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 2016 研究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3071
  • 页数:118 页
图书介绍: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与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的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而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占据着核心战略地位,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报告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增长极、可持续发展理论,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大领域16个指标构成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统计数据以及Stata、SPSS、ArcGIS软件和自然断裂点分析、可靠性检验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背景 1

一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已成国际共识 2

二 国家区域战略部署要求区域协同发展 3

三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求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4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7

一 科学基础与理论依据 7

(一)增长极理论 7

(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0

二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12

(二)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12

(三)国际性与地方性相结合 13

三 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3

(一)经济发展指标 15

(二)科技创新指标 17

(三)交流服务指标 20

(四)生态保护指标 22

四 指标计算与赋值方法 24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26

一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26

二 长江经济带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34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34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科创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35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交流服务能力排行榜 36

(四)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协同能力排行榜 38

(五)不同领域协同能力的相关关系 41

三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变化情况 42

四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分异 45

第四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一 组建长江经济带协同治理委员会 51

二 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53

(一)建立长江流域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之间的协作网络,将绿色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54

(二)启动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跨界共享试点,推动联合国框架下的绿色技术共享机制建设 55

(三)启动长江环保信息库建设,推动科学决策和环保信息的开发利用 56

(四)加快构建横向水生态补偿/交易框架,切实解决上中下游无序排污导致的水环境持续恶化问题 57

三 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57

(一)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与布局,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 58

(二)协调不同层级的产业基金,加快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60

(三)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功能性战略互补功能,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60

(四)加强产学研用联盟建设,促进产业互信、互惠、合作机制的形成 61

四 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分层协同发展机制 61

附录1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64

一 基于要素的区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65

(一)ISO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际标准(2014年) 65

(二)西门子和经济学人绿色城市指数(2011年) 69

(三)英国未来论坛可持续城市指数(2007年) 71

(四)中国国家环保部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建设指标体系(2013年) 73

(五)美国普华永道机遇城市指数(2014年) 75

(六)世界银行城市竞争力指数(2015年) 78

二 基于综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80

(一)欧盟空间发展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2000年) 80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格局测度(2013年) 82

(三)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 84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监测指标体系(2016年) 85

附录2区域协同发展海外经验 88

一 欧洲莱茵河生态治理跨国协调管理经验 88

(一)以国际化、标准化的协同治理确保黄金水道的生态环境压力最小化 90

(二)以水环境与流域生态协同治理解决生态困境 91

二 北美五大湖区生态系统协同修复治理经验 98

(一)一度着火的凯霍加河——五大湖生态系统危机 99

(二)五大湖生态协同治理模式 101

(三)其他协同生态恢复行动 107

(四)五大湖生态协同治理模式的特点 108

参考文献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