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1
一 研究非营利组织的意义 1
二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现状与发展机遇 2
三 选择西部阳光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6
第二节 文献述评 7
一 关于组织与环境关系研究的述评 7
二 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研究的述评 13
三 关于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述评 16
第三节 概念界定 23
一 非营利组织 23
二 草根非营利组织 24
三 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 25
四 组织发展模式 25
五 组织环境、一般环境、人 25
六 目标群体与目标群体环境 26
七 合法性 26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27
一 研究案例简介 27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29
三 研究方法 30
四 研究过程 34
五 研究逻辑 36
第五节 研究局限与不足 38
第二章 西部阳光的发起及“起跳”之前 39
第一节 西部阳光发起前的外部环境 39
一 西部阳光发起之前的社会经济和宏观政策环境 39
二 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及其状况与发起西部阳光的关系 41
三 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的组织群落环境 46
第二节 “人”与发起西部阳光的关系 49
一 发起人的自身经历与西部阳光的发起 49
二 主要参与者的参与与西部阳光的发起 57
第三节 新“组织”起来的西部阳光:非正式运作及特点 60
一 组织价值追求和目标建立 60
二 组织结构和管理非正式特征 61
三 非正式的沟通与决策过程 63
四 成本约束下西部阳光的运作 63
第四节 西部阳光与组织环境的互动方式及效果 65
一 对政策环境的利用 65
二 获取社会合法性的途径之一:直接与社会公众互动 66
三 获取社会合法性的途径之二:充分与媒体互动 68
四 初期资源获取的过程 71
第五节 “起跳”之前的困境 72
第六节 讨论与小结 73
第三章 西部阳光的“一级跳”:获取行政合法性 75
第一节 西部阳光“一级跳”与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关系 76
一 社会经济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与西部阳光的关系 77
二 目标群体环境与西部阳光工作环境的关系 78
三 非营利组织行业生态环境与西部阳光“一级跳”的关系 80
第二节 西部阳光“一级跳”的原因及成功过程 82
第三节 “一级跳”后西部阳光目标和结构变化:提升对制度环境的适应性 84
一 组织目标具体化 84
二 组织结构的正式化趋向 85
第四节 组织成员分工的正式化趋向 87
一 管理者决策过程的正式化趋向 87
二 组织成员更替与分工细化 88
三 可持续性发展意识显现 91
四 项目设计与组织技术的发展 93
第五节 “一级跳”后西部阳光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97
一 与政府互动的方式和技巧 97
二 与媒体互动:战略更明晰,提升社会合法性 100
三 加强同社会公众互动及可持续关系“网络”的拓展 104
四 加强同其他组织的关系:获取资源并拓展网络 109
第六节 “一级跳”后的困境 111
一 组织身份的困境 111
二 组织管理方式的困境 111
第七节 讨论与小结 112
第四章 西部阳光“二级跳”:转变为基金会 116
第一节 西部阳光“二级跳”与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关系 117
一 社会经济和宏观政策环境与西部阳光的关系 117
二 目标群体的教育环境与西部阳光的具体工作环境的关系 120
三 政策环境的变化与西部阳光转变为基金会的关系 122
四 非营利组织行业生态变化与西部阳光“二级跳”的关系 124
第二节 西部阳光“跳级”为基金会的原因及成功过程 126
一 争取转变为基金会的原因 126
二 西部阳光社会合法性与行政合法性的关系 127
三 “变通”破解行政合法的“双重管理”要求 128
第三节 “二级跳”后的目标和结构的变化:对制度环境的妥协及现实操作 130
一 组织目标的变化:对制度环境的妥协与现实操作 130
二 制度环境下西部阳光的“正式化”结构框架 131
第四节 “二级跳”后西部阳光的运作 134
一 组织发展理性化与内部分工科层化 134
二 决策程序的变化:治理权和管理权博弈显现 137
三 项目设计与组织技术的理性化发展 139
第五节 “二级跳”后西部阳光与环境互动技术 142
一 与政府合作的技术 143
二 媒体战略技术提升:由简单宣传到创建品牌意识 143
三 探索非营利组织参与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技术 144
四 获取资源的技术创新 146
第六节 “二级跳”后的困境 147
一 成员心态和需求的变化与组织发展速度失调 147
二 管理技能与机构发展速度失调 148
三 治理权和管理权的冲突 148
第七节 讨论与小结 149
第五章 西部阳光“三级跳”:组织正式化变革 153
第一节 西部阳光“三级跳”与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关系 154
一 目标群体环境的变化与西部阳光的关系 154
二 具体工作环境的变化与西部阳光的关系 155
三 非营利组织行业发展与西部阳光发展的关系 157
第二节 西部阳光“三级跳”的原因及成功过程 161
一 “三级跳”的原因 161
二 “三级跳”的过程 162
第三节 组织运作方式的“跳级” 162
一 组织目标的“跳级” 162
二 组织结构正式化的“跳级” 163
三 决策程序的“跳级”:理事会治理权下的职业化管理 166
四 管理方式的“跳级”:减少对非正式结构的依赖 167
第四节 “三级跳”后与外部环境互动技术变化 170
一 与政府合作方式更为广泛 170
二 对媒体互动战略的继承与拓展 171
三 与企业合作战略的全面拓展 172
四 加深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173
五 全面深化与其他非营利组织合作 174
六 品牌效应产生对组织的影响 177
第五节 “三级跳”后的困境与挑战 178
第六节 讨论与小结 179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18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81
第二节 展望与建议 187
参考文献 189
附 录 198
后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