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王伟光 1
在伟大实践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王京清 7
文哲学部 15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再创中华文化辉煌&刘跃进 15
为人民做好学问、真学问、大学问&朝克 22
烛照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道路的灯塔&朝戈金 28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党圣元 33
指导中国特色语言学科建设的行动指南&刘丹青 38
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王立民 44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谢地坤 49
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驱动&赵文洪 55
发展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卓新平 60
历史学部 69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考古研究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69
史学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卜宪群 76
勇担使命,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周溯源 84
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迎接哲学社会科学新的春天&王苏粤 88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落到实处&张顺洪 93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在体系贵在创新&李国强 97
经济学部 105
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王立胜 105
在“接地气”中创新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高培勇 114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动工业经济理论创新&史丹 119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黄群慧 124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好五个着力点&魏后凯 129
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金融学中的指导地位&金融研究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133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李富强 138
致知于行,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144
促进社会主义哲学思想绽放&李春华 148
社会政法学部 155
努力建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李林 155
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组织化水平&房宁 168
特别的要求,特殊的关爱&方勇 172
牢记使命,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贡献&孙壮志 178
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陈光金 184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发展”话语体系&张翼 189
抓住时代机遇,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赵天晓 194
国际学部 203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陈国平 203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化俄欧亚领域国际问题研究&李进峰 211
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李永全 217
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黄平 222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完善党的领导&王正 228
“冷学科”也应有“大作为”&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31
结合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实际,贯彻落实“5·17”重要讲话精神&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39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孙海泉 245
努力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术成果&高洪 251
马研学部 259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5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离不开历史研究&武力 264
以高质量的研究引领中国智库发展&张树华 272
职能部门 281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纪律保障&中央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党支部 281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办公厅党总支 286
创新是新形势下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题&马援 290
学深入、做扎实、改到位、促实效&张冠梓 296
不断开拓我院对外学术交流合作新局面&王镭 303
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曲永义 308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党总支 317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崔建民 323
民族复兴必备理论发力&尹韵公 331
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罗文东 339
直属单位 349
人才培养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张政文 349
扎实推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王岚 354
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王利民 360
努力扎实地做好科研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蔡林 365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赵笑洁 371
加强全球智库评价研究,引领中国智库建设方向&荆林波 377
把握机遇,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名社强社&赵剑英 384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资源整合交流平台&谢寿光 39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人文公司工作新局面&冯林 398
牢固树立方志文化自信,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冀祥德 404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