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民族意识与中国建筑 9
1.1 中国中心观的解体与民族意识的产生 10
1.1.1 “天下”与“中国” 10
1.1.2 中国中心观念瓦解 12
1.1.3 中国民族意识的产生与“中华民族”的建构 14
1.2 “中国建筑”观念的形成 15
1.2.1 “中国风”(Chinoiserie) 16
1.2.2 “中国建筑”形象的形成和转变 21
1.3 “民族性”与建筑 24
1.3.1 改造“国民性”与“新民族性”的追求 24
1.3.2 建筑作为“民族性”的表征 25
第二章 中国建筑成为一种“风格/式样” 29
2.1 “风格”/“Style”与“式样” 30
2.2 “风格”(Style) 33
2.2.1 “风格”的历史发展 34
2.2.2 “风格”在布扎(Beaux-Arts)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9
2.2.3 对风格的反思和批判 45
2.2.4 宾夕法尼亚大学对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影响 47
2.3 “式样” 50
2.3.1 古代与器物制造相关的“式样”概念 50
2.3.2 工匠的建造行为中的“式样” 53
2.3.3 外观的模仿:近代“式样”概念的延续 58
2.3.4 舶来的新意味与“外观”的民族性 60
2.4 “中国建筑”开始成为一种可选择的“风格/式样” 61
2.4.1 传教士与“中国风”的回传 62
2.4.2 “中国式”:中国建筑作为一种风格 69
第三章 “风格/式样”与民族国家的建构 71
3.1 政府对“民族式样”的推动 72
3.1.1 民族主义:中国与德国 72
3.1.2 建筑与规划的国家风格 74
3.2 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式样 84
3.2.1 “中式服装,” 84
3.2.2 国货运动和国货展览会 87
3.2.3 “中国馆” 94
3.3 作为民族主义者的中国建筑师 101
3.3.1 民族主义与中国建筑师 101
3.3.2 中国建筑的“风格”史重构 105
第四章 “中国式样”的多种探索 109
4.1 中西之间:创造“中国建筑式样”的多种途径 110
4.1.1 中西与体用:“中国建筑”,一个还是多个? 110
4.1.2 折衷与现代:建筑师与社会风尚的多元性 112
4.2 作为整体风格的“中国式样” 119
4.2.1 原点:南京中山陵 120
4.2.2 里程碑:南京原中央博物院 130
4.3 作为局部装饰的“中国精神” 137
4.3.1 “中国精神”与现代建筑 138
4.3.2 “外向”模式:以原上海市图书馆为中心 140
4.3.3 “内向”模式:以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与原国民大会堂为中心 144
4.4 作为平面化装饰艺术的“中国美术” 148
4.4.1 “中国美术”与装饰艺术 149
4.4.2 实践:西湖博览会建筑 151
4.5 “中国固有”,不仅是“式样” 156
4.5.1 建筑实践中的三种“中国建筑” 156
4.5.2 平面模式中的“中国性” 157
结语:超越“中国风格” 163
图片目录及来源 175
附录:1890s~1940s“中国式样”建筑列表 183
参考文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