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概述 1
一、免疫与医学免疫学的概念 1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2
第二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 3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的概念 3
二、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3
三、人体寄生虫与宿主 4
第三节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的由来及其发展 6
一、免疫的起源及免疫学科的形成 6
二、病原生物的发现及病原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7
第二章 抗原 9
第一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9
一、异物性 9
二、抗原的理化特性 10
三、宿主的因素 10
四、免疫的方法 11
第二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11
一、抗原决定基 11
二、抗原的结合价 13
三、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13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13
一、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 13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4
三、肿瘤抗原 14
四、白细胞分化抗原 15
五、其他分类方法 15
第四节 丝裂原、超抗原及佐剂 15
一、丝裂原 15
二、超抗原 16
三、佐剂 16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1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 18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8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及其主要功能 20
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20
四、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21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21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21
二、激活补体 22
三、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22
四、穿过胎盘和黏膜 22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及功能 23
一、IgG 23
二、IgM 23
三、IgA 23
四、IgD 23
五、IgE 24
第四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 25
一、多克隆抗体 25
二、单克隆抗体 25
三、基因工程抗体 26
第四章 补体系统 27
第一节 概述 27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27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28
三、补体的生物合成和理化性质 28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28
一、经典途径 28
二、MBL途径 30
三、旁路途径 30
四、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31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 32
一、补体活性片段的自发性衰变 32
二、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32
三、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33
第四节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33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33
二、调理作用 33
三、免疫黏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33
四、炎症介质作用 34
第五章 细胞因子 35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主要类型 35
一、白细胞介素 35
二、干扰素 36
三、肿瘤坏死因子 37
四、集落刺激因子 37
五、趋化性细胞因子 37
六、生长因子 37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38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38
二、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38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 39
一、细胞因子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 39
二、细胞因子在临床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40
第六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基因 42
第一节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42
一、Ⅰ类基因区基因及其产物 43
二、Ⅱ类基因区基因及其产物 43
三、Ⅲ类基因区基因及其产物 43
第二节 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 43
一、HLA-Ⅰ类分子的结构 43
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 44
第三节 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分布和主要功能 45
一、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分布 45
二、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5
第四节 HLA与临床医学 46
一、HLA与器官移植 46
二、HLA与输血反应 46
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47
四、HLA分子的异常表达与临床疾病 47
五、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47
第七章 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8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48
一、骨髓 48
二、胸腺 50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52
一、淋巴结 52
二、脾 53
三、黏膜免疫系统 54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55
一、淋巴细胞归巢 55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 56
第八章 免疫细胞 57
第一节 淋巴细胞 57
一、T淋巴细胞 57
二、B淋巴细胞 60
三、自然杀伤细胞 62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 63
一、单核吞噬细胞 64
二、树突状细胞 64
三、其他抗原提呈细胞 65
第三节 其他免疫细胞 66
一、中性粒细胞 66
二、嗜酸性粒细胞 66
三、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66
四、血小板 66
五、红细胞 67
第九章 固有免疫应答 68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屏障、细胞和效应分子 68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68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69
三、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71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72
一、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72
二、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73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73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73
一、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 74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74
三、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比较 74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76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与提呈 77
一、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与提呈途径 77
二、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与提呈途径 78
三、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途径 78
第二节 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 79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活化信号的产生 79
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 80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81
一、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81
二、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 82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82
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83
一、CD4+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83
二、CD8+效应CTL细胞形成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84
第五节 免疫耐受 85
一、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概念 85
二、免疫耐受现象 86
三、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86
四、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87
第六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87
一、抗原和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87
二、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88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 89
第十一章 超敏反应 9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91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91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92
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94
四、Ⅰ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95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96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96
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97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97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98
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99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99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99
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01
第五节 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101
第十二章 免疫学防治 103
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 103
一、人工免疫的概念和种类 103
二、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104
三、计划免疫 106
四、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06
第二节 免疫治疗 107
一、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07
二、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08
三、以药物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08
四、免疫抑制剂 109
第十三章 免疫学检测 111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 111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111
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112
第二节 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 11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13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13
三、抗原抗体体外检测常用的方法 114
第十四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119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119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19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120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 124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128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28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128
三、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 129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129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生化检测 130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30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31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132
二、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32
三、细菌变异的发生机制 134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135
第五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与人工培养 136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 136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136
第十五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 139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139
一、细菌致病性的概念 139
二、细菌的毒力物质 139
第二节 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142
一、感染的来源 142
二、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143
三、感染的类型 143
第十六章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46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146
一、病毒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46
二、病毒的分类 146
第二节 病毒体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147
一、病毒体的大小与形态 147
二、病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48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150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150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 152
三、病毒的干扰现象 152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53
一、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53
二、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54
第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155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 155
一、病毒侵入宿主机体的途径和方式 155
二、病毒侵入细胞及在体内播散的方式 156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类型 157
一、隐性感染 157
二、显性感染 157
第三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159
一、病毒对感染细胞的致病作用 159
二、病毒对感染机体的致病作用 160
第十八章 消毒与灭菌 162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162
第二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163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163
二、辐射杀菌法 164
三、滤过除菌法 164
第三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164
一、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165
二、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166
三、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式与应用 166
四、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用途 167
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 168
一、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 168
二、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状态 168
三、温度 169
四、酸碱度 169
五、有机物与其他化学拮抗物 169
第十九章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原则 170
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原则 170
一、病原学检测 170
二、血清学诊断 172
第二节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73
一、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173
二、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 173
第二十章 致病性球菌 175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75
一、生物学特性 17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77
三、微生物学检查 179
四、防治原则 17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79
一、生物学特性 18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1
三、微生物学检查 182
四、防治原则 183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183
一、生物学特性 18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4
三、微生物学检查 184
四、防治原则 184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85
一、脑膜炎奈瑟菌 185
二、淋病奈瑟菌 186
第二十一章 肠道杆菌 188
第一节 概述 188
一、肠杆菌科细菌的概念 188
二、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 188
三、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189
第二节 埃希菌属 190
一、生物学特性 190
二、致病性 190
三、微生物学检查 192
四、防治原则 192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92
一、生物学特性 19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94
三、微生物学检查 195
四、防治原则 196
第四节 志贺菌属 196
一、生物学特性 19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97
三、微生物学检查 198
四、防治原则 198
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 199
一、克雷伯菌属 199
二、变形杆菌属 199
第二十二章 弧菌属与弯曲菌 201
第一节 弧菌属 201
一、霍乱弧菌 201
二、副溶血性弧菌 204
第二节 弯曲菌属 205
一、生物学特性 20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0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06
四、防治原则 206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 206
一、生物学特性 20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06
三、微生物学检查 207
四、防治原则 207
第二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208
第一节 梭菌属 208
一、破伤风梭菌 208
二、产气荚膜梭菌 210
三、肉毒梭菌 212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213
一、无芽孢厌氧菌的生物学特性 213
二、致病性 214
三、微生物学检查 216
四、防治原则 216
第二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218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218
一、生物学特性 218
二、致病性 219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220
四、微生物学检查 222
五、防治原则 222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222
一、生物学特性 223
二、致病性 223
三、微生物学检查 223
四、防治原则 224
第二十五章 其他致病性细菌 225
第一节 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225
一、炭疽芽孢杆菌 225
二、鼠疫耶尔森菌 227
三、布鲁菌属 228
第二节 嗜肺军团菌 229
第三节 白喉棒状杆菌 229
一、生物学特性 23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31
四、防治原则 231
第四节 铜绿假单胞菌 231
第五节 百日咳鲍特菌 232
第六节 流感嗜血杆菌 232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234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234
一、生物学特性 2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6
三、微生物学检查 237
四、防治原则 237
第二节 副黏病毒 237
一、麻疹病毒 238
二、腮腺炎病毒 239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239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40
一、腺病毒 240
二、风疹病毒 240
三、冠状病毒 241
第二十七章 经肠道感染的病毒 243
第一节 肠道病毒 243
一、肠道病毒的种类与特征 243
二、脊髓灰质炎病毒 244
三、其他肠道病毒 246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247
一、轮状病毒 247
二、杯状病毒 248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250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51
一、生物学特性 25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1
三、微生物学检查 252
四、防治原则 252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52
一、生物学特性 25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57
四、防治原则 258
第三节 其他肝炎病毒 258
一、丙型肝炎病毒 258
二、丁型肝炎病毒 259
三、戊型肝炎病毒 260
四、新近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 260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262
第一节 疱疹病毒的种类及其特征 262
一、疱疹病毒的种类 262
二、疱疹病毒的特征 263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 264
第三节 EB病毒 265
第四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66
第五节 人巨细胞病毒 266
一、生物学特性 266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67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7
四、防治原则 267
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 269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69
一、生物学特性 26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7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71
四、防治原则 272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272
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 274
第一节 狂犬病毒 274
一、生物学特性 27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7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75
四、防治原则 275
第二节 黄病毒 275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76
二、登革病毒 277
第三节 出血热病毒 277
一、汉坦病毒 278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 278
第四节 人乳头瘤病毒 279
一、生物学特性 27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80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280
第五节 朊粒 280
一、生物学特性 28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81
三、微生物学检查 281
第三十二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82
第一节 支原体 282
一、生物学特性 282
二、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284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285
第二节 衣原体 285
一、生物学特性 28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87
三、微生物学检查 288
四、防治原则 288
第三节 立克次体 289
一、生物学特性 28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92
四、防治原则 292
第四节 螺旋体 292
一、钩端螺旋体 293
二、梅毒螺旋体 295
三、伯氏疏螺旋体 297
四、其他螺旋体 298
第五节 放线菌与诺卡菌 298
一、放线菌属 299
二、诺卡菌属 299
第三十三章 真菌 301
第一节 真菌的基本特性 301
一、真菌的分类 301
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301
三、真菌的培养特性与菌落特征 303
四、真菌的繁殖方式与抵抗力 304
五、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304
第二节 致病性真菌 305
一、浅部感染真菌 305
二、深部感染真菌 307
第三十四章 医学蠕虫 310
第一节 线虫 310
一、概述 310
二、似蚓蛔线虫 311
三、毛首鞭形线虫 314
四、蠕形住肠线虫 315
五、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316
六、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319
七、旋毛形线虫 322
第二节 吸虫 324
一、概述 324
二、华支睾吸虫 326
三、布氏姜片吸虫 328
四、卫氏并殖吸虫 330
五、日本裂体吸虫 332
第三节 绦虫 335
一、概述 335
二、链状带绦虫 337
三、肥胖带绦虫 340
四、细粒棘球绦虫 341
五、其他绦虫 343
第三十五章 医学原虫 348
第一节 概述 348
一、原虫的形态与结构 348
二、原虫的生理 349
三、原虫的生活史 349
四、原虫的致病性 349
五、原虫的分类 350
第二节 叶足虫 350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350
二、其他阿米巴 354
第三节 鞭毛虫 355
一、阴道毛滴虫 355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357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 358
第四节 孢子虫 361
一、疟原虫 361
二、弓形虫 366
第三十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 370
第一节 概述 370
一、医学节肢动物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370
二、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与变态 371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371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治)原则 372
第二节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 373
一、蚊 373
二、蝇 376
三、白蛉 377
四、蜚蠊 378
五、蚤 379
六、虱 380
七、臭虫 382
八、螨 382
九、蜱 386
英汉名词对照 388
参考文献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