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文物保护法实施效果的核心问题 1
二、为什么要关注中国文物保护法的实施效果? 4
三、文物保护相关研究回顾 6
四、研究基础:法律效果理论的述评 7
五、本文选取的理论框架 24
六、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24
七、创新性 25
第一章 路径的选择:根源于中国治理实践的文物保护体制 26
一、文物保护历程的“实践历史”视角 26
二、行政逻辑主导下的文物保护体制的形成 28
三、《文物保护法》对历史路径的确认 39
四、规则演进的历史逻辑与法律效果的关系 41
五、小结: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实现有其历史逻辑 44
第二章 文物的所有权配置及其实现效果分析 46
一、国外的文物所有权配置类型及特点 47
二、中国的文物所有权配置特点 50
三、文物管理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54
四、文物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成本及投入产出效益 57
五、文物国家所有权配置的效果分析 67
六、小结:权利的不同配置与法律效果 76
第三章 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矛盾还是共赢? 77
一、防止文物建设性破坏的四道防线 78
二、为什么存在着大量的“法人违法”和建设性破坏? 81
三、文物保护事业是“财政包袱”吗? 84
四、小结: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共赢 87
第四章 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及执法威慑效果 90
一、中国的文物安全——历史与现实 90
二、文物法令与文物犯罪之间的相关程度及其影响 94
三、文物犯罪的威慑曲线是否已经变平? 100
四、小结:法律威慑效果的有限性 106
第五章 《文物保护法》实施的支撑结构 107
一、文物法律意识的替代性思维与民间纠纷的解决 107
二、文物保护法律的传达体系与执行结构的影响 114
第六章 如何有效地保护文物? 120
一、建设性条款是未来《文物保护法》立法修订的重点 122
二、建立新型的文物保护参与机制 123
三、加强民间文物保护法律意识的培育度 124
四、仍然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文物安全保护机制 124
参考文献 127
致谢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