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9
第一节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9
一、解放初期浦城的形势和党面临的任务 9
二、浦城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成立及城市接管工作 15
三、中共浦城县委和浦城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18
四、基层党委、人民民主政权的全面建立 19
五、城乡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 23
第二节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26
一、建立民兵队伍与开展支前工作 26
二、清剿土匪的斗争 31
三、抗美援朝运动 37
四、土地改革运动 39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48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 55
一、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55
二、“三反”、“五反”运动 61
三、党的建设 63
四、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及其初步发展 66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70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贯彻和党组织的整顿发展 70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贯彻 70
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72
三、党组织的整顿发展 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76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 76
二、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普遍建立 84
三、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87
四、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9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有计划建设的开始 9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92
二、支援鹰厦铁路的修建 94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提前完成 9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及其失误 101
一、召开中共浦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101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02
三、农村大鸣大放大辩论 103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04
一、中共浦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与“大跃进”在浦城的兴起 104
二、“双反双比”运动的开展 106
三、“拔白旗、插红旗”运动 107
四、“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108
五、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 113
第三节 纠“左”过程的曲折 116
一、初步纠“左”的努力 116
二、“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 120
三、城市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公共食堂的恢复 122
四、国民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123
第四节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27
一、整风整社 128
二、农村政策的调整 132
三、工商业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调整 134
四、对党员干部的甄别平反 136
五、战备支前与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138
六、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141
第五节 “左”倾错误再度抬头 147
一、开展思想教育和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147
二、对”包产到户”的批判 150
三、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51
四、城市“五反”运动 155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抗争 158
第一节 从内乱到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158
一、“文化大革命”在浦城的发动 158
二、红卫兵运动与动乱局面的出现 160
三、从批斗县委领导到全面夺权 162
四、武斗的出现与加剧 165
五、制止武斗与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66
第二节 “斗、批、改”运动 168
一、清理阶级队伍 168
二、“一打三反”运动 170
三、整党建党与中共浦城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72
四、干部及城镇居民下放 174
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77
第三节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与受挫 182
一、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 182
二、“解放”干部 184
三、“批林批孔”运动 185
第四节 1975年全面整顿 186
一、整顿领导班子和落实党的政策 186
二、整顿工业企业 190
三、“农业学大寨”运动 192
第五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194
一、“反击右倾翻案风” 194
二、欢庆粉碎“四人帮” 197
三、国民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发展 197
四、“文化大革命”对浦城造成严重损失 199
第五章 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02
第一节 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的局部开展 202
一、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202
二、“两打”运动 204
三、整党整风和整顿工作 205
四、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党的政策 207
第二节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212
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12
二、社会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215
三、经济工作中的新失误 216
四、中共浦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17
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历史性转折的实现 218
附:大事记(1949年5月—1978年12月) 221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