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朵铿锵玫瑰——张幼云访谈录 2
编者按 2
一、与社会性别平等领域结缘 3
1.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女工问题特别顾问 3
2.对社会性别平等概念的认识 4
二、亲历’95世妇会的感受 7
1.如何看待’95世妇会 7
2.’95世妇会的历史意义 7
三、’95世妇会前后,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行动 9
1.提出响亮的口号“all women are working women” 9
2.首次提出进行“性别审计” 10
3.成立性别平等局,并担任第一任局长 11
四、对国内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状况的评价 13
五、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经历 14
1.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习和工作 14
2.任职于国际劳工组织的10年 15
3.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工作经历 20
4.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评价 21
六、家庭环境及价值观 23
1.母亲的影响 23
2.对下一代的教育 24
七、对青年一代的寄语 25
1.活到老,学到老 25
2.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25
3.心存感恩,不怨天尤人 26
4.将自身成长同社会进步相联系 26
访谈员后记 28
照亮“农家女”的人生之路——谢丽华访谈录 32
编者按 32
一、我与世妇会 33
1.世妇会召开之前的积淀 33
2.为筹备世妇会所做的工作 38
3.亲历世妇会的印象和感受 39
4.’95世妇会的影响 40
5.对'95精神内涵的理解 47
二、国内外妇女运动的比较 48
1.内容方面 48
2.工作方式方面 49
3.大陆推进性别平等运动的现状 49
三、对社会性别平等的理解 56
1.男女平等与社会性别平等 56
2.性别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56
3.意识的“现代性”与行为选择的“传统性” 57
四、20年做公益的体会 59
1.与农村妇女的天然联系 59
2.目标感强的个人性格 59
3.有利的外部环境 60
4.一起做事的工作团队 60
五、坚持至今的动力和信念 63
六、我的成长经历 66
七、从事性别平等事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68
八、对年轻群体的期望 71
访谈员后记 73
勿忘初心——王明英访谈录 76
编者按 76
一、与社会性别平等领域结缘 77
1.’95世妇会之前涉及社会性别领域的工作 77
2.与’95世妇会结缘 80
3.’95世妇会最大的收获 80
二、’95世妇会后的行动 83
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大致脉络 83
2.环保事业和社会性别的结合 88
3.克服困难,勿忘初心 90
三、社会性别平等与自己 93
1.成长经历中形成的动力和信念 93
2.5年难忘的农村经历造就的坚定信念 94
3.社会性别平等对家人的影响 95
四、’95世妇会前10年和后10年的变化 96
五、对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认识 97
六、我眼中的’95精神 98
1.改变从行动开始 98
2.路还很长,不断反思 99
七、青年要“从小事做起,坚持行动” 100
访谈员后记 101
与贫困人在一起就是我的使命——王佐芳访谈录 104
编者按 104
一、从意识的形成到开始行动 105
1.成长中的困惑与思考 105
2.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106
3.留学后开始社区发展工作 108
4.从香港乐施会到国际宣明会 110
二、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113
1.怀柔所见所感:做女人真好 113
2.’95世妇会的成果与影响 115
3.社会性别分析框架与性别暴力 116
三、世妇会后开始专门做社会性别工作 118
1.作为联合国社会性别工作志愿者 118
2.对妇女参与和妇女需求的思考 121
3.社会性别与女男平等 123
4.迫切需要具有使命感的人 126
四、作为中国项目部负责人 129
1.重回乐施会后的工作推进 130
2.GAD网络的发展 131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 132
4.国内妇女运动的契机和挑战 136
5.离开乐施会后的继续探索 137
五、寄语年轻人 141
访谈员后记 146
弄潮儿向涛头立——方刚访谈录 150
编者按 150
一、患“缺爱综合征”的童年 151
二、书写同性恋 153
三、初识女权主义与男性解放 156
四、走入校园:研博之路 158
五、转向性教育领域 163
六、投身“白丝带”运动 168
七、成功与失败 178
八、研究与亲密关系 182
九、评价与期待:性别平等与男性运动 186
访谈员后记 192
在服务农村妇女中探寻社会性别平等的历程——赵惠燕访谈录 194
编者按 194
一、个人生活经历 195
1.家庭历史问题——挥之不去的阴影 195
2.上山下乡——别样的人生财富 196
3.命运的转折 198
4.才华始露 199
二、结缘’95世妇会 200
1.WID小组 200
2.陕西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 201
3.社会性别培训 202
4.陕西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的现状 204
5.观念的转变,行动的巨变 207
6.’95世妇会的影响 209
7.中国民间机构的影响力 212
8.遭受的困难 213
9.坚持的动力 215
10.最自豪的事 220
三、反思与总结 222
四、’95世妇会与家庭 224
五、’95精神的传承 227
1.对当代社会性别平等的看法 227
2.对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的理解 230
3.对“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内涵的理解 231
4.对年轻群体的期望 231
访谈员后记 234
“红凤妈妈”眼中的’95世妇会——班理访谈录 238
编者按 238
一、家庭的土壤培育了我“社会性别”的意识 239
二、与’95世妇会结缘 241
1.初次接触’95世妇会 241
2.间接参与“红凤千花帐”的绣制 242
3.基层妇女的声音太小了 243
三、’95世妇会后的行动 244
1.主动要求回省妇联宣传部工作 244
2.从认识到行动:开启环保事业 245
3.“我无愧于我的研究工作” 249
4.“红凤工程”的渊源与发展 253
5.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258
四、对’95世妇会的感受和评价 260
1.最自豪的成果:人过50学了门手艺,做了件很实在的事儿 260
2.我的挫败源于黑发熬成白发,但男女平等的进程很缓慢 261
五、对大陆社会性别平等运动的评价 263
访谈员后记 266
温柔地亮剑——李洪涛访谈录 268
编者按 268
一、曾经的知青和学徒工 269
二、来到妇干校,开始妇女教育和性别研究与实践 271
1.就职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 271
2.社工系转型,创办“妇女咨询与活动中心” 273
3.对妇女以救助为主的理念 275
三、亲历’95世妇会 280
1.’95世界妇女大会的背景 280
2.’95世妇会的经历 280
3.’95世妇会对学术界的影响 281
4.’95世妇会精神 283
四、’95世妇会后的行动 286
1.北京市九五社科规划课题“妇女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 286
2.接触社会性别 288
3.接受中德心理治疗师培训 290
4.乐在参与式培训中 292
5.将社会性别敏感度纳入项目及服务 300
6.反家暴网络的行动足迹 305
7.创建中国女性图书馆 309
五、对20年来大陆妇女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评价和思考 312
1.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 312
2.依托妇联,有所作为 314
3.策略性的女权主义推进 317
4.近20年来大陆妇女社会性别平等推动的评价 318
六、家庭中的丈夫和女儿 320
七、投身于性别平等的动力和信念 323
八、对年轻群体的希望 325
访谈员后记 327
附录 女权主义口述史:作为女权主义行动的口述史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