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1
1 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附加在这些事件上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感受 2
2 当我们经历情绪痛苦时信息加工变得无序 4
3 通过检查三个水平的思维来理解情绪障碍 6
4 想法、感受、行为、生理和环境是相互联结的 9
5 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是一个连续体 10
6 情绪障碍有特定的认知内容 11
7 对情绪困扰的认知易感性 13
8 我们的想法和信念都是可知的 15
9 情绪困扰的产生 17
10 情绪困扰的持续 19
11 来访者成为个人科学家 20
第二部分 对认知行为治疗的误解 23
12 只有聪明和善于表达的来访者才能从认知行为治疗中获益 24
13 认知行为治疗不关注情绪 25
14 认知行为治疗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积极思维 27
15 认知行为治疗太简单了 28
16 认知行为治疗只不过是缓解症状 30
17 认知行为治疗对来访者的过去或童年经历不感兴趣 32
18 认知行为治疗不用治疗关系作为促进来访者改变的手段 34
19 认知行为治疗对导致来访者问题的社会和环境因素不感兴趣 36
20 认知行为治疗只不过是用常识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37
21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以技术为导向的方法 39
第三部分 知认行为治疗实践 43
开始 44
22 设定场景 44
23 进行评估 46
24 评估适应性 48
25 治疗阶段结构化 51
26 制定议程表 52
27 起草问题清单 53
28 在目标上达成一致 54
29 传授认知模型 56
30 进行个案概念化 58
31 制订治疗计划 61
检测自动化消极思维的方法 63
32 检测自动化消极思维 63
33 引导发现法 65
34 使用意象 68
35 做出建议 70
36 会谈中的情绪变化 72
37 通过发现事件的特殊意义来发现来访者思维 74
38 感受聚焦 76
39 做最坏的假设 79
40 情境暴露 81
41 角色扮演 83
42 特定情境分析 85
43 短语中的自动化消极思维 86
44 症状说明 88
45 行为作业 89
46 从少数重要认知数据中发现关键的自动化消极思维 91
47 分离情境下的所思所感 93
48 区分感觉和想法 95
审视和应对自动化消极思维 97
49 回答 97
50 权衡证据 99
51 建构替代性的解释 102
52 识别认知扭曲 104
53 发现优势和不足 106
54 明确语言 108
55 重新归因 110
56 去灾难化 111
57 探索双重标准 114
58 修正恐惧的意象 115
59 行为实验 117
60 苏格拉底式提问(一种引导发现的方法) 119
61 夸大和幽默 122
62 写下对自动化消极思维的替代反应 124
家庭作业 126
63 布置家庭作业的原因 126
64 家庭作业类型 128
65 家庭作业协商 131
66 家庭作业回顾 133
确定潜在假设/原则的方法 135
67 袒露心迹的“如果……那么”陈述 135
68 “必须”与“应该”测定 137
69 来访者自动化思维模式识别 139
70 显著情绪变化观察 140
71 下箭头技术 142
72 记忆、家庭格言、座右铭 144
修正潜在假设/原则 145
73 行为实验 145
74 “应该”和“必须”的违反 147
75 个人协议修正 148
76 假设、原则的长短期效益测试 149
77 包含原假设优点、摒弃缺点的替代假设 150
78 原则、假设的优缺点 152
79 假设、原则发展历史的探索 154
80 应用想象修正假设 156
揭示核心信念 158
81 下箭头技术 158
82 连词的使用 160
83 补全句子技术 162
84 作为自动思维出现的核心信念 164
发展和强化新的或现存的核心信念 166
85 教来访者关于核心信念的知识 166
86 发展可代替的核心信念 168
87 连续集的使用 170
88 积极的数据集 172
89 假装 174
90 新核心信念的历史测试 176
91 挑战下箭头技术中的每一个想法 178
92 “理性-直觉”角色扮演 180
93 学会自我接纳 182
结束治疗及其他 185
94 减少复发 185
95 终止 187
96 治疗中的持续收获 190
97 定期复查 193
认知行为治疗:仅针对来访者吗? 195
98 实践你所说的 195
其他问题 197
99 阻抗 197
100 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 200
附录1 一位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来访者的案例分析 203
附录2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来访者的日常想法记录 205
附录3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来访者的作业安排 206
参考文献 207
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表 216
译后记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