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 65
第1章 地震基础 65
1.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基础 65
1.2 地震子波 67
1.2.1 最小相位子波 68
1.2.2 零相位子波 68
1.3 波阻抗与反射系数 68
1.3.1 波阻抗 68
1.3.2 反射系数 69
1.4 反射界面 69
1.4.1 正反射与负反射界面 69
1.4.2 判别方法 70
第2章 地震剖面及显示方式 71
2.1 地震记录道 71
2.2 地震剖面 72
2.3 极性显示 73
2.3.1 正极性与负极性 73
2.3.2 极性判别 74
第3章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76
3.1 基本原理 76
3.2 数学算法 77
3.2.1 褶积公式的数值解 77
3.2.2 反射系数离散序列 77
3.2.3 地震子波离散序列 78
3.2.4 褶积 79
3.3 应用实例 79
3.4 常见错误分析 82
第4章 地震波的分辨率 84
4.1 反射波干涉作用 84
4.2 垂向分辨率与薄层分析 87
4.2.1 完全分辨的地层厚度 87
4.2.2 垂向分辨率极限标准 88
4.2.3 褶积模型分析 90
4.2.4 薄层的复合波特征 93
4.2.5 波阻抗递增模型分析 95
4.3 横向分辨率 97
4.3.1 菲涅尔带 97
4.3.2 横向分辨率的应用 98
第5章 地震波形分析方法 102
5.1 波形分析方法原理 102
5.1.1 波阻抗与地震反射 102
5.1.2 地震反射波形 103
5.2 波形分析方法工作流程 105
5.2.1 井—震分析 105
5.2.2 速度及误差分析 107
5.2.3 波形分析 109
5.2.4 砂体地震扫描解释 110
5.3 结论与讨论 111
参考文献 112
附录 名词解释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