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8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核心思想 13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21
五、本书的具体结构安排 29
六、本书的创新之处 34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39
一、偏好的微观结构理论 39
二、社会偏好与公共品自愿捐赠行为 55
三、维系公共品自愿捐赠合作效果的机制设计 64
四、小结 73
第三章 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方法论讨论 76
一、导言 76
二、实验经济学发展简要回顾 77
三、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82
四、学生被试偏差与实验室实验的有效性争论 87
五、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其他局限 92
六、小结 98
第四章 偏好的微观结构——基于实验室实验的证据 101
一、实验设计 102
二、实验结果分析 108
三、利他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分析 114
四、不平等厌恶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分析 118
五、互惠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分析 125
六、小结 130
第五章 社会偏好与社会合作——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基准实验 134
一、相关文献简要回顾 135
二、实验设计 137
三、实验结果分析 141
四、小结 160
第六章 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社会合作 161
一、社会偏好异质性的实验设计 162
二、社会偏好异质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166
三、不同偏好与公共品自愿捐赠行为 172
四、小结 179
第七章 不确定性、偏好的微观结构与社会合作 181
一、相关文献回顾 182
二、实验设计 184
三、实验结果分析 186
四、小结 211
第八章 内生惩罚机制在促进社会合作中的作用 213
一、相关文献回顾 215
二、实验设计 216
三、实验结果分析 221
四、为什么人们愿意实施惩罚? 230
五、公共品投资效率比较 241
六、小结 242
第九章 外生惩罚和奖励机制与社会合作 244
一、相关文献回顾 245
二、实验设计 246
三、实验结果 251
四、外生机制的影响 260
五、公共品投资效率比较 262
六、小结 264
第十章 声誉机制、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265
一、相关文献回顾 268
二、实验设计 272
三、实验结果分析 274
四、结论 301
第十一章 群体选择机制与社会合作 303
一、相关文献回顾 306
二、实验设计 313
三、实验结果分析 316
四、信息显示、内生选择机制与社会合作 323
五、小结 328
第十二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330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 330
二、构建实验治理范式 337
参考文献 341
关键术语 392
后记——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以及未来创新的可能性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