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 2
2016年中国科技政策关键词:公平,契约,创新补偿,挖掘知识资本 2
科技体制改革的红利与组织记忆重塑 6
“西湖药方”的药引子是什么 16
人才都去哪儿啦 20
人才是一种奢侈品 29
从整容到再造——散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 33
创新的路径选择与创新成本的变迁 40
打开政策窗口盘活智力资源 51
要么改变,要么被淘汰 53
招生市场也需要“出口转内销” 55
上海如何为创新留下更大利润空间 58
关于上海科创中心的基础条件诊断与对策 60
上海筹划科创中心竞争力何在 74
如何建设科创中心 77
缩小知识梯度靠人才流动 81
科技体制改革弹性有多大 84
“穷科学”奔“小康” 87
文化需要的是开放与公平而不是特设性保护 90
贫血的创新需补文化之气 95
科学文化能否支撑起创新的思想屋顶 98
文化基准线决定创新潜力 107
把创新的种子种在文化高地上 110
Master终于引起人类对未来的担忧 114
更多的科学普及才能提升社会的免疫力与文明 117
科学家的科普陷阱——承认与收益的双重不对称 122
关于科普供给激励机制的一些思考 129
科普不应忽视老年群体 136
科学传播的变革:从窄内容到宽内容 138
高等教育改革能否跨越“马太效应”陷阱 143
创新“链式反应”必须从中学开始 153
新一轮区域间知识资本竞争的巅峰对决 160
关于设立学术安全培训制度的思考 163
开放获取,拥抱还是拒绝 169
伦理 174
国家科技奖推荐须避免“灯下黑” 174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该最先影响谁 176
学位点的评审瓶颈:从机会公平到风险公平 179
排名如何更科学 182
科技人才如何流动才合理 184
PX困境的出路:购买选择权——风险、不可逆与利益补偿 187
如何避免科技体制改革重走老路 192
院士制度应设立承认的补偿机制——由屠呦呦获得诺奖想到的 195
承认可以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从张亭栋获求是大奖说起 198
科技评价失灵与科研诚信的恶意透支 200
科技进步的缰绳与伦理阶梯——基因修复中出现的“废品”该如何处理 205
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213
伦理:让创新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219
干细胞研究应设立三道伦理栅栏 222
信任稀缺背景下的“打折科研” 226
科研诚信库存与道德地图 229
科技驱动文明 234
关怀 238
学术界的适者生存与功利主义之锤 238
今天的师生关系走进死胡同了吗 245
科技界的焦虑与道德困境 248
国人心理问题危机 251
后诺奖时代的生存 260
科学让生活更美好 262
幸福的权利:来自个体与社会的责任 266
后记:写作是一种反抗失败的方式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