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中国信任危机 1
1.2 本书概要 3
2 论信任:一个文献综述 7
2.1 不确定性与信任 8
2.2 信任的功能 10
2.3 信任的分类 14
2.4 信任的来源 16
2.5 小结 25
3 中国信任状况 26
3.1 信任的衡量 26
3.2 中国的信任度 34
3.3 小结 59
4 关系契约与治理机制转轨 60
4.1 引言 60
4.2 法律中心主义 60
4.3 麦克尼尔:关系契约 62
4.4 关系契约的局限性与治理机制转轨 65
4.5 基本结论与中国实际 68
5 可能治理曲线与理想转型模式 71
5.1 引言 71
5.2 关系型治理与规则型治理 71
5.3 可能的治理曲线与理想转型模式 76
5.4 中俄转型经济之比较 79
5.5 中国走向理想转型模式的条件 80
5.6 结语 85
6 经济转型与诚信、信任危机 87
6.1 引言 87
6.2 转型前社会:关系型治理为主 88
6.3 转型社会:走向规则型治理 97
6.4 转型期为何出现诚信和信任危机 101
6.5 结论与启示 105
7 法律与信任 107
7.1 引言 107
7.2 好人、坏人在不确定性下的信任决策 108
7.3 法律可以产生诚信和信任 110
7.4 好的法律和坏的法律 113
7.5 法律不确定性下的信任决策 117
7.6 跨国经验 118
7.7 中国经验 122
7.8 结论 130
8 声誉机制与诚信、信任 131
8.1 引言 131
8.2 单边声誉机制 132
8.3 双边声誉机制 136
8.4 多边声誉机制 139
8.5 匿名声誉机制 144
8.6 结语 147
9 制度建设与信任重建 148
9.1 自由市场 149
9.2 自由市场的野蛮性 151
9.3 社会保护运动与双向运动 164
9.4 社会保护的推动者 166
9.5 社会保护措施 169
9.6 中国的社会失范与重建 172
9.7 结语 174
10 医疗领域的诚信问题 175
10.1 魏则西事件 175
10.2 美国社会保护运动的历史经验 177
10.3 魏则西事件引发中国医疗领域的社会保护运动 184
10.4 结论 205
11 发展征信业,建立匿名信任 207
11.1 概念界定 207
11.2 发展征信业之重大需求 208
11.3 征信业 211
11.4 国内征信业发展现状 215
11.5 政策建议 220
参考文献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