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与反思 3
2016,高等教育的期许 3
学派消失,大学难以卓越 6
“互联网+”的教育理性 9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文化反省 12
可笑的办学特色 15
学科发展同样需要“回归常识” 18
中国大学联盟,有名而无实 21
大学文化是充饥的画饼 24
教育国际化:“轨”虚而难“化” 27
行政的逻辑需要尊重学术的逻辑 31
“高校智库”是一个广告词汇 34
教育史实的偶然与必然 37
品相与本质 43
指标时代的学术之殇 43
人文,可以卓越,无法“一流” 46
学科丛林中的教育学命运 49
“产教融合”,思辨就够了吗? 54
“三品”兼备方为好大学 57
教育品质建设,难道没有安静的策略? 60
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高校更名 63
教育需要“处变不惊” 66
仪规消退,教育何存? 69
“双一流”语境下人文学科生长的价值困局 72
大学被排行“绑”了 83
动态、多样、共生:“一流学科”的生态逻辑与生存法则 86
师者与学子 99
热闹的专家与寂寥的知识分子 99
教师维权:进步与遗憾 102
研究生太多,严师太少 105
值得关注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 108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守望者 111
教师教学发展的热潮与静思 114
当“导师”变成“老板” 117
“非升即走”的情理法辨析 120
跳板还是平台——高校辅导员之惑 123
大学生职业生涯何以规划? 126
真正的老师,难免“讨人嫌” 129
在经世与逍遥之间 133
施教与向学 147
培养有规矩,创新有尺度 147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刻不容缓 150
通识教育不是通俗教育 153
大学怎能缺位于“国学”教育 156
周而复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9
教育即关心 162
大学课堂“躲猫猫” 166
评奖诱因还是学习动因 169
“慕课”的黄昏 172
学校道德教育的两难困境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