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弹道导弹及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1
1.2 弹道导弹目标识别 2
1.2.1 主动段识别 2
1.2.2 中段识别 3
1.2.3 再入段识别 4
1.3 弹道目标微多普勒效应及应用 4
1.3.1 弹道目标微多普勒效应的概念 5
1.3.2 弹道目标微多普勒效应分析与特征提取 6
1.4 本书内容结构 9
第2章 弹道目标运动特性及微多普勒效应 11
2.1 弹道目标中段平动特性 11
2.1.1 相关参数间关系 12
2.1.2 平动参数解算 13
2.2 弹道目标中段微动特性 15
2.2.1 旋转的微动特性 15
2.2.2 弹道目标进动的微动特性 18
2.3 弹道目标微多普勒效应 25
2.3.1 脉冲多普勒雷达中目标回波模型 25
2.3.2 LFM体制下目标回波模型 26
2.3.3 不同体制下弹道目标微多普勒效应 29
第3章 弹道目标复合运动平动补偿 32
3.1 平动对微多普勒的影响 32
3.2 多普勒率法 35
3.2.1 最强散射点的多普勒提取 35
3.2.2 微多普勒与多普勒率的关系 36
3.2.3 平动参数估计与补偿 37
3.3 多普勒极值法 40
3.3.1 多普勒极值点与平动参数的关系 40
3.3.2 基本实现流程 41
3.4 共轭相乘法 43
3.4.1 延迟共轭相乘法 43
3.4.2 对称共轭相乘法 48
3.5 微多普勒缩放思想 56
3.5.1 多级延迟共轭相乘 56
3.5.2 微多普勒缩放的概念 59
3.5.3 基本实现流程及验证 61
第4章 弹道目标多分量微多普勒分离 67
4.1 弹道多目标微多普勒效应 67
4.1.1 旋转多目标微多普勒效应 68
4.1.2 进动多目标微多普勒效应 69
4.2 最短路径法 72
4.2.1 最短路径描述 72
4.2.2 Dijkstra算法 74
4.2.3 基本实现流程 75
4.3 匹配空间变换法 79
4.3.1 预处理 79
4.3.2 匹配空间变换描述 81
4.3.3 基本实现流程 83
4.4 全变差融合法 86
4.4.1 时频域增强处理 86
4.4.2 全变差融合思想 87
4.4.3 算法仿真验证 90
4.5 自适应聚类法 95
4.5.1 自适应聚类描述 95
4.5.2 改进Viterbi算法 98
4.5.3 算法仿真验证 99
4.6 最近邻域“选择”法 102
4.6.1 最近邻域“选择”思路 102
4.6.2 微多普勒变化率分析法 105
4.6.3 算法仿真验证 106
第5章 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 110
5.1 单基地雷达微动特征提取 110
5.1.1 弹头目标宽带散射特性分析 110
5.1.2 弹头目标微多普勒效应 114
5.1.3 弹头目标微动特征提取 116
5.2 组网雷达微动特征提取 129
5.2.1 弹头目标投影长度分析 129
5.2.2 微动特征及结构特征提取 130
5.2.3 性能分析 131
5.3 组网雷达三维微动特征提取 137
5.3.1 弹头目标三维空间进动模型 137
5.3.2 基本实现流程 140
5.3.3 算法仿真验证 141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146
参考文献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