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新时期 3
第一辑 论辩与探索 3
儿童文学札记二题 3
儿童文学创作要有大的突破 9
论辩品格、“左”的影响及其他——对一种评论的再批评 13
起步与进展——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片谈 21
教师作者与儿童文学 35
《弓》与《祭蛇》的启示——读曹文轩、丁阿虎新作小记 37
儿童文学创作发展途径之我见——从当前儿童小说创作谈提高儿童文学的文学素质问题 39
儿童文学的当代性 49
儿童小说的创新与探索 52
再谈儿童文学的当代性 58
上海儿童文学纵横谈 63
少年儿童小说与艺术形式创新漫议——兼论张之路的近作 69
儿童文学的人生化趋向——从少年小说看儿童文学发展的一种潮流 75
儿童文学与我的后半生——《周晓评论选》代后记 80
《儿童文学选刊》十二年 86
编辑余墨:《儿童文学选刊》编者的话、编者按语掇拾 95
为了冲破传统的藩篱——《儿童文学选刊》百期旧事杂忆 105
第二辑 创作风云扫描 111
儿童文学的报春燕——1980年以来儿童短篇小说创作管窥 111
儿童文学大有希望——从江苏新人新作看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 127
儿童文学与时代激情——1983年《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序 139
儿童小说创作的好兆头——小说集《祭蛇》代序 146
致“铁匠”曹文轩——《古堡》《海牛》引起的杂想 150
《少女少男心理小说选》序 155
超越少年小说创作的成规——梅子涵和他的小说 161
儿童文学的新生面新境界——从少年小说创作的新发展所看到的 166
秦文君:步入成熟——《宝贝当家》序 171
曲折与奋进——《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儿童文学卷》序言 178
第三辑 小说漫步 197
人物·故事·生活——读中篇小说《野妹子》《高高的苗岭》札记 197
读《“欢乐女神”的故事》断想 202
努力塑造新的美的少年形象——评小说《勇气》《新星女队一号》 206
一悲一喜 深刻沉郁——任大霖近作《掇夜人的孩子》《大仙的宅邸》赏析 210
日本小说《窗边的阿彻》译本前言 220
读中篇小说《对门儿》二题 224
试评长篇小说《乱世少年》 234
为“创造”型少年催生——读《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记感 239
让孩子心中流淌人道的暖流——读《理查三世》札记 242
《出门》断想 245
儿童心理的新探索——读《外国蜡烛》札记 249
且说你的这一篇——读《十五岁那年冬天的历史》致常新港 253
谐趣·喜剧形象·宽厚的爱——评《校园插曲》 257
读《三个中学生的“滑铁卢”》漫笔 259
审美的震撼、点化及其他——重读《啊,夏天送走了秋天》与作者谷应的通信 263
好一个庞敏——《忆母亲》片论 269
创作与磨心——小说集《渡过重洋的木箱》序 271
阿根叔公这个人——《龙风》咀华小记 274
人生黎明风景——《青春风景》代序 277
“灵之来兮如云”——沈石溪长篇小说《一只猎雕的遭遇》片谈 281
人生的奥秘——小说选集《女孩男孩不等式》序 284
校园幽默小说的翘楚之作——在韩辉光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287
第四辑 散文、报告文学偶拾 293
读儿童文学散文创作札记——关于《童年时代的朋友》《幼年》及其他 293
冰心和她的《小橘灯》 298
为孩子们写一些纪实性作品——兼谈1981年《少年文艺》发表的报告文学 301
尖锐泼辣 切切忧思——读《“邪门大队长”的冤屈》札记 305
开拓、发展中的少年报告文学 307
一点余文——再谈少年报告文学 315
退潮之后 321
散兵游勇·零墨碎语 321
我观儿童文学战争题材创作——在中日儿童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321
一本有益于少年心理品质建设的书——读《一百位作家的回信》 325
心中沉甸甸——读朱效文小说《风景》有感 328
一孔之见——致友人的一封信 331
写给孩子们的“生命启示录”——读李建树《莉莉的新朋友》 333
儿童文学的传统、嬗变和出新 335
儿童文学:新的艺术超越 340
儿童文学硕士论文评语(二则) 343
好看·有味——张品成《赤色小子》序 345
新声·绝唱——说任大霖和他的《河马先生的熟食店》 349
说系列小品《男孩首领》 352
少年人的苦乐人生——以简代序,致董恒波 356
自省与希冀——关于少年文学与儿童文学发展得失的一点反思 360
泪洒江南雨——缅怀陈伯吹先生 366
中国台北版《中国大陆少年小说选》序 369
最需要什么样的作品——儿童文学三题 373
任大星印象 378
薛涛创作片谈 387
《周晓评论选续编》题记 391
评奖杂记 395
受难者·理想主义者——“百年陈伯吹纪念”感言 404
读任大星记——病中读书偶得 407
感慨与祈盼——在“思辨与品格”研讨会上的致辞 414
附录 416
一个人和一个文学时代——浙师大举行周晓儿童文学评论与编辑工作研讨会 416
周宁霞与《徐霞客游记》 419
学着写好一个“人”字 423
写在卷末的话(代后记)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