景 190
8.1.2 3G典型特征和组成 190
8.1.3 3G与2G的主要区别 191
8.1.4 3G主流标准对比 195
8.1.5 3G标准化进程及演进 195
8.2 WCDMA系统 197
8.2.1 WCDMA标准特色 197
8.2.2 WCDMA网络结构 198
8.2.3 WCDMA信道结构 201
8.2.4 WCDMA关键技术 206
8.2.5 WCDMA增强技术 207
8.3 IS-95与cdma2000系统 211
8.3.1 IS-95与cdma2000标准特色 211
8.3.2 IS-95的无线链路 212
8.3.3 cdma2000网络结构 219
8.3.4 cdma2000信道结构 221
8.3.5 cdma2000关键技术 227
8.3.6 cdma2000增强技术 228
8.4 TD-SCDMA系统 231
8.4.1 TD-SCDMA标准特色 231
8.4.2 TD-SCDMA网络结构 231
8.4.3 TD-SCDMA信道结构 232
8.4.4 TD-SCDMA关键技术 234
8.4.5 TD-SCDMA增强技术 237
8.5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和切换 238
8.5.1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238
8.5.2 CDMA系统的软切换及其漫游 241
8.6 3G终端 242
8.6.1 终端分类和模式 242
8.6.2 终端安全机制 244
8.7 思考题与习题 245
第9章 4G移动通信系统 246
9.1 4G的设计目标和研究计划 246
9.1.1 4G的设计目标 246
9.1.2 4G研究计划 248
9.2 4G系统的网络结构与协议栈 251
9.2.1 4G系统的网络结构 251
9.2.2 4G协议栈 253
9.3 4G系统的核心技术 254
9.3.1 OFDM技术 254
9.3.2 MIMO技术 258
9.3.3 MIMO-OFDM技术 262
9.4 LTE系统的无线接口 262
9.4.1 LTE系统的帧结构 262
9.4.2 LTE系统的物理资源块 264
9.4.3 LTE系统的信道 265
9.4.4 LTE系统的物理信号 269
9.5 LTE-Advanced系统的增强技术 272
9.5.1 载波聚合技术 272
9.5.2 增强多天线技术 274
9.5.3 中继技术 275
9.5.4 协作式多点传输技术 277
9.6 思考题与习题 279
第10章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281
10.1 集群通信系统 281
10.1.1 集群通信的基本概念 281
10.1.2 集群通信的技术特点 282
10.1.3 集群系统的分类 283
10.1.4 集群方式 284
10.1.5 集群通信的主要功能 286
10.1.6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287
10.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97
10.2.1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 297
10.2.2 “铱”系统 299
10.2.3 “全球星”系统 301
10.2.4 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 302
10.3 思考题与习题 303
第11章 无线网络规划 304
11.1 无线网络规划基础 304
11.1.1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304
11.1.2 覆盖规划 314
11.1.3 容量规划 318
11.2 GSM无线网络规划 322
11.2.1 网络规划设计要求 322
11.2.2 覆盖规划 323
11.2.3 频率规划 326
11.2.4 基站容量 329
11.3 CDMA无线网络规划 330
11.3.1 无线网络规划目标 330
11.3.2 链路预算 332
11.3.3 基站容量 336
11.3.4 导频规划 336
11.4 3G无线网络规划 341
11.4.1 3G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 341
11.4.2 3G无线网络规划的流程 342
11.4.3 不同3G制式无线网络规划的差异 344
11.5 4G无线网络规划 348
11.6 思考题与习题 353
第12章 5G移动通信 355
12.1 5G概述 355
12.1.1 5G发展的背景 355
12.1.2 5G的关键能力 355
12.1.3 5G的应用场景 356
12.2 5G中的新技术 357
12.2.1 Massive MIMO技术 358
12.2.2 毫米波通信技术 358
12.2.3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359
12.2.4 D2 D通信技术 361
12.2.5 超密集网络技术 361
12.2.6 非正交多址技术 362
12.3 思考题与习题 365
附录 缩略词 366
参考文献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