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方法 7
1.4 研究范围 8
第2章 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再识 10
2.1 后殖民主义概念认知 10
2.2 国内外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述评 13
2.3 国内外后殖民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35
第3章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51
3.1 后殖民文学概念再识 53
3.2 国内外黑人女性作品研究现状述评 56
第4章 后殖民理论思潮下研究的多层互动 75
4.1 后殖民理论思潮与文学研究的互动关系 76
4.2 托妮·莫里森作品“研究热” 82
4.3 后殖民理论思潮下的翻译活动与译学研究 92
第5章 汉译本中的种族关系和话语权力 101
5.1 《宠儿》汉译本中种族话语的建构 105
5.2 《宠儿》汉译本中种族话语的解构 108
5.3 《柏油孩子》汉译本中的种族意识建构 116
5.4 《紫色》汉译本中的种族关系建构 126
第6章 汉译本中的人物身份建构 138
6.1 书名、扉页与黑人身份建构 140
6.2 动物性、黑人身份建构 143
6.3 主体性、黑人身份建构 150
6.4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建构 154
6.5 《柏油孩子》中的黑人身份建构 161
第7章 女性主义及黑人妇女的身份建构 167
7.1 女性主义与汉译本中的秀拉形象 172
7.2 黑人文化与秀拉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177
7.3 《天堂》中黑人女性的附属身份及其建构 181
7.4 《她们眼望上苍》的黑人女性边缘身份建构 185
第8章 汉译本中的他者形象建构 198
8.1 莫里森作品中的种族他者形象及其建构 200
8.2 莫里森作品中的性别他者及其形象建构 209
8.3 沃克作品中的性别他者及其形象建构 217
8.4 赫斯顿笔下的方言及他者形象建构 220
第9章 汉译本中不同层面的杂糅 229
9.1 语言层面的杂糅 232
9.2 文化层面的杂糅 247
9.3 写作风格的杂糅 258
第10章 汉译过程中的再现与操控 272
10.1 人物形象再现与译者的操控 273
10.2 政治成分的再现与译者的操控 279
10.3 文本形式的再现与译者的操控 284
第11章 性别与翻译 292
11.1 译者性别与译本中的人物形象建构 296
11.2 译者性别与译本中的女性经历再现 304
11.3 译者性别与道德禁忌 310
11.4 译者性别与妇女主义思想再现 315
第12章 结语 324
12.1 理论贡献 324
12.2 黑人女性文学作品汉译现状及对策 326
12.3 对翻译学科建设的启发 331
12.4 本项研究的局限 332
参考文献 334
英文部分 334
中文部分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