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气藏开发地质基础 1
1.1气藏压力与气藏温度 1
1.1.1地层温度 1
1.1.2地层压力 2
1.1.3地层压力与气水界面 3
1.2气藏驱动方式 6
1.2.1气藏内的天然能量 6
1.2.2气藏驱动方式 7
1.3气藏压力系统的判断方法 9
1.3.1气藏的压力系统 9
1.3.2气藏压力系统的连通性确定 9
1.4储层形变规律 13
1.4.1储层岩石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13
1.4.2岩石的应力敏感性 15
1.4.3考虑解吸的压缩系数 16
1.4.4煤层综合压缩系数的特殊性 17
1.5气藏的相态特征 19
1.5.1气藏相图类型 20
1.5.2凝析气藏油环判断方法 21
1.5.3凝析气井的折算产气量 23
1.5.4凝析气井的总井流物的物性计算 24
第2章 气井开采过程中的渗流规律 26
2.1气体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 26
2.1.1气体的状态方程 26
2.1.2气体的压缩系数 27
2.1.3气体渗流的微分方程组 27
2.1.4调整压力与调整时间 30
2.1.5非达西流系数 30
2.2气层的基本渗流规律 31
2.2.1气体在地层中的渗流阶段 31
2.2.2不稳定渗流早期井底压力表达式 33
2.2.3边界控制段井底压力表达式 34
2.2.4各渗流阶段的时间估计 40
2.3压力恢复试井分析 41
2.3.1Horner方法应用的理论基础 41
2.3.2Horner方法与MDH方法 43
2.3.3变流量压力恢复曲线解释方法 45
第3章 平均地层压力的确定方法 48
3.1压力恢复曲线类型 48
3.2MBH方法的基本原理 50
3.2.1MBH方法公式推导 50
3.2.2中间参数的确定方法 55
3.3MBH方法的简化 58
3.3.1Ramey-Cobb方法原理 58
3.3.2Dietz方法原理 59
3.3.3点压法原理 60
3.4气井平均地层压力的计算方法 61
3.4.1MBH方法 61
3.4.2Kazemi方法 63
3.5确定气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其他方法 64
3.5.1稳定试井法 64
3.5.2直接测量方法 65
3.6根据单井地层压力计算气藏地层压力的方法 66
第4章 单井或气藏储量常规计算方法 69
4.1基于压力降落测试的单井储量计算方法 69
4.1.1拟稳态法(弹性二相法) 69
4.1.2不稳定渗流晚期法 71
4.1.3方法应用实例 72
4.2基于压力恢复测试的扩展Muskat法 73
4.3预测模型法 75
4.3.1方法原理 75
4.3.2方法应用实例 76
4.4产量累积法 77
4.4.1产量累积法理论 77
4.4.2方法应用实例 78
4.5产能方程结合物质平衡方程优化法 78
4.5.1方法原理 78
4.5.2方法应用实例 80
第5章 气藏物质平衡法 81
5.1物质平衡方程的通用形式 81
5.1.1吸附气储量计算 81
5.1.2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构建 82
5.1.3气藏驱动指数 84
5.2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形式 84
5.2.1定容封闭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84
5.2.2异常高压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86
5.3King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88
5.3.1煤层气藏的储集特征 88
5.3.2King物质平衡方程原理 89
5.3.3King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 92
5.3.4King物质平衡法计算实例 92
5.4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95
5.4.1页岩气藏的储集特征 95
5.4.2页岩气藏的体积模型 97
5.4.3物质平衡方程的推导 100
5.4.4实例分析 103
5.5分区物质平衡 105
5.5.1Payne方法原理 105
5.5.2Payne方法计算步骤 107
5.5.3Payne方法应用实例 108
5.6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111
5.6.1纯凝析气藏 111
5.6.2带油环的凝析气藏 112
第6章 有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与水侵量计算 115
6.1有水气藏的水侵模型 115
6.2Pot水体模型计算方法 117
6.2.1计算原理 117
6.2.2计算实例 118
6.3Van Everdingen&Hurst模型计算方法 119
6.3.1平面径向流水侵模型 119
6.3.2线性流水侵模型 124
6.3.3底水水侵模型 125
6.3.4计算步骤总结 126
6.3.5计算实例 127
6.4Fetkovich模型计算方法 129
6.4.1计算原理 129
6.4.2计算步骤总结 131
6.4.3计算实例 131
6.5Carter Tracy模型计算方法 133
6.5.1计算原理 134
6.5.2无因次压力及其导数的求解 134
6.5.3计算步骤总结 136
6.5.4计算实例 137
6.6有水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最优化计算原理 139
6.6.1复合形法基本原理 140
6.6.2综合总目标函数 141
第7章 直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143
7.1基础参数定义 143
7.1.1拟压力与归一化拟压力 143
7.1.2物质平衡拟时间计算 144
7.2Arps产量递减分析 145
7.2.1Arps递减模型 145
7.2.2Arps递减类型的确定 148
7.3Fetkovich产量递减分析 148
7.3.1Fetkovich产量递减图版制作 148
7.3.2Fetkovich产量递减图版拟合分析 151
7.4流动物质平衡法 153
7.4.1流动物质平衡法原理 153
7.4.2流动物质平衡法计算方法 155
7.5Agarwal-Gardner产量递减分析(A-G)原理 155
7.5.1Agarwal-Gardner产量递减图版制作 155
7.5.2Agarwal-Gardner产量递减图版拟合分析 157
7.6Blasingame产量递减分析 158
7.6.1Blasingame产量递减图版制作 158
7.6.2Blasingame产量递减图版拟合分析 159
7.7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分析原理 161
7.7.1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分析的基本概念 161
7.7.2Pratikno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图版制作 165
7.7.3Pratikno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图版拟合分析 168
7.8煤层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169
7.8.1煤层气产量递减图版制作 169
7.8.2煤层气产量递减分析图版拟合分析 171
7.9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气藏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172
7.9.1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的准备工作 172
7.9.2不同储层类型的气井辅助图版曲线特征 173
第8章 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典型曲线分析 176
8.1分段压裂水平井渗流规律 176
8.1.1影响压裂施工效果的因素 176
8.1.2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渗流阶段 179
8.1.3分段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 180
8.1.4渗流模型适用条件分析 180
8.1.5最优化拟合基本思路 183
8.2线性双孔模型的数学方程组及应用 184
8.2.1数学模型的建立 184
8.2.2典型曲线的绘制 190
8.2.3各渗流阶段简化公式及参数求解 190
8.2.4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191
8.3三线性模型的数学方程组及求解 192
8.3.1数学模型的建立 192
8.3.2渗流方程组的求解 194
8.4线性三孔数学模型及应用 198
8.4.1数学模型的建立 198
8.4.2典型曲线的绘制 205
8.4.3典型曲线的应用 206
附录 208
1贝塞尔函数的计算公式 208
2无限大水体的Edwardson无因次累积水侵量公式 209
3无限大水体的Edwardson无因次压力公式 210
4有限水体的Franchi无因次压力公式 210
5有限水体的廖运涛无因次累积水侵量公式 211
6稳态水侵模型 211
7考虑解吸时,压缩系数Gt公式的推导 213
8分段压裂水平井裂缝压力Laplace解析解计算 214
9单位转换方法 216
参考文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