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丽琼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70503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本选题从接受理论视阈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思想接受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被大众认知、认同、内化和外化践行的动态过程。在这个特殊的思想接受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接受客体、接受主体、接受介体、接受环境等多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必然存在着特殊的接受机理和接受规律,这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开了新的宽广的研究空间。

前言 1

导论 1

第一章 接受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15

一、现代西方接受理论的历史和现状 15

(一)解释学关于理解的理论 15

(二)传播学关于受众的理论 17

(三)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 18

二、国内学者对接受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19

(一)关于接受的内涵和要素 20

(二)关于接受图式及其功能 22

(三)关于接受的过程 23

(四)关于接受的矛盾 26

(五)关于接受的规律 27

三、接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28

(一)接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启示 29

(二)接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启示 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过程 3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含义 3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34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内涵 40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特殊的接受过程 42

(一)对接受机制的理解 42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的动态分析 43

(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53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矛盾 5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55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具体矛盾 57

(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矛盾的启示 60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客体 6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客体概述 64

(一)马克思主义 65

(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67

二、马克思主义的可接受性分析 69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可接受性 71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上的可接受性 74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上的可接受性 78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上的可接受性 79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可接受性分析 8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8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郁的民族性特征 8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烈的时代性特征 8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的创新性特征 8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崇高的人民性特征 9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 9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界定和基本情况 9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界定 94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基本情况 96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分析 100

(一)党员干部群体的接受图式 101

(二)青年学生群体的接受图式 105

(三)普通民众群体的接受图式 110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接受特点分析 117

(一)党员干部群体的接受特点 117

(二)青年学生群体的接受特点 120

(三)普通民众群体的接受特点 12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介体 129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含义和特征 129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含义 130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特征 130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接受介体 132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堂介体 132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介体 134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介体 136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媒介体 137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运用 139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介体的运用 139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介体的运用 142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介体的运用 148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媒介体的运用 15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障碍 159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因素 159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抽象性 160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 161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 162

(四)马克思主义指导实际的间接性和不同步性 163

二、教育和宣传忽视了接受主体的主体性 164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165

(二)专题理论宣讲活动忽视接受主体的主体性 166

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167

(一)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169

(二)国内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173

四、大众自身的素质也影响着接受效果 180

(一)部分大众政治素质不高 180

(二)部分大众理论思维不够成熟 181

(三)部分大众心理方面存在问题 182

(四)部分大众文化素质薄弱 183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优化 185

一、接受客体的整合创新 185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 186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188

(三)采用贴近大众的语言表达,赋予马克思主义通俗性 189

(四)面向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 190

(五)关注人民大众切身利益,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191

二、接受主体的能力建设 192

(一)接受主体正确价值观的科学树立 192

(二)接受主体科学思维方式的有效养成 194

(三)接受主体内在需要的正确激发 195

(四)接受主体情感因素的积极调动 196

三、传授过程中的重点关注 197

(一)重视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 198

(二)重视接受主体的价值取向 199

(三)重视接受主体的认知框架 200

(四)重视接受主体的心理因素 201

四、接受环境的营造和优化 202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202

(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203

(三)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 205

(四)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206

五、传授主体的素质要求 207

(一)具有高超的政治素质 207

(二)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素质 208

(三)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09

(四)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210

(五)具有丰厚的学识底蕴 211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现状——以云南省5所高校大学生为例 213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状况 215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 216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情况 220

(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化情况 223

(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外化践行的情况 228

(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 231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状况分析 235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效果总体上是好的 235

(二)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8

(三)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因素 240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思考 243

(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243

(二)开拓和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元路径 248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规律 25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接受”的深厚基础 25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理论本质 255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经济基础 258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政治前提 260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文化条件 262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接受”的具体规律 265

(一)主体能动规律 266

(二)需要驱动规律 267

(三)价值导向规律 269

(四)情感调节规律 270

(五)社会认同规律 272

(六)要素互动规律 274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接受”的基本原则 275

(一)全面贯彻唯物史观 275

(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277

(三)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279

(四)广泛运用大众语言 281

参考文献 283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