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2
人生并非如梦 2
人生三悟 8
人生三梦 11
奏响生命的乐章——漫谈人生五大求 16
古石今人 21
真我的风采——我心目中的业余登山爱好者梁群 24
观照文化 28
呼唤大学生的成才意识 28
再论“第三者”——与《深圳商报》记者的对话 33
性别平等的文化感思 37
“一半”和“一整片” 42
用和谐文化滋养和谐家庭 46
文学阅读与人的自身和谐——关于文艺创新的若干思考 48
文化生活与生活文化——关于普及社会科学的思考 56
善意的谎言并不可取 62
文化,换一种角度来谈 64
超越“参照”——写在“文化广场”50期之际 68
深圳经济特区凸显文化创新功能 74
深圳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80
深圳文学发展的评估 84
特区文学纵横谈 89
贴近生活,选准视角,讴歌新时代 92
一锤定音:特区还要“特” 96
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文化建设 99
从净化自己脚下的土地做起——关于在新形势下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思考 104
关于深圳文化之我见 106
关于“深圳学派”之我见 109
俄苏文学在中国 114
春满大地燕归来——关于深圳拍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文化思考 119
托尔斯泰的“中国缘”——纪念列夫·托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 126
自主创新要“热中有冷” 129
风景这边独好——小议图书馆书画及摄影艺术展 131
佛教文化的汉语表达与当下意蕴 134
思考治学 142
人文社科研究的“致用”与“非用” 142
让社科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 145
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实施 149
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教学的功能定位 157
人文精神与外国文学教学 165
治学的境界 173
治学需要“三力”——访著名红学专家张锦池教授 177
读书的艺术 179
偷闲读书趣无穷 183
一诗双适 唯有心知——一首古诗引发的思考 185
学术研究的大众情怀 187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190
我的社科普及观 193
我的读书观 197
开放与平等是科学精神的应有内涵 207
学者风范处处在,提携后学见真情 210
“深圳学派”建设的时代要求与使命担当 214
评点佳作 220
季羡林研究的问鼎之作——评《季羡林评传》 220
相得益彰显风范——评《胡经之文集》与《胡经之评传》 227
反犹主义研究的集成与创新之作——评《反犹主义:历史与现状》 233
解读名人 242
胡经之:深圳学术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242
蓝英年: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先锋学者 248
草婴:仰之弥高的俄罗斯文学翻译泰斗 251
徐新:中国犹太文化研究的开拓者 253
胡经之: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开创者 258
游踪思絮 262
访美杂感 262
满眼风光天下事,万千感慨恋神州——美国加拿大访问随感 276
俄罗斯考察随感 282
欧洲景点杂感 292
芬兰印象 297
圣诞节逛香港 301
台湾观感 305
新疆采风 310
国际化其实并不遥远——海南印象 317
“东方女儿国”探秘 321
附录 328
对话“大国学” 328
“仁、义、礼、智、信”新解——感受民间学者的大智慧 335
有了文学生活大不一样——访深圳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吴俊忠教授 339
公共领域的守望者——访深圳大学文学院吴俊忠教授 344
深圳学者疏理深圳文化 348
一个学者的读书月情怀 351
吴俊忠书房的“诗书灵境” 355
吴俊忠学术文化活动年表 359
后记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