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表情 现代散文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晓原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218118420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荟集作者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有关散文研究、评论的文章,基于关联的话题、专题,辑为三论。论之一,现当代散文史研究。论之二,现当代散文作家研究。论之三,现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研究。该部分包括对“五四”时期有关散文命名的阐释、周作人郁达夫的“五四”散文观的比较研究和30年代、60年代两个“散文年”散文理论批评成果的梳理、论述等。

散文史论 1

一、媒体,作为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生态 2

(一)“公共空间”与散文 2

(二)媒体生态与散文现代性 6

二、“公共空间”与晚清散文开新 11

(一)“公共空间”与公共知识分子 11

(二)散文天地:《申报》和《循环日报》 14

(三)“觉世之文”:维新与革命 19

(四)新文体:从冯桂芬到梁启超 24

(五)新文体的新景观 29

三、《新青年》与现代散文精神 34

(一)散文史中的《新青年》 34

(二)新思想建设中的“人的文学” 41

(三)自由精神与散文文体品格 48

四、《语丝》:现代散文文体的自觉 60

(一)“自由说话”与“语丝体” 61

(二)作为以“批评为主”的周刊 67

(三)“语丝”杂感的艺术化 72

(四)“语丝”与现代散文的格局 76

五、《小说月报》:散文的诗意私语 81

(一)“小说”之名下的散文园地 82

(二)散文创作的“美文”自觉 85

(三)自叙与自诉的话语方式 88

(四)意象思维与散文的诗化 94

六、“五四”散文的现代性 98

(一)作为“范畴”的散文现代性 99

(二)自由精神:“大胆地说话” 102

(三)主体自觉与散文个人性 109

(四)语言自由化与美的白话文 114

(五)现代性生成的“合力” 116

七、现代散文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122

(一)散文个人性的理论置备 123

(二)现代散文:公共性与个人性之间 126

(三)公共性、个人性解 132

八、20世纪90年代散文的结构与意蕴 134

(一)作为散文的时代 134

(二)散文生态:命名与结构 135

(三)散文意蕴:摭拾解读 139

九、文化散文:历史书写中的历史与“自我” 147

(一)作为文化的“历史” 147

(二)历史的“文化”与当代语境 149

(三)文化散文:信史与“心史” 151

散文作家作品论 155

一、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 156

(一)天时与人为:现代散文的开路者 156

(二)散文观演进中的“文界革命” 159

(三)作为“行动”的“文界革命”实践 166

二、鲁迅的现代散文文体建设 174

(一)杂文,鲁迅生命的写作 175

(二)杂文与知识分子精神 178

(三)鲁迅的杂文文体自觉 182

(四)“个人杂感的诗意变体” 189

(五)自由体《朝花夕拾》 194

三、散文的周作人与周作人的散文 199

(一)偏于散文的写作心理 200

(二)人生哲学与散文意趣 205

(三)情感方式与言说张力 209

四、苏叶散文:无法命名的生命清唱 215

(一)散文:“用生命写作” 216

(二)散文写作中的生命意识 219

(三)个体生命的清唱 221

(四)文化个性与散文特质 225

五、周晓枫:穿行于感觉与冥想的曲径 228

(一)宣言:“背叛”“范本” 228

(二)回到身体的现场 230

(三)另一个生命世界的冥想 233

六、彭程散文:“唤回对生活的感受” 237

(一)“感受”之于散文 238

(二)中年感受的体验与书写 240

(三)走向感受的超越 245

七、《张学良:人格图谱》:历史散文的主体价值 249

(一)文体选择:历史与文学之间 249

(二)文本设计:人物叙写的去平面化 251

八、《我的哈佛岁月》:作为非技术散文 256

(一)“老年人”的散文 256

(二)“知识性”叙事中的细节 259

九、《娘》:抵达生命本真的复义书写 262

(一)作为家族史的叙说 263

(二)本真的母爱和母性精神 267

(三)另一种“忏悔录” 269

散文批评家 273

一、“五四”散文的命名与释意 274

(一)散文“艺术性的”命题 274

(二)“个人的”和“最自由的” 279

二、周作人郁达夫的“五四”散文观 286

(一)周作人“言志”的散文观 286

(二)郁达夫,散文复调的意蕴 290

三、“散文年”理论批评的建构与意义 297

(一)歧异与共生:论争中的小品文理论 297

(二)“笔谈散文”:非常年代的意义生成 303

四、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散文书写 309

(一)文学史中的散文缺失 309

(二)历史语境与审美尺度 315

五、散文创新的视阈、可能与限度 322

(一)散文创新的难度 322

(二)散文创新:从问题出发 324

(三)散文创新的可能 327

六、文体哲学:散文理论研究的深化 329

(一)寻找散文文体的“元理论” 329

(二)散文文体研究深化的可能 332

七、散文史书写的历史抵达与主体生成 337

(一)散文史与散文文体观 337

(二)散文史观:历史抵达中的“自我” 340

(三)散文史著的去模式化 343

八、林贤治的散文观及其批评实践 346

(一)“自由”“真实”和“个性” 346

(二)有思想的感性批评 353

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