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3
第一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总体概述 3
一、绿色碳汇的基本概念 3
二、绿色碳汇的兴起和发展 4
三、绿色碳汇传播的意义 7
四、绿色碳汇传播与绿色碳汇事业 7
五、绿色碳汇传播取得的初步成果 8
六、本书的主要内容 10
第二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时代背景 13
一、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背景 13
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 14
三、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 16
四、我国绿色碳汇事业发展的背景 18
五、绿色碳汇事业呼唤绿色碳汇传播 19
六、绿色碳汇事业对绿色碳汇传播的要求 21
第三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基本特点 23
一、绿色碳汇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23
二、绿色碳汇传播的功能与作用 24
三、绿色碳汇传播的性质与特点 26
第四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重要意义 30
一、有利于公众绿色碳汇意识的形成 30
二、有利于公众绿色碳汇态度的转变 30
三、有利于公众绿色碳汇行为的养成 31
四、有利于推动绿色碳汇事业的发展 31
五、有利于弘扬绿色碳汇文化 31
六、有利于全社会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32
七、有利于深入强化绿色发展的理念 32
八、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33
第五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现状综述 34
一、绿色碳汇传播取得的成绩 34
二、绿色碳汇传播存在的问题 37
第六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重点内容 40
一、绿色碳汇理念 40
二、绿色碳汇知识 41
三、绿色碳汇政策 42
四、绿色碳汇活动 43
五、绿色碳汇经济 45
六、绿色碳汇教育 46
七、绿色碳汇科技 47
八、绿色碳汇文化 48
第七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基本原则 50
一、政府部门遵循的原则 50
二、科技工作者遵循的原则 52
三、企业遵循的原则 53
四、媒体工作者遵循的原则 54
五、志愿者遵循的原则 56
六、公众遵循的原则 57
第八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主要群体 59
一、政府决策者 59
二、新闻工作者 60
三、意见领袖 62
四、教育工作者 62
五、科技工作者 63
六、志愿者 64
七、公众 65
第九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重要媒介 67
一、印刷媒介 67
二、电子媒介 74
三、网络媒介 78
四、新媒体 80
五、其他媒介 81
第十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媒体分析 83
一、绿色碳汇传播中的媒体功能 83
二、绿色碳汇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85
三、绿色碳汇传播中的媒体状况 87
四、绿色碳汇传播的途径选择 93
第十一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若干误区 101
一、概念混淆 101
二、虚构名词 102
三、夸大事实 102
四、虚假报道 103
五、引用有误 103
六、常识误差 104
七、科学性差 105
八、缺乏趣味性 105
第十二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参考借鉴 109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及应用 109
二、“意见领袖”的内涵及应用 111
三、“培养”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115
四、“使用与满足”论的内涵及应用 118
五、媒介理论内涵及应用 122
六、“把关人”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125
七、“沉默的螺旋”理论内涵及应用 128
八、“创新—扩散”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132
九、“知沟”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134
十、“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136
第十三章 绿色碳汇传播的发展展望 140
一、明确传播责任 140
二、拓宽传播视野 141
三、正确引导舆论 141
四、提高传播质量 142
五、政府支持引导 142
六、企业积极践行 142
七、公众广泛参与 143
八、媒体引导与链接 143
九、传播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 144
十、建立绿色碳汇传播联盟 144
下篇 149
第十四章 媒体传播案例分析 149
一、《中国绿色时报》 149
二、李怒云林业碳汇书籍 150
三、《绿色碳汇(2013)》和《绿色碳汇(2014)》 152
四、《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 152
五、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官网(网址:www.thjj.org) 154
六、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官方微博 156
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微信公众平台 157
八、绿色碳汇主题微视频 158
九、《碳汇周刊》 159
十、全国绿色碳汇好新闻评选 160
十一、中国绿色碳汇十大事件评选 162
十二、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 163
第十五章 组织传播案例分析 166
一、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工作站 166
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绿色传播中心 168
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LOGO 170
四、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补偿标识” 172
五、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联盟 173
六、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经济促进中心 174
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研究院 175
八、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书画艺术研究院 176
九、零碳创意馆 177
十、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 178
第十六章 活动传播案例分析 180
一、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林业边会 180
二、“国际碳金奖”评选 183
三、中国绿色碳汇节 184
四、“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 186
五、“碳汇中国·绿色传播计划” 188
六、“兰考种泡桐,增汇又富农”公益活动 190
七、“我为家乡种棵许愿树”活动 191
八、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森林碳汇论坛 193
九、普洱森林文化推广交流活动 194
十、碳汇公益系列礼品卡推广活动 195
十一、“倾听心声,绿动中国”公益活动 196
十二、专家揭开“速生碳汇草”真相 197
第十七章 项目传播案例分析 201
一、“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国外试点”项目 201
二、新一代人工林项目考察活动 202
三、中缅森林保护乡村示范项目 203
四、碳中和项目 204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