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导读 1
第一编 文艺美学 9
本编导读 9
一、文学美学 13
韩婴 13
韩诗外传 14
卷五 第二十二章 14
卷六 第六章 14
佚名 15
毛诗序 15
刘安 16
淮南子·泰族训 17
董仲舒 18
春秋繁露·玉杯 18
司马迁 19
史记 20
屈原贾生列传 20
司马相如列传 20
儒林列传 21
太史公自序 21
报任少卿书 23
孔安国 23
尚书序 23
刘 向 25
说苑 25
敬 慎 25
善 说 26
奉使 26
扬雄 28
法 言 28
吾 子 28
问 神 31
寡见 32
五 百 32
先 知 32
君 子 33
解难 34
王充 35
论衡 36
艺 增 36
超 奇 36
齐 世 38
须 颂 38
佚 文 40
书 解 40
自 纪 44
班固 46
汉 书 47
艺文志 47
司马相如传 49
司马迁传 50
离骚序 51
离骚赞序 51
两都赋序 52
王符 53
潜夫论·务本 53
王逸 54
楚辞章句叙 54
离骚经序 56
九歌序 57
郑玄 57
诗谱序 58
六艺论·诗论 59
二、音乐美学 60
陆贾 60
新语 61
道 基 61
无为 61
辨 惑 62
本 行 62
明 诫 63
思务 63
贾谊 63
新 书 64
审 微 64
礼容语下 64
韩婴 65
韩诗外传 65
卷一 第十六章 65
卷二 第二十九章 65
卷五 第七章 65
卷五 第十六 66
卷六 第二十一章 66
卷七 第二十六章 67
卷八 第三十章 67
刘安 67
淮南子 67
原道训 67
天文训 69
本经训 70
主术训 71
缪称训 72
齐俗训 73
氾论训 74
修务训 74
泰族训 75
短则 77
董仲舒 78
春秋繁露 78
楚庄王 78
玉 杯 79
五行五事 80
司马迁 80
史记 80
乐 书 80
律书 82
短四则 85
桓宽 86
盐铁论·相刺 86
王褒 87
四子讲德论 88
洞箫赋 89
佚名 92
乐 记 92
乐本篇 92
乐论篇 94
乐礼篇 95
乐施篇 96
乐言篇 97
乐象篇 98
乐情篇 99
乐化篇 99
魏文侯篇 101
宾牟贾篇 102
师乙篇 103
刘 向 104
说苑 104
尊 贤 104
正谏 105
善说 106
奉使 107
修文 108
扬雄 112
法 言 112
吾 子 112
修 身 113
问道 113
王充 113
论衡 114
感 虚 114
短则 115
桓谭 115
新论·琴道 115
班 固 118
白虎通义·礼乐 118
汉书 125
律历志 125
礼乐志 128
短四则 129
马融 129
长笛赋(并序) 130
琴赋 135
应劭 135
风俗通义·声音 135
三、舞蹈美学 143
刘安 143
淮南子 143
本经训 143
修务训 144
匡衡 144
上言罢郊坛伪饰 145
刘苍 145
世祖庙乐舞议 146
傅毅 147
舞赋 147
张衡 150
观舞赋 150
西京赋 152
边让 155
章华台赋 156
葛洪 157
西京杂记·戚夫人歌舞 157
四、书法美学 158
萧何 158
书势法 159
班固 159
汉书·艺文志 159
许慎 160
说文解字序 161
崔瑗 165
草书势 165
赵壹 166
非草书 166
蔡邕 168
笔论 169
九势 169
篆势 170
五、绘画美学 172
刘安 172
淮南子 172
氾论训 172
说林训 173
说山训 173
扬雄 173
法言·问神 173
西汉画事九则 174
王充 175
论衡 175
别 通 175
齐 世 176
须 颂 176
王延寿 177
鲁灵光殿赋 177
张衡 178
请禁绝图谶疏 178
阳球 180
奏罢鸿都文学 180
东汉画论三则 180
桓谭论画 180
马援论画 181
蔡邕论画 181
东汉画事九则 181
葛洪 182
西京杂记·卷二 183
曹植 183
画赞序 183
张彦远 184
历代名画记 184
叙画之兴废 184
叙历代能画人名 184
第二编 朝廷—制度—天下美学 189
本编导读 189
一、朝廷美学 193
(一)汉高祖的美学思想 193
班固 193
汉书 194
与萧何议治未央宫 194
复吏卒限制衣冠令 194
与陆贾论文治 195
令叔孙通治礼 195
与群臣议天子所服 197
(二)汉惠帝的美学思想 197
班固 197
汉书 198
与叔孙通议游衣冠 198
(三)汉文帝的美学思想 198
班固 198
汉书 199
遗 诏 199
纪赞 200
(四)汉景帝的美学思想 200
班 固 200
汉 书 201
定孝文帝庙乐诏 201
定长吏车服诏 202
令二千石修职诏 202
劝农桑诏 202
(五)汉武帝的美学思想 203
班固 203
汉 书 203
元光元年诏贤良策问 203
元光五年策贤良制 218
增太室祠 219
郊祠泰畴诏 219
元封七年改正朔、易服色 219
司马迁 221
史记 221
定正朔改元太初诏 221
(六)汉宣帝的美学思想 222
班固 223
汉 书 223
与群臣议武帝庙乐 223
博举诏 224
禁春夏弹射诏 224
改元神爵诏 224
嫁娶不禁具酒食诏 225
麒麟阁图十一功臣 225
修汉武故事 226
论辞赋 226
(七)汉元帝的美学思想 227
班固 227
汉书 227
初陵勿置县邑诏 227
与贡禹等议罢郡国庙 228
与群臣议毁庙迁主 229
(八)汉成帝的美学思想 233
班固 233
汉书 234
与匡衡议罢祠毁庙 234
罢昌陵诏 234
徙解万年、封淳于长等诏 235
禁奢侈诏 235
(九)汉哀帝的美学思想 235
班固 236
汉 书 236
与何武、王舜、刘歆议毁武帝庙 236
罢乐府官 238
(十)汉平帝的美学思想 240
班固 240
汉书 240
与王莽议罢皇祖考庙 240
元始四年制礼作乐 241
授王莽九锡之礼 242
(十一)光武帝的美学思想 243
范晔 244
后汉书 244
不复令桓谭给事中 244
与宋弘议新屏风列女图 245
禁郡国献异味诏 245
宣布图谶于天下 245
刘珍 245
东观汉记 246
营寿陵诏 246
孙星衍 246
汉官六种 247
四科取士诏 247
(十二)汉明帝的美学思想 247
范晔 247
后汉书 248
诏骠骑将军三公 248
获宝鼎诏 248
报楚王英诏 249
刘珍 249
东观汉记 250
永平三年图云台二十八将 250
改乐名乐官诏 250
(十三)汉章帝的美学思想 250
房玄龄 250
晋 书 251
召严宣补学官主调乐器诏 251
二、制度美学 252
贾谊 252
新 书 252
服疑 252
等齐 254
傅职 255
保傅 256
辅佐 258
礼 260
容经 263
刘安 267
淮南子 268
时则训 268
齐俗训 269
董仲舒 270
春秋繁露 271
三代改制质文 271
官制象天 277
服制 279
度制 279
佚名 280
礼记 280
王制 280
月令 282
玉藻 285
刘向 297
说成帝定礼乐 297
谏营昌陵疏 298
说苑·修文 301
班固 304
汉书 304
礼乐志 304
律历志 308
郊祀志 311
白虎通义 313
礼乐 313
考黜 319
崩 薨 321
刘苍 322
南北郊冕服议 322
世祖庙乐舞议 323
明帝庙乐议 324
蔡邕 324
礼乐志·乐意 324
独 断 325
天子正号之别名 325
宗庙所歌诗之别名 326
五帝三代乐之别名 327
四夷乐之别名 327
宗庙之制 327
卷下 329
帝谥 333
范晔 334
后汉书 334
舆服上 334
舆服下 337
卫宏 343
汉旧仪 343
卷上 343
卷下 345
汉旧仪补遗 346
卷上 346
卷下 346
应劭 350
汉官仪·卷下 350
蔡质 352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 352
佚名 353
汉武故事 353
三、天下美学 356
贾谊 356
新书·匈奴 356
刘安 359
淮南子 359
坠形训 359
齐俗训 364
张骞 364
具言西域地形 365
王褒 365
四子讲德论 365
扬雄 366
蜀王本纪 366
班固 368
汉书·匈奴传 368
白虎通义·四夷之乐 369
应劭 370
风俗通义 370
序 370
皇 霸 371
声音 376
山 泽 377
佚文 378
王粲 379
迷迭赋 379
玛瑙勒赋 380
车渠碗赋 380
繁钦 380
三胡赋 381
范晔 381
后汉书 381
东夷列传 381
南蛮西南夷列传 386
西域传 392
南匈奴列传 394
乌桓鲜卑列传 394
佚名 395
佛说兴起行经序 396
第三编 自然与泛艺术美学 399
本编导读 399
一、自然美学 406
韩婴 406
韩诗外传 406
卷三 第二十五章 406
卷三 第二十六章 407
刘安 407
淮南子 407
天文训 407
时则训 409
泰族训 412
董仲舒 414
春秋繁露 414
五行对 414
天辨在人 415
暖燠常多 416
四时之副 417
同类相动 418
山川颂 419
天地之行 420
枚乘 421
柳赋 422
公孙乘 422
月 赋 423
刘 向 423
说苑 423
杂言 423
辨物 425
班彪 428
览海赋 428
杜笃 429
首阳山赋 429
张衡 430
温泉赋 430
张昶 431
西岳华山堂阙碑序 431
蔡邕 432
九疑山碑 432
汉津赋 432
二、身体美学 434
刘安 434
淮南子 434
原道训 434
精神训 435
董仲舒 436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436
王充 438
论衡·骨相 438
王符 440
潜夫论·相列 440
蔡邕 443
人物品评 443
琅邪王傅蔡朗碑 443
玄文先生李休碑 443
汝南周勰碑 443
太尉杨秉碑 443
陈留太守胡硕碑 444
郭泰碑 444
处士圈典碑 444
鼓城姜肱碑 445
太尉陈球碑 445
太尉乔玄碑 445
太尉乔玄碑阴 445
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 445
范丹碑 445
陈寔碑 445
太尉杨赐碑 446
司空袁逢碑 446
司空房桢碑 446
翟先生碑 446
荆州刺史度尚碑 446
桓彬碑 446
袁满来碑 447
三、服饰美学 448
韩婴 448
韩诗外传 448
卷一 第二十四章 448
卷二 第二十八章 449
刘安 449
淮南子 449
齐俗训 449
修务训 450
董仲舒 451
春秋繁露 451
服制像 451
度制 452
为人者天 452
求 雨 453
刘 向 453
说苑 454
政理 454
善说 454
奉使 455
修文 455
班固 457
白虎通义 457
瑞质 457
衣裳 458
绋冕 459
蔡邕 462
女诫 462
四、工艺美学 463
陆贾 463
新语 463
道基 463
资质 465
本行 466
贾谊 466
新书·瑰玮 466
簴赋 468
刘安 468
淮南子 469
俶真训 469
本经训 469
主术训 471
齐俗训 472
修务训 473
泰族训 474
屏风赋 475
刘胜 475
文木赋 476
邹阳 477
几赋 477
桓宽 477
盐铁论 478
殊路 478
崇礼 479
傅毅 480
琴赋 480
刘向 480
说苑 481
正谏 481
敬慎 482
谈丛 482
反质 483
蔡邕 484
弹琴赋 484
笔赋 485
团扇赋 486
刘熙 486
释名序 487
葛洪 487
西京杂记 487
欧阳询 489
艺文类聚 489
服饰部上 489
服饰部下 489
舟车部 490
五、生活美学 493
枚乘 493
七发 493
邹阳 500
酒 赋 500
桓宽 501
盐铁论·散不足 502
扬雄 508
酒 赋 508
贡禹 509
奏宜放古自节 509
马融 511
樗蒲赋 511
围棋赋 512
边韶 513
塞赋 513
蔡邕 514
弹棋赋 514
崔寔 515
四民月令 515
六、城市、建筑美学 520
陆贾 520
新语 520
道基 520
无 为 520
怀 虑 521
本 行 521
贾谊 521
新 书 521
阶级 521
退 让 522
君道 522
枚乘 523
梁王菟园赋 523
刘安 525
淮南子 525
本经训 525
主术训 527
氾论训 527
东方朔 527
谏除上林苑 527
刘向 528
说苑 529
贵德 529
正谏 529
辨物 530
反质 531
扬雄 533
将作大匠箴 533
甘泉赋 534
蜀都赋 537
班固 541
白虎通义 541
京师 541
辟雍 543
西都赋 544
东都赋 548
李尤 550
辟雍赋 550
德阳殿赋 551
平乐观赋 552
东观赋 553
张衡 553
西京赋 554
东京赋 558
崔骃 559
反都赋 560
大将军临洛观赋 560
蔡邕 561
明堂论 561
繁钦 564
建章凤阙赋 564
佚名 564
汉武故事 565
葛洪 565
西京杂记 565
佚名 567
三辅黄图·序 567
欧阳询 568
艺文类聚 568
第四编 哲学—宗教美学 573
本编导读 573
一、哲学美学 579
陆贾 579
新语 579
道基 579
术事 581
辅政 583
无为 583
辨惑 584
怀虑 584
明诫 585
思务 585
贾谊 586
新书 586
俗激 586
威不信 588
道术 589
六术 592
道德说 594
刘安 596
淮南子 596
原道训 596
俶真训 600
精神训 604
齐俗训 607
氾论训 608
诠言训 609
说山训 610
说林训 611
修务训 614
泰族训 615
董仲舒 619
春秋繁露 619
王道 619
立元神 622
保位权 623
通国身 624
王道通三 624
五行相生 627
五行五事 629
循天之道 629
天道施 630
刘 向 631
说苑 631
建本 631
贵德 633
政理 636
尊贤 637
至公 638
指武 638
杂言 639
辨物 640
修 文 641
反质 642
扬雄 643
法 言 643
修身 643
问道 645
桓谭 648
新论 648
祛蔽 648
道赋 651
王充 652
论衡 652
本性 652
别通 653
王符 656
潜夫论·务本 656
荀悦 658
申 鉴 658
杂言上 658
杂言下 661
徐幹 662
中 论 662
艺纪 662
核辩 664
二、宗教美学 666
佚名 666
列仙传·赞 667
桓谭 667
仙赋 668
王充 669
论衡·道虚 669
蔡邕 671
王子乔碑 671
佚名 672
太平经 673
修一却邪法 673
以乐却灾法 674
行道有优劣法 676
葬宅诀第七十六 677
诸乐古文是非诀第七十七 678
佚名 680
四十二章经·经序 681
牟融 681
理惑论 681
后记 698