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之缘起及其意义 3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0
第一章 从版本看《桃花扇》之接受 15
第一节 《桃花扇》刊本在清代 15
一、清康熙四十七年介安堂刻本 15
二、清康雍期间西园刻本 17
三、清乾隆七年沈氏刻本 19
四、清嘉庆间刻本 22
五、清光绪二十一年兰雪堂刻本 24
六、清末民初暖红室刻本 26
结语 29
第二节 《桃花扇》清代刊本之差异 30
一、编次版式 30
二、眉批尾评 33
三、题评序跋 43
结语 48
第三节 民国时期《桃花扇》刊本 49
一、案头本 49
二、舞台本 58
结语 63
第四节 建国以后《桃花扇》刊本 65
一、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 65
二、刘叶秋注本 69
三、楼含松、黄征、许建平校注本 72
结语 74
第五节 《桃花扇》版本传递之接受信息 75
结语 82
第二章 从清代以来演出看《桃花扇》之接受 86
第一节 《桃花扇》清代舞台之接受 86
一、清代各朝统治者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87
二、康雍期间文人士大夫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91
三、乾嘉期间文人士大夫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104
四、道光以降文人士大夫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112
五、清代普通民众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119
结语 126
第二节 改编本《桃花扇》近代舞台之接受 128
结语 148
第三节 改编本《桃花扇》现代舞台之接受 150
结语 167
第三章 批评视阈下《桃花扇》之接受 172
第一节 《桃花扇》在清代 172
一、康熙期间对《桃花扇》之批评 172
二、雍乾以降对《桃花扇》之批评 180
三、清末时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191
结语 198
第二节 《桃花扇》在民国 200
一、民国前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200
二、民国中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209
三、民国后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216
结语 220
第三节 建国以后《桃花扇》 221
一、建国初期对《桃花扇》之批评(1949-1962年) 221
二、“文革”前期对《桃花扇》之论争(1962-1966年) 224
三、八十年代前后对《桃花扇》之批评(1979-1989年) 227
四、九十年代以来对《桃花扇》之批评(1990-1999年) 232
结语 235
第四节 读者身份与《桃花扇》之接受 236
结语 245
第四章 从清以来的改编看《桃花扇》之接受 249
第一节 清代文人对《桃花扇》之改编概述 249
第二节 民国文人对《桃花扇》之改编概述 257
第三节 建国后文人对《桃花扇》之改编概述 266
第四节 《桃花扇》改编本之艺术嬗变 288
一、情节关目之删减 288
二、人物形象之变化 291
三、结构模式之变更 294
第五节 《桃花扇》改编本之文化思考 299
第六节 《桃花扇》改编传递之接受信息 305
结语 308
第五章 各种文体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312
第一节 戏曲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312
第二节 小说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336
第三节 诗词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355
第四节 影视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369
结语 382
后记 385
参考文献 387
附录(一):《桃花扇》清代演出编年表 411
附录(二):二十世纪改编本《桃花扇》演出编年表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