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7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9
一、网络舆情传播模式的相关研究 9
二、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相关研究 17
三、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相关研究 27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33
第四节 基本框架 34
第二章 网络舆情演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37
第一节 概念界定 39
一、网络舆情 39
二、网络舆情演化 47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图景 50
一、民间舆论场的“高歌猛进” 50
二、虚拟世界中的“众声喧哗” 51
三、舆情热点的“聚散相和” 53
第三节 网络舆情演化建模的相关理论 54
一、社会动力学理论 54
二、复杂社会网络理论 56
第四节 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的要素构成 60
一、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主体 61
二、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主体交互模式 65
三、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主体交互环境 69
第五节 网络舆情演化的进程分解及其关系 78
一、网络舆情演化中的观点聚合 78
二、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信息扩散 79
三、交融—分阶结构:观点聚合与信息扩散的关系 80
本章小结 82
第三章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83
第一节 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及其实践现状 85
第二节 网络舆情信息与可视化分析技术的耦合 87
一、可视化分析概述 87
二、网络舆情信息特征及其与可视化分析技术的耦合 89
第三节 多种网络舆情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技术 91
一、网络舆情文本信息的可视化 92
二、网络舆情层次信息的可视化 94
三、网络舆情关系网络信息的可视化 96
本章小结 98
第四章 网络舆情演化中的观点聚合模型构建与仿真 99
第一节 观点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101
第二节 Weisbuch-Deffuant模型及其应用 104
一、Weisbuch-Deffuant模型的建模策略 104
二、Weisbuch-Deffuant模型在网络舆情演化中的应用 106
第三节 网络舆情观点聚合模型构建 110
一、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基本规则 110
二、复杂开放空间中的网络舆情观点聚合规则 112
第四节 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114
一、个体观点接受度对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影响 114
二、信任阈值对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影响 116
三、个体观点初始分布对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影响 119
四、网络结构对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影响 120
五、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影响 124
本章小结 127
第五章 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信息扩散模型构建与仿真 129
第一节 网络舆情信息扩散中的个体作用模式 131
一、网络舆情信息扩散中的个体接触过程 131
二、网络结构对个体接触过程的影响 133
第二节 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135
一、仓室模型与复杂社会网络 135
二、网络舆情信息扩散中的个体状态转移 138
三、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模型的建立 140
第三节 复杂社会网络中的网络舆情信息扩散过程 143
第四节 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效果的敏感性分析 145
一、模型主要参数的影响 145
二、对网络结构特性的敏感性分析 149
三、对初始传播者属性的敏感性分析 154
本章小结 158
第六章 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可视化及其内在规律 161
第一节 微博舆情场域的用户特征与传播特质 163
一、微博舆情场域的用户特征 163
二、微博舆情场域的传播特质 168
第二节 网络舆情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呈现:一个案例分析 170
一、样本案例的选择与概况 170
二、舆情事件整体传播过程的可视化 172
三、舆情事件信息传播路径的可视化 175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179
一、网络舆情传播中的线性渐进规律 179
二、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涟漪发散规律 186
三、网络舆情传播中的交互推进规律 191
本章小结 195
第七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197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困境 199
一、现实社会境况带来的网络舆情应对困境 199
二、媒介生态变迁带来的网络舆情应对困境 200
三、引导思维滞后带来的网络舆情应对困境 202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原则 203
一、网络舆情应对的及时性原则 203
二、网络舆情应对的客观性原则 204
三、网络舆情应对的适度性原则 205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05
一、逐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205
二、构建公开、透明的舆情信息疏导通道 206
三、重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206
本章小结 207
参考文献 209
重要术语索引 231
后记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